APP下载

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4-07-09肖坤夏伟卢晓中��

高教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教育

肖坤++夏伟++卢晓中��

摘 要:协同创新是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高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其核心是知识协同,本质是管理创新。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引领下,通过育人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和管理协同等路径和方法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核心职能之一。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高校教育类型与层次质的规定性的反映,也是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它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我国高职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人才培养目标先后被确定为 “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1]、 “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 “高技能人才”[3] 、“高端技能型人才”[4]和“技术技能人才”[5]。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三个阶段。最近为什么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技术技能人才”?什么是技术技能人才?怎么培养?这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不多。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推进协同创新,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协同创新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契机,它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协同创新的核心与本质

认识协同是理解协同创新的前提。协同的英文 “synergy”中 “syn”表示“together”,即在一起引起的协调与合作,后一部分“ergy”表示“working”,即组织结构和功能。那么,“synergy”不仅包含协调合作意思,而且强调协调、合作产生的新的结构和功能。

依据战略学观点,早在1965年美国的H·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其著作《公司战略》中提出协同概念,他认为协同是公司战略的四种要素之一。 [6]日本战略专家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他认为公司通过对隐形资产的使用可实现协同效应[7],即“1+1>2”。究其原因,隐形资产实质是一种信息,信息具有使用的同时性、多重使用时的无磨损性以及合成性的特征。例如,企业的一个技术人员对某种工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果他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那么其他企业就可以与他同时使用这些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共享,技术的价值实际上在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其他企业在学会了这项技术之后,也有可能把它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进而创造出新的技术。因此,与“合作”比较,“协同”不仅有协调合作之意,而且强调协调、合作的结果,强调对信息、知识的共享使用,产出新的信息、知识,产生协同效应。

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1971年引入协同概念,并于1977年提出了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框架。 [8]他认为协同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9]

基于对协同概念的分析,不难得出:协同创新是我国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10]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协同,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消化、吸收、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11]从本质看,协同创新还是一种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亦即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12]

在高等教育领域,协同创新不只是科技创新的新范式,不止关乎科研。协同创新是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大学在社会系统内从合作的“物理反应”向协同的“化学反应”转变。[13] “协同度”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技术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正确认识技术技能是基础。这必须开启技术哲学的视阈,深刻认识“技术”这本然之物,准确把握技术与技能的关系。

从词源来说,英语technology既指技术又指工艺学, technique也表示技术。基于technology译名的“技术”,更多地与工程的技术,即与“技术学”的理论知识有关;而基于technique译名的“技术”,更多地与职业的技术,即与“技能”(skill)有关。《辞海》认为,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14]

从技术哲学来看,对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技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技术是人类活动的技能。[15]法国技术哲学家J·埃吕尔,把技术定义为理性的有效活动。他认为这种具有理性特征的技术实质上就是技艺或技能。[16]第二种认为技能只是技术的组成要素之一。著名德国技术哲学家F·拉普认为,技术就是技能、工程科学、生产过程和手段。[17]我国技术哲学家远德玉认为技能是构成技术的一个要素,在技术的形成中,需要技能,在生产现场运用技术中,也需要技能。[18]第三种主张技能等同于技术操作。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技术操作是人类借助某种方法达到某种结果的人类活动,为了强调技术操作和制造过程的联系,因而把它称作技能。” [19]技能是“人化”的技术,只有技能才能使形式存在的技术——设备、工具或规则、程序等,转换为真实存在的技术,也就是说,技能“开显”了技术。[20]技术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技能则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技术与技能是随动、伴生直至互动的关系。

所以,高职教育中,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技术技能人才是基于对技术技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具有合理性。即便如少数学者的观点,把人才分为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也当注意技术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具体说来,技术技能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不仅要求能熟练地将所学的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管理或服务领域,即具备使用技术产品(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知识,而且要求能生产或创新产品,提高产品、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即具备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的知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除了掌握有明确语言表征的显性技术知识外,还要获得大量具有个人性质的缄默技术知识,这正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教育管理·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三、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技术是协同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制度和组织是协同创新的环境。因此,协同创新是组织、技术、制度的相互作用,通过制度设计形成新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激发技术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育人协同:工学研结合

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手段,工作实践也是人才培养,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围绕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升级,找到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结合,把工作过程、技术活动过程与教育活动过程融合,使得工中有研、研中有工,学中有研、研中有学。[21] 因为,技术研究也是培养人,而且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工学研结合重点是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将教师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或者企业最新的技术前沿问题,通过知识和学术转化,变成教学资源。提升技术研究对教育的贡献程度,真正实现技术研究为教学服务,使教学蕴含学术。让学生参与到技术选题、确定技术路线、制定技术方案在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或技术攻关活动中,使学生在“寓教于研”、“以研促教”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技术知识不是对现成客观事物的单纯的反映、说明或解释,而是对“物质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与具体化,是关于改造事物的知识、人的行为的知识,或“求善”的知识。技术知识大多是默会的、嵌入的,对技术知识的方法和态度只能通过技术研究实践获得。

