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关系*

2014-07-07张文真郑超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工类学业高校学生

宋 怡 张文真 郑超伦 刘 静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1],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2]。目前张兴贵等学者通过结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将生活满意度分为6个维度: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3]。

自尊也就是自我价值,是根据对自我以及自我行为的褒贬而进行的判定。或者可以说,自尊是对自我的认识,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4]。从广义上来讲,自尊应该是囊括了自己身上许多相关特征的综合体。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的风险。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5]。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各种预测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变量中,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最高[6]。在人口统计学、自尊、社会支持、人格特质、应付能力、适应能力等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的最佳指标之一[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心理幸福感关键指标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理工类高校学生在家庭、友谊、学校、学业、环境和自由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以及生活满意度与其外显自尊的关系如何,也是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理工类高校学生中不同群体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通过高校学生常用之社交网站平台(人人网)发布本研究问卷调查信息,有意愿参与调查者可以通过网络匿名填写问卷方式参与。共有理工类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304人参与调查,其中男生204名,女生100名。90年1月1日后出生者246人。

1.2 方法 ①生活满意度量表: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共36项,每项有“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7个选项。该量表还分为6个维度: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②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1965年编制的SES自尊量表,共10项,每项有“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4个选项。

1.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90后”理工类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相关 见表1。

表1 “90后”理工类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r)

“90后”理工类高校学生无论在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满意度,还是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均与自尊显著相关。

2.2 理工类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比较(±s)

表2 不同性别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比较(±s)

性 别 男 女t友谊满意度 18.69 ±6.03 18.67 ±4.44 0.955 035家庭满意度 16.92 ±6.35 15.26 ±6.27 2.152*学业满意度 22.30 ±6.98 23.12 ±7.12 -0.945自由满意度 14.00 ±5.30 13.98 ±5.27 0.023学校满意度 18.37 ±6.15 18.30 ±6.12 0.097环境满意度 14.82 ±4.73 13.64 ±4.02 2.141*生活满意度 105.11 ±26.37 102.97 ±22.89 0.693自 尊 19.81 ±4.26 19.30 ±4.58 0.

2.3 理工类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城乡差异 见表3。

表3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城乡差异(±s)

表3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城乡差异(±s)

变 量 城 市 农 村t友谊满意度 17.94 ±5.41 19.26 ±5.79 -1.934*家庭满意度 15.71 ±6.35 16.86 ±6.41 -1.478学业满意度 21.75 ±7.03 22.98 ±7.40 -1.397自由满意度 13.73 ±5.61 14.28 ±5.21 -0.847学校满意度 18.34 ±6.70 18.22 ±5.92 0.158环境满意度 14.25 ±4.73 14.39 ±4.50 -0.257生活满意度 101.72 ±26.63 105.99 ±25.20 -1.360自 尊 18.79 ±4.34 20.08 ±4.50 -2.396*

2.4 不同自尊水平的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水平的差异比较(±s)

表4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水平的差异比较(±s)

变 量 低自尊 高自尊t友谊满意度 15.75 ±4.03 24.06 ±6.32 -8.583***家庭满意度 13.92 ±5.42 22.40 ±8.37 -6.595***学业满意度 19.55 ±6.43 28.94 ±7.51 -7.904***自由满意度 11.83 ±4.86 18.00 ±5.70 -6.579***学校满意度 16.22 ±5.69 23.28 ±6.45 -6.799***环境满意度 13.40 ±4.06 17.77 ±5.21 -5.231***生活满意度 90.69 ±19.26 134.45 ±26.67 -10.436***

自尊水平高的理工类高校学生在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环境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自尊水平低的学生。

3 讨论

3.1 90后高校学生对于生活的感与体验更多受到自尊水平影响 目前,“90后”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入学的新生中80%左右是“90后”大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90后”高校学生思想得到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大的解放,他们思维极为活跃,想法新潮,视野开阔,他们相对来说个性更加张扬、更有主见,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较强,因此,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与体验,更多受到自身自尊水平的影响。

3.2 不同性别角色培养情况可能影响家庭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 社会和家庭传统教育可能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7]中国有句老话叫“男儿志在四方”,男生从小就被要求比女生更多独立,承担更多的责任,父母通常会要求男孩少依赖父母和他人,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其发展,而女生从小对父母的依赖相较男生会更多一些,同时在这个时期可能会遇到的交友恋爱等问题,会让父母对其有更多管束,这些都可能导致男生在家庭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女生。也有研究表明,西南地区女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8],本研究中地域差异没有纳入,是将来可以扩展的方向。

同时,在理工类高校中,男生人数通常多于女生,而男生相对于女生,在理科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有助于男生更好的融入理工类高校的生活,并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满意感,但这也间接造成理工类高校男生对自身学业期望更高,更不容易在学业上感到满意。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并不存在性别差异[9],本研究结果也基本验证。

3.3 农村家庭的学生对理工类高校生活满意度总体更高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表现不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一般要低于来自平均或高收入家庭的学生[10],这与本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多数农村家庭的收入应当是低于城市家庭的,但来自农村的学生除学校满意度,友谊、家庭、学业、自由、环境以及满意度总分上反而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另有研究表明,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的生活保障时,经济状况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就相对减弱[11]。因此,可以认为,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已得到提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故经济条件带来的影响较小。本次研究对象是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他们是通过战胜一系列的挑战而进入高校的,相比较而言,来自农村学生面临的挑战更多。在战胜挑战的同时,他们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从而他们的自尊也得以提高,故来自农村学生的自尊也高于来自城市学生,故而生活满意度也较高。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的限制,生活环境不如来自城市学生,当他们生活在同一环境时,来自农村学生更容易感到满足,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本研究对于了解当代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教育工作者们在面对学生时可根据其性别及来源针对性提升其生活满意度的不同方面;因自尊水平较高生活满意度较高,故而可采取个体面谈、团体训练、朋辈辅导等形式提升学生自尊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激发潜在能量。

[1]Shin D C,Johnson 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8,5:475-492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542-575

[3]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41(5):234-237

[4]杰里·明钦顿著,庞艳辉译.最大化你的自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7-8

[5]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5-46

[6]Campbell A,Converse P E,Rodgers W L.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M].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6:6-8

[7]张国华,王春莲,李月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65-1068

[8]凌东山,王树涛,张德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13-414

[9]刘伯兴.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70-1072

[10]严标宾,郑雪,邱林.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18-1191

[11]]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64-666

猜你喜欢

理工类学业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数说
业精于勤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