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口语交际环境的营造
2014-07-09戴庆球
戴庆球
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既不敢说,也不能说。因此就很有必要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环境,竞赛性的口语交际环境和多元的口语交际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适应将来走进社会的需要。
一、营造中学生口语交际环境的原因
(一) 中学生缺乏“敢说”的口语环境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羞涩感和复杂的心理障碍,同时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很强,但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如果老师既不善于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也不能及时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而是简单地用参考答案的对错来评价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顾虑答案的对错而保持沉默,从而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顺利的培养。
(二) 中学生缺乏“能说”的口语环境
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会表现得活跃起来,反之,如果在禁锢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则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 有必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学生觉得有话要说,并且想要一说为快,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听说、富有创造性地把情意表达出来,成功地与他人交流,并且得心应手。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训练的条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营造中学生口语交际环境的途径
(一)营造轻松的中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环境
1.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中学生口语交际的火花
多媒体教学,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而结合了声音、图画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视觉、听觉都得了很好的运用,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由单一变得更直观、更形象,更富于趣味性。如果我们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思考种种问题,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交际的火花。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我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人物的鲜明形象来。然后再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调来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影视,再故意地把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删去,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根据课文的内容来为人物配音。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由此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认为鲁提辖说话的语气应该重些,有的人认为郑屠户说话应带有一些骄横等等,他们在讨论中既考虑到了人物的性格,又考虑到了故事情节的变化。经过充分的讨论之后,他们的配音虽然不能像原影片那样惟妙惟肖,但是也基本上完成了整个配音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形象就轻而易举了。经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学生既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又能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进一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2.创设表演的环境,使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表达
表演是一种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法,对学生具有刺激作用,更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演者高兴,看者愉快。让学生再现课文情境,切身体会感受,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
如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编自导,然后分小组角色表演,经过筛选再让表演得最好的四个小组分别表演四个情节:老大臣去看新装,官员去看新装,皇帝去看新装及皇帝展新装。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揣摩,表演得很到位,表演皇帝展新装的情节,托后裙的大臣在地上东摸摸西摸摸,更让全班同学笑翻了天。学生的表演很投入,课堂气氛也是异常的热烈。表演结束后,我对他们的演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不失时机地抛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来谈谈对里面各位人物的认识。学生通过表演,已经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把握得都比较准确。接着我再抛出第二个问题:皇帝受骗该怨谁?有的说怨骗子,有的说怨大臣,有的说怨官员,有的说怨皇帝。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通过争论之后,最后达成了共识:最该怨的是皇帝自己,如果不是他昏庸无能、虚伪愚蠢,别人又怎么骗得了他?
可见,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使他们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只要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地利用好教材,通过表演这种活动,创设一种新的环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不仅学得有趣味,而且通过表演还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营造竞赛性的中学生口语交际环境
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根据初中的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容易接受别人优点的特点,以及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特点,通过各种口语竞赛,激起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1.组织讲故事比赛
故事是初中的学生比较喜欢看、也很喜欢听的,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于是我就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故事王”大赛,要求学生用普通话生动地讲述自己看过或者听过的比较喜欢的故事,还在班上选了几个学生做评委。第一次进行比赛时,上来讲故事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手拿课本或者故事书,其中有一位学生在讲《灰姑娘》时没有拿书,在讲的过程中,普通话说得蛮标准的,但是所讲的故事不是很生动,也没有什么表情和动作。在老师评讲的环节中,我就特别地对这位学生能不用课本就可以把故事讲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二次比赛时,很多学生都不拿书本了,在评论中,我又对那些有表情和动作的学生进行了表扬。一次次地表扬,一次次地树立新的榜样,学生讲故事的水平一次次地提高,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这都是比赛的功劳,它指挥着学生的口语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不断地提高。
2.组织演讲比赛
为了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锻炼空间,我校语文组每一学期都组织一些活动。如班际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围绕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初二下学期讲完教材内容后,用了六个课时进行“我爱家乡”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不限时间,题目自拟。为了让学生演讲成功,我提前两个星期告诉学生,让他们做充分的准备。由于没有限制题目,学生的题目五花八门,但都围绕主题。有“欢迎您到岑溪来”,有“岑溪三宝美名扬”,有“请到岑溪潇洒走一回”等等。比赛进行得紧张有序,掌声阵阵,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们既当听众,又做演讲者,还是评委,他们高兴极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大大地拓宽了学生口语训练的空间,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口语表达的勇气和信心。
3.组织口头作文比赛
现在的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专门序列来编写,并要求用一定的课时操作训练,这些口语训练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活动前,我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收集的成果。学生纷纷发言,我再加以适当的评比、奖励,大家热情高涨,既感受到参与的快乐,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组织辩论赛
在课堂上,有些问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辩论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上《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孔子对于两小儿的争论不能决的时候,两小儿便笑说:“谁说你见多识广?”我灵机一动,把要提问学生的问题改为一个小型的辩论,让学生举手自然分成两方,一方辩题为“两小儿不应该笑孔子”,另一方为“两小儿应笑孔子”,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先由不应笑的一方举出理由,学生一连说了四条,再由应笑的一方也陈述理由,出人意料,他们居然也挖掘出四条理由,加在一起共八条理由,这已远远超出我在备课前想到的两条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已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课堂真正地活了起来。
(三)营造多元的中学生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交际,它讲究的是实用性,能在一定的环境下灵活地进行自由的、得体的交流。而教室、校园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来组织学生模仿社会的某一种真实的环境,或直接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营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气氛,从而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设计恰当的外部环境,营造中学生口语交际的氛围。
如开展一个与“早恋”有关的主题班会时,我们可以将教室内的电灯贴上彩条,在周围摆设一些花草,创设一种浪漫的氛围,消除学生因谈到敏感话题而把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这温馨而浪漫的气氛下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心声,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关“早恋”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
2.带领中学生走进社会,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让学生走出校园,面对面地直接与各种人进行交往,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口语交际的机会。如在重阳节,我们组织学生去慰问当地的孤寡老人,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好慰问时应与这些老人交流些什么内容,应用什么样的语气,用什么样的眼神等等,通过慰问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既发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又让学生们了解到老人过去的生活及他们的心态、需要,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口语交际的训练,确实是件不错的事。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营造口语交际教学的环境,抓住初中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时期,具有思想开放、感情激荡、认识敏锐的特点,培养他们敢于当众大声地发表个人观点,勇于陈述个人的主张的胆量和能力,将来他们在工作中就会有创见,遇事也敢于挺身而出,坚持真理,在与人相处中,无论是倾听别人说话,还是自己对别人说话,都善听会说,在社会交往中就能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