同时,建立有利于工学研结合的评价机制,根据技术研究与教学的特点,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中引入科研性要素,在评价技术研究成果中引入教学性因素,即在技术研究项目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中考虑对培养学生的贡献等。

这里还有必要对技术研究与科学研究加以区别。从技术与科学在研究的实践方式上看,科学主要是立足于实验(experiment),技术则要依靠试验(test)。技术试验总是在实践认识指引下进行的,作为现代技术试验前导的实践理念更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技术试验有着更为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确定性。再者,技术试验中的任务是选优,而实验却主要是为了证伪,对于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少有选择。[22]

工作过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升级、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组织协同:共建技术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涉及到不同利益目标的创新主体,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跨组织关系。近几年来,根据协同创新的目标、范围和方式不同,各国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多种组织模式。根据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高校不再是唯一知识生产者,社会精英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企业已成为技术知识生产的重要角色。高职院校大多面向区域或行业建立,具有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和优势。高职院校要联合高校、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共同建立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瞄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行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如广东省教育厅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广东高效热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心联合顺德及周边知名热泵、空调生产企业,共同开展热泵、空调行业最新技术及共性技术难题集中攻关。

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特点,充当研究型大学与市场之间的“二传手”,构建“技术与产业”对接的成果转化模式。按照应用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围绕产业链,从实验室到孵化基地再到产业园区,建立一个包含上、中、下游的完整的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链条,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不再被理解为知识从高校到企业的简单传播。技术转移像是一场足球赛,高校是球队中的一员,要得分就需要全体队友的协助。球在运动员之间持续地来回传递,这些运动员除了高校教师,还包括产品工程师、商人、风险资本家等。因此,如其说是技术转移,不如说是“技术交换”。[23]技术创新中心就是一种技术交换平台。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技术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它既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也关系到高职教育对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是高职教育最终是否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指标之一。[24]

(三)知识协同:构建资源网络共享体系

协同的关键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协作互动不通畅”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工具。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整合创新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逐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如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建立“产学研用创新网络平台”,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专业开发的“网上工作室”、“网上服务中心”和“网上创新中心”,建设配套的支撑、服务、协调系统,形成具有资源整合服务功能、协同互动功能的分布式智能网络,为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区、跨国家的协同创新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协同工作支撑,面向全社会集成知识,分享成果。[25]我国教育部组织建设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就是一种资源网络共享方式的实践。2012年才兴起,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已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慕课(MOOC)则是教育与互联网融合的一种资源共享模式。

(四)管理协同:实施校企共享的人事制度

协同创新本质上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开展协同创新,不仅出成果、出人才,更要出机制,也就是要探索建立有利于突破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壁垒,形成有利于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活力的体制机制。具体管理创新包括激励制度、绩效管理、项目管理与产权管理制度等方面。弥散式知识生产中,参与创新过程的人来自各个机构和组织,他们在地理上是分散的,只能以兼职的形式解决问题或参与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要为这种变化提供支撑。[26]

构建学校与企业共享的人才使用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双向流动。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如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高职院校选派一批科技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科技型企业,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和生产中的问题。建立企业工程师驻校制度,鼓励企业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兼职工程师,成为工程、教学两型专家,促进企业最新技术进入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创新分配激励制度。目前对科技人员的价值承认,已有所提高,但对在技术创新中起关键作用的技术专家的价值,还未得到广泛承认。现有的分配制度不能有效激励创新行为主体全身心投入创新活动。当前急需建立以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为最高准则的评价激励体系。探索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27]建立突出贡献奖制度,对协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高额奖励。还可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保障创新人员全力投入创新活动。如建立股份制,以股份把协同创新各方的利益联系起来。

四、结语

要实现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不仅要成为技术技能的人才源,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高职院校势必要高举起技术教育大旗,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构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将协同思想贯穿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转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68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4]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1.

[5]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2012.

[6][7][英]安德鲁·坎贝尔等编著.战略协同[M].任通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1-23,68-69.

[8]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

[9]周晓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协同体协同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3(6):57-61.

[10]Perkmann M,Walsh K. University - 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9):259-280.

[11] Koschatzky K.Network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and industr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lovenian innovation system[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27-38.

[12]张男星,王春春.加强协同创新 建设一流大学[J].大学(学术版),2011(8):4-9.

[13]胡中锋.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J].高教探索,2013(1):8-9.

[1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669.

[15]Hendricks van Risen Structure of Technology,Research in Philosophy,Vol.2,1979:43.

[16]高岩.高技能人才成长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34.

[17][德]F·拉普著.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117.

[18]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5.

[19]Carl Mitcham.Philosphy of Technology[M].Macmillan Press,1980.309.

[20]姜大源.职业教育“升级版”构建中转型与内生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06-20.

[21]吉文林等.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3):9-12.

[2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32.

[23][26][英]迈克尔·吉本斯等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陈洪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8,162.

[24]俞仲文.时代呼唤高职教育3.0版[N].中国青年报,2013-01-14.

[25]敖强,胡勇.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11-112.

[27]李忠云,邓秀新.高职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责任编辑 刘第红)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高职教育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