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里的“人情味”
2014-07-09□刘伟罗燕
□刘 伟 罗 燕
电视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包含着大众情怀,报道中应该体现出“人情味”,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体现出温暖。
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常自嘲为 “新闻民工”。一来接触的主要人群都是民工、普通市民、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城市家庭或者农村大众,以平民的视角、白描的手法进行报道,使其产生共鸣并与栏目形成心灵的互动。二来自身的工作状态跟民工很相似。新闻工作者时常焦虑或者常常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这种自嘲基于对采访对象的深切理解。民生新闻的主旨就是强调“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摒弃繁琐低俗,以平民立场为切入点,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精神抚慰心灵,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人和事。电视民生新闻运用声画结合的独特方式,以人文关怀凸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透露人文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变味”的“人情味”
现今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大多采取博取同情的角度,这里无知的同情与偏见的歧视显然缺乏理解精神和理性精神,表现出偏见性的关怀。人文关怀、社会关怀也存在着错位运用的现象。
一、新闻主旨偏离“以民为本”。民生新闻又被人称之为家长里短,如果采编人员在组稿时新闻角度有所偏移,就容易忽视受众的感觉。如在报道弱势群体时,有些新闻媒体借报道之名求“轰动”之效,不尊重报道对象的处境和人格尊严。
记得曾经有媒体在报道15岁小女孩跳楼时,记者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追问一些采访对象不愿开口讲的问题,比如说你是不是自己心理承受力差才去跳楼的,跳楼以后有没有后悔等。那时女孩还躺在病床上,记者硬是把她吵醒。当她哭泣哽咽时,仍询问一些会伤及女孩自尊的问题。这样的新闻已经偏离了“以民为本”的新闻主旨。
二、“节日”的过分渲染。在节日的前后几天,新闻媒体会出现一些共性,“集中火力”对节日主题搞一些突击报道,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新闻尤其多。比如一到重阳节,各大媒体各大栏目都在报道政府关怀老人、爱心人士到养老院敬老院送温暖的新闻,体现出对孤寡老人的关怀。电视新闻播出时,画面讲述的都是老人兴高采烈地看节目,但事实情况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换位思考,作为老百姓和老人来说,可能想到的就是累,因为他们要接待一批又一批来看望他们的人,还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采访。更深入思考一下,是不是平日里无暇顾及此类新闻,为配合重阳节的宣传,才出现这么多的所谓“温暖”报道,这样的“人情味”功利性是不是太强了呢?重阳节过了,双十一、感恩节、艾滋病日又来了。这时,打开电视,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又把这些节日的宣传放到了首位。这本没有错,最起码让我们知道了12月l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但这种一窝蜂的做法真正能给受众留下多少理性的认识却很难说。为何不能从长远角度出发,持续地关注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需要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人们进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三、迎合低级趣味。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电视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一味迎合受众。有些媒体人认为受众喜欢看什么就播什么,一切围着受众转。在一个时段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方各媒体的跟风报道,有起哄炒作的嫌疑。近年来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干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患各种各样的病痛,有的在求助媒体后,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治好了病,这样的社会正能量确实值得宣传。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借用求助媒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电视中都能看到各地各年龄段的病人求助,期盼别人的帮助,而自身却不努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以误导,认为有病求助他人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甚至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去年有电视台报道过一家两兄弟患地中海贫血症、家庭贫困没钱治病的新闻,引起了当地政府、各方爱心人士关注,也在经济上得到了支持。这本来是好事,可到后来两兄弟的父亲却只惦记着别人给他帮助,而不努力挣钱养家,有时甚至三更半夜打电话说是某某要给他捐款的人没来。这在某种程度也让有爱心的人“变心”了。又如有偏远学校缺书籍,便大张旗鼓、长时间、重篇幅地报道,引起社会关注,结果导致学校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书籍,公益行为也变了味。
传递正能量,让新闻充满“人情味”
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和贴近性,从而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力。
首先,采访角度要有“人情味”。同样的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产生的宣传效果以及社会影响会截然不同。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也应体现在新闻事件报道角度的选取上,体现在新闻作品选取的视角上。这两年,观众听得最多也最有感觉的应该是“最美”二字,如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公交司机董洪年等。这些新闻事件本身都是因意外而发生的悲剧,但电视报道出来的新闻都是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本可以躲开逃生的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电视新闻媒体不是纠结于交通事故如何发生的,造成了多大的伤亡,驾驶员应正确驾驶等表面肤浅的角度来报道,而是从人性角度出发,将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采访报道要合乎时宜。困境中的人,往往难以自拔,媒体介入的时机需要好好把握。比如,赣州市曾出现一例早产的三胞胎。由于早产儿出生后,生命危险,不少媒体为了抢新闻,一而再、再而三地到医院采访。其实,这时媒体应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暂时放弃对其关注,避免对婴儿的打扰,同时也减轻社会关注给婴儿父母和医务人员可能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又如在一些涉及犯罪案件的稿件中,有的为了抢先报道案件过程的刺激性,将没有破获的案件细节过早地详细披露给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加大相关部门破案的难度。
第三,镜头语言要尊重他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对采访对象的尊严以及隐私的理解和维护上。在电视节目的日常摄制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人身隐私等内容时要注意镜头规避或技术处理,这也是电视人对大众的尊重。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报道,到监狱采访时应尽量避免他们的长相、身份等细节曝光,采用打马赛克或是遮挡的方式来进行采访。同时捕捉一些不会透露身份的细节来传递信息,比如动情时流泪的特写、紧张时双手紧握、悔过时低头忏悔的画面。这样既给受众传达了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给人以警示,同时又保护了当事人,给他以尊重。
第四,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民生新闻中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一些民生新闻对色情、暴力、凶杀内容趋之若鹜。为追求视觉刺激,常常采用过程实拍、细节展现的报道手法,从而使低级下流、污浊不堪的内容充斥荧屏。为杜绝这种现象,新闻从业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多地从百姓的角度去关注新闻事件,而不是一味地猎奇。要坚持从百姓的角度报道新闻,使新闻报道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跟得上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