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4-07-07汤雅婷邹锦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灵活性主观团体

汤雅婷 邹锦慧 李 敏 梁 洁

自我和谐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1]。自我和谐强调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统一,自我与经验的协调统一,衡量自我和谐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见,自我和谐度越高,心理越健康,幸福感越强,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互相影响[2]。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以身心互动理论设计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体成员的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之间关系的平衡与良性发展[3]。一些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对在职护士、本科生等的自我和谐水平都有良性影响[4-7],但对大专生的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对护理大专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的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自某专科学校2013级护理专业一年级专科生中选取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24名学生为实验组,46名学生为对照组,均为女生,对照组不接受团体心理训练,实验组接受团体心理训练。

1.2 方法

1.2.1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由Fazio编制,段建华修订[8]。该量表共有33个项目,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驰与紧张6个因子,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 0.56 ~0.88 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信度为0.85。

1.2.2 自我和谐量表(SCCS) 自我和谐量表由王登峰编制[8-9],共35个项目,包含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采用1~5级记分法。“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与其它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出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该问卷采用项目间一致性方法计算,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分别为 0.85、0.81 和 0.64,具有较好的信度。

1.2.3 施测程序 于训练开始前和训练结束后1周分别对参与者进行问卷测评。测评时间选择在参与者非学习时间,于安静、轻松的环境进行,由研究小组采用统一、非暗示性的指导语,并就有疑问的内容予以解释和说明,测评时间30min,当场填写量表,现场回收。

1.2.4 团体心理训练方法 对照组学习常规课程;实验组随机分为2个团体小组,由同一批指导老师按同样内容和形式在同一天依次进行指导,除常规课程学习外实施团体心理训练共8周,每周训练1次,每次2小时。研究人员训练前均经过团体心理训练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具体训练内容以关注护理生心理成长,致力于关注相认相知、认识自我、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恕、韧性、人际和谐、心理资本和心灵升华等8个主题[10]。强调学生对自我的感知,通过分析团体、社会的关怀和自我的能力,从善意的视角解读日常活动包括生活、学习和社交等;积极面对日常关系(对已、对人、对事),构建认识能力、感受能力、亲近能力、交往能力和关怀能力等6种能力;最终实现积极改变,获得人生体验(见表1)。

表1 团体心理训练项目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完全随机设计两总体均数t检验和配对t检验等方法。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两组护理专科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的重复测量差异检验 见表2。

表2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检验(±s)

表2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检验(±s)

注:*P <0.01

目 例数 自我灵活性 自我刻板性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 自我和谐总分 主观幸福感训练前 实验组 24 43.44 ±5.67 20.38 ±3.67 44.35 ±5.67 92.93 ±11.67 109.75 ±13.项80对照组 46 43.75 ±5.23 20.15 ±3.28 44.25 ±6.86 92.28 ±10.15 108.87 ±12.67训练后 实验组 24 45.42 ±5.84 19.57 ±4.10 41.47 ±4.86 86.86 ±9.89 115.66 ±12.72对照组 46 43.37 ±6.05 19.79 ±3.02 43.59 ±5.56 92.05 ±9.43 106.45 ±12.25分组主效应(F) 0.377 0.000 0.328 1.204 2.423时间主效应(F) 13.614* 20.000* 29.1904* 29.495* 30.356*交互作用(F) 29.732* 2.849 31.775* 31.421* 31.632*

2.2 训练前后两组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见表3,表4。

表3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组间比较(±s)

表3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组间比较(±s)

t P自我灵活性 43.44 ±5.67 43.75 ±5.23 0.227 0.821 45.42 ±5.84 43.37 ±6.05 2.360 0.类 型 训练前实验组(n=24) 对照组(n=46) t P 训练后实验组(n=24) 对照组(n=46)028自我刻板性 20.38 ±3.67 20.15 ±3.28 0.271 0.788 19.57 ±4.10 19.79 ±3.02 0.279 0.781不和谐性 44.35 ±5.67 44.25 ±6.86 0.071 0.953 41.47 ±4.86 43.59 ±5.56 2.248 0.036自我和谐总分 92.93 ±11.67 93.28 ±10.15 0.309 0.758 86.86 ±9.89 92.05 ±9.43 2.498 0.015主观幸福感 109.75 ±13.80 108.87 ±12.25 0.268 0.790 115.65 ±12.25 106.45 ±12.25 2.865 0.006

