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节目创新方向初探
2014-07-09□詹青
□詹 青
节目内容从 “小民生”向 “大民生”转变,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要贴近百姓的视角,符合受众的需求,但是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柴米油盐”等百姓起居饮食、日常生活的事情,还要站在民生的角度,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举措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等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命题,把民生报道扩展为具有更深意义的民生新闻。
节目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要从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出发,在强调平民意识、平民视角的同时,不应忽视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感,要把“民生”报道提高到“国计”的高度上来,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及公共意识,达到提高公众面对社会问题的行动能力与缓解冲突、化解矛盾的目的。节目内容要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百姓身边的“小事”和国家“大事”的结合点上,力求使民生新闻内容摆脱琐碎和平庸,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
2013年3月底,上海和安徽两地先后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一时间人心惶惶。江西广播电视台民生频率在《民生365》节目中多次采访、连线呼吸科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就禽流感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方式以及江西省是否有禽流感病例等做出解释和澄清,第一时间普及了医学知识,安抚了听众的恐慌情绪。2013年4月25日,江西省发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当天上午,民生频率派出两路记者,一路前往收治疑似病人的南昌市第三医院进行采访,向听众通报医疗部门对该病人的处理办法;另一路记者则赶往患者住所附近的活禽交易市场深入调查,了解该市场是否已经消毒关闭,并及时发回现场连线。此后几天,《民生365》节目就江西省禽流感事态的发展连续报道,对听众的疑惑给予及时解答,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行为做出正确评价。栏目在反映民生新闻事件的同时注意正确舆论的引导,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突发事件面前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做有温度、有态度的民生新闻节目
节目在处理民生问题、化解群众利益纠纷时,要以诚相待,照顾受众的心理需求,要挖掘小事背后的道德伦理、审美情趣、价值追求,不仅要有事实,还要有观点、看法、态度。主持人通过对百姓身边事情的报道,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引发受众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思考,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节目的新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加强和提升,使节目成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一种力量,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欢聚的日子,但每年春节期间,总有人或为了城市的发展,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或为了给群众送去欢乐,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2013年,江西台民生频率《民生365》推出《我的春节故事》特别节目,通过采访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讲述他们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采访对象有铁路职工、电工、消防员,也有从事服务行业的动物园饲养员、公交司机、医生、护士、送奶工等。节目通过真实、生动、原生态的采访,使受众了解普通劳动者朴实、真诚的内心世界,增强了受众对他们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做好民生节目品牌建设,拓展栏目影响力。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观众的欢迎,赢得民众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所释放的极大的公信力。对新闻节目来说,做好节目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规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线上做好节目内容引导,线下树立 “以活动树品牌,以品牌促效应”的基本思路,联合职能部门,宣传民生政策,在节假日、纪念日,结合节日主题开展公益活动宣传,做好民生节目品牌营销。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异地工作,“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2012年10月是我国首个敬老活动月,江西台民生频率《民生365》联合省老龄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来自江西省机关、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200名社会志愿者,为南昌市社区100个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空巢老人送上节日礼物,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打扫卫生、聊天、做饭等综合服务。有位志愿者在活动结束后说:“我有幸成为本次活动的成员之一,原本以为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公益活动,但当深入到空巢家庭里,与老人们一次次的沟通交谈,却让我深有感触,那些孤寂老人的面容在心中挥之不去,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些曾经为社会和家庭付出了全部心血的老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开展志愿者服务期间,节目部派出多路记者,采写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记者在行动》连续录音报道在《民生365》节目中播出。活动宣传与节目宣传相结合,用大民生观念化解小民生问题,把空巢老人的个案,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审视,真实反映了“空巢老人”对精神抚慰的需求,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空巢老人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社会关怀的温暖。2013年,江西台民生频率联合共青团江西省委等部门开展了 《民生365》——“关爱留守儿童 好书助我成长”公益活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联合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将10万册爱心书籍送到了全省各地市的留守儿童手中。这类主题明确的公益活动对民生节目的内涵做了很好的诠释,实现了节目的品牌提升。
全方位整合传播渠道,搭建多媒体传播平台,增强互通性
在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民生节目必须从单一媒体的发展走向全媒体的战略合作。面对新兴媒体的勃起,传统媒体要取新媒体之长,补己所短,实现融合发展。除了利用网络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功能,还可以利用网络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主角,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语音留言、QQ论坛等互联网的基本形式参与节目,传播民生新闻,对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记者也可以从受众中获取节目资源和有效的新闻线索,实现媒体的交互性,让民生新闻的报道变得更有价值,让民生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寻常百姓。
江西台民生频率在 《民生365》节目宣传中,除了通过微博、微信定期为受众推送“品牌宣传、民生新闻、养生百科”等内容,还吸取网络的新媒体特征,将声音的互动也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上。《民生365》节目与媒体语音软件合作,每天发布一个热点民生话题,网友可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媒体语音软件参与话题讨论。节目借助新媒体轻松的互动方式,迎合年轻一代的收听参与状态,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关注、讨论和交流之中,为听众搭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如2013年9月,南昌大学二附院率先取消门诊输液,《民生365》及时发出话题讨论:‘江西省昌大二附院率先取消门诊输液,你怎么看?”该话题一公布,24小时内,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的语音留言就达近200条,欢呼叫好者有之,不理解者也有之。节目组在强调公民根本价值取向和利益的基础上,整理筛选出部分受众的语音留言,在节目中播出,使参与受众在与其他人的思想碰撞中得到启迪和提升,形成复合空间的强势传播。该栏目凭借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积聚了大量粉丝,扩大了受众人群。
在今后的发展中,民生新闻节目应从提升栏目自身的文化价值、塑造公信力、影响社会主流人群等方面作出努力,同时借助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环境,吸收网络新媒体的特征,使民生新闻节目能持续发展。这是民生新闻更高的目标,也是民生新闻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