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

2014-07-07李瑞林杨华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文化特色精神文明

李瑞林 杨华

摘 要:现代设计景观包含了天然、文明、社会、科技以及文艺,要将其灵活的运用,必须建立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符的非物质文明,需要在当代景观实践的基础之上加以中国精神文明的实质性的规则。而中国精神文明的范围包含了科技、文艺及道义。因此,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侧重于将人类、文明和天然进行融洽调和,强烈的体现出当代景观设计中的中国精神文明,只有将中国精神文明体现在景观设计当中,才能使其具备生命力,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找到归属感。同时,了解当代景观设计的日后发展走向和中国精神文明构成原因是特别重要的,能够对景观设计的教导有效的辅助。所以,中国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侧重于塑造中国景观精神文化以及灵活生动的创建出包含中国情景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景观的规划设计;精神文明;文化特色;思维形式;发展趋向

如何去建造和呈现出中国精神文明是当代景观设计所遇到最大的难题。精神文化就是在精神、思维以及观点范围内的一种文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在理论上充分的反应了思维能力、思维形式、道德观点、判断及兴趣的精神结晶的总值。中国精神文明在它悠远长久的历程一路发展至今,积累了丰硕的素养,这些素养将体现在每一个时代景观设计的精神文化中。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家可以利用景观设计建筑中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造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当然与之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怎样去呈现出中国民族传统的精神特色。现代的设计者们需要更多的去关注怎样寻找具备中国精神文明的景观设计的相同之处。民族风情已走向世界,中国城市未来的景观设计,只有根据当地的特色地域文明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模样,才能发展成极具特色的中国精神文明,同时也赋予景观鲜活的生命力。

1 当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明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1.1 历史背景。儒家、道家、及佛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景观设计的思维正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上。例如历史上的一些园林设计都与儒家的哲学、道家的美学及佛教的玄学息息相关。儒家的思维管控布局的对称与平衡,像北京故宫就是现如今保存最完美最精致的宫殿级的景观设计,它充分的呈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景观的极大影响力,也表明我国古代君王的权威性的阶级制度。且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景观设计的基本风格和发展趋向具有极强的影响,它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相当比较全面的理念基础,也为园林景观设计塑造了一个完整性的氛围。同时,道教思维在历史古代园林上呈现出来的思想十分全面完整并且深刻,北京天坛及安徽宏村民居都是参照了道教文化中拾取的道教符号组建合并而成,具有群体美、亲和自然之美,同时也显现出了中国古代景观设计的厚重的学识修养和精神修养。中国传统的山林审美观与佛教的修身养性相结合后,佛教名山迅速上升为中国景观中极具特色的景点,佛教传到中国后让石窟、寺庙、佛塔一系列景观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的佛教园林景观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1.2 现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地理条件迥异,发展至今使得文化差异巨大加上各个城市历史背景,建筑景观面貌以及精神文明的不同,而历史发展的精神文明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风格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而言,各地城市景观建设大同小异,不考虑地区气候差异的绿化,园林小品和建筑设施舍弃原有的地形从众追逐平面化,让精神文化严重缺乏,也淡薄了人类的文明底蕴。丧失的精神文明的景观设计让我们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精神文化感动严重缺失,重新塑造精神文化已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极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当代景观设计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呈现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从始便是根据这样的理念特点发展至今,虽然由人所造但是浑然天成,清代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圆明园等都是依照当时君王他们的审美兴趣建造而成的,中国传统艺术上的恒古不变的一个话题便是崇尚与赞美自然。人类将精神文化因素与园林设计相融合构成中国的传统园林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依照“以人为本”的信念,遵循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不破坏自然及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落实为人类建造一个充满精神文化内涵的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因此,立足于中国现代化景观设计的实践,合理开发运用传统精神文化资源,结合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进步而给予现代景观创新的内涵,即是把传统精神文化的转化的过渡流程。只有在探索现代景观的过程中,将时代的创新思路和当代景观设计的精神文化观念体现出来,才可以赋予中国景观设计真实的生命力,才可以使人在精神上感到欣慰和一种归属感。

3 现代景观设计中国精神文化的思路呈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得出的经验,现代景观设计中体现出的道德伦理、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度、对艺术的品味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精神文化,也可以说,真、善、美、的统一。现代景观设计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尊敬本地的自然,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的独特风格,建造过程也尽可能使用本地建材和植物,更加需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俗和精神文化,从当地的精神文化中找到灵感融入到景观设计作品中去,改变固有的思考方法,就可以设计出极具本土特色的精神文明景观设计。

3.1 景观设计的意蕴和境界。意蕴和境界也就是说“境界”,情与思代表意,物与象代表境,意与境有机的融洽结合便为“意境”,意境就是这些艺术形象的精髓。当代景观设计注重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意境的主要内容便是情景交融,这是现代景观设计最基本的的特点体现,如若在景观设计中做到实虚相扣、物我统一的艺术设计可谓是景观设计中所追寻的最高境界,在艺术家在创造自然景物的时候不推崇像照相机一样的去模拟和照抄,需要将它在你内心中所反映出来的印象体现出来,摆脱眼睛里所看到的东西的局限性,才能让设计出来的景观设计变得更加有魅力。

3.2 景观的艺术特色和流派。当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的提升,景观设计风格也渐渐变得多元华。艺术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融合表现出的独特性质便是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风格也代表了艺术家的精神个性。艺术的流派则是指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类似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派别,倘若没有艺术风格那么也就没有艺术流派,正是因为每一位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的艺术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产生了艺术风格多样性,例如:流派、时代、民族等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景观设计师需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代景观设计中的意义,也要勇敢的去追寻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在结合外来文化,才能够让创痛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就未来发展而言,中国景观的设计方向也更应该具备多元、合适化、生态平衡化,更要与环境艺术相融合,并追求体现中国情节的景观设计才是中国景观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矫克华.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明体现国人口资源与环境[M].青岛大学美术学院,2010.

[2] 李星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

[3] 张朝阳,许桂芳,向佐湘.城市边坡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1).

作者简介:李瑞林,身份证号:420202198108191610;杨华,身份证号:420505198012167013。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文化特色精神文明
梅山文化动画化的可实施性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电视节目品牌化发展趋向及发展战略解析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三重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