表4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组内比较(±s)

表4 训练前后两组护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组内比较(±s)

t P自我灵活性 43.44 ±5.67 45.42 ±5.84 2.027 0.035 43.75 ±5.23 43.37 ±6.05 0.237 0.类 型 实验组(n=24)训练前 训练后 t P 对照组(n=46)训练前 训练后813自我刻板性 20.38 ±3.67 19.57 ±4.10 1.826 0.074 20.15 ±3.28 19.79 ±3.02 0.336 0.672不和谐性 44.35 ±5.67 41.47 ±4.86 2.412 0.019 44.25 ±6.86 43.59 ±5.56 1.064 0.241自我和谐总分 92.93 ±11.67 86.84 ±9.89 2.759 0.003 93.28 ±10.15 92.05 ±9.43 0.643 0.514主观幸福感 109.75 ±13.80 115.65 ±12.25 2.569 0.007 108.87 ±12.25 106.45 ±12.25 0.762 0.378

3 讨论

研究显示,经过连续8周的团体心理训练,实验组护生自我和谐总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训练前比较得分有明显降低(P<0.01),在分组因素和时间因素上交互作用显著(F=31.421,P<0.01),说明团体心理训练提高了护理大专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进一步比较自我灵活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等各维度指标,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表明训练内容和训练过程主要对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性、自我灵活性起作用。团体心理训练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情景设置,以景触情,从而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达到共情的状态。参加者自我接纳、自我成长,很好地整合了现实自我与经验自我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自我与经验的协调程度。与李莎莎[4]、夏英华[5]等对在校本科护士生和手术室的护士相关探讨的结果一致。对照组训练前后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与王海荣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4,6],可能与对照组护生两次测量之间的时间较短,虽然新生对学习和生活不适应,但还不足以影响其自我和谐的状态,这一点在刘懿萱[7]对军校学员团体心理训练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团体心理训练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分组因素和时间因素上交互作用显著(F=31.632,P<0.01),实验组护生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无明显差别。本研究训练项目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加强参加者的感恩意识和宽容心态,使参加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如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有良好的影响,促进了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但在作者一项研究中[2,11],自我的灵活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与主观幸福感高度相关,自我的灵活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影响,护理大专生在校期间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是因为团体心理训练直接影响,还是来源于自我和谐变化而产生的间接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学者设计的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和项目并不一致,所根据的理论也不一定相同:夏英华的训练项目注重团队意识,使参加者感受团队的温暖而促进自我接纳[5];李莎莎的训练项目注重自我认知而获得团队认同[4];本研究注重积极的情绪管理,强调亲近社会及对团队的归属感,但各研究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不同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都可能影响到参加者的自我和谐水平,也可能提示只要经过一定过程的团体心理训练,都可能提高参加者的自我和谐水平,而内容和方法并不重要,还需进一步研究。

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水平;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护理大专生主观幸福感。

[1]Rogers C 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 centered framework[M].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McGraw -Hill,1959:184-256

[2]汤雅婷,邹锦慧,李敏,等.护理大专生人格特质、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1-15

[3]白羽.改变心力-团体心理与潜能激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5-6

[4]李莎莎,杨金伟,周郁秋,等.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的实证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41-543

[5]夏英华,钱涵,张昊,等.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5-8

[6]王海荣.人际交往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08-210

[7]刘懿萱,孙建英,叶春林,等.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46-48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3-86,314-317

[9]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10]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72-329

[11]汤雅婷,邹锦慧,梁淼林.高职学生人格、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16-918

猜你喜欢

灵活性主观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