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现行小学体育教育的思考

2014-07-05姚冰倩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器材体育教师新课改

姚冰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是力倡的教育终极目标,小学体育教育也不应例外。但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制约,小学体育教育得不到高度重视,造成在实施体育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管理机制、器材设施、教学内容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现象,导致体育教育质量提高不上去,已涉及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此,笔者专门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现存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目的在于将为国家未来培养出综合素质合格的接班人。

一、新课改实施中现行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泛对体育教育的强力指导

绝大多数小学校,没有把体育教育同等地列入到的学校整个计划规划中,存在着管理目标模糊,制度体系缺乏条理、清晰且系列化,落实执行不到位,导致实施的新课改体育教育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监督,教育质量见不到显著成效。原因主要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小学校相关主要领导,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不够充分重视,加之校内也缺乏体育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造成新课改的体育教育目标发展受阻。

2.器材设施投入不到位,无法满足体育教育正常需求

多数小学校在体育经费的预算与划拨上,普遍存在不足的现象,导致校内体育教学器材设施,应该采购的得不到及时更新或者填充,应该修缮的得不到及时维护保养,导致校内体育硬件如场地、用品等严重缺位,活动受到限制,无法满足新课标的正常教学开展,也成为学校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绊脚石。归结原因还是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相关主要领导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给予投入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3.教学内容手段未创新,教育质量不高且执行程度低

小学体育教育任务重,内容多,专职的体育教师忙不过来,抽调了一部分教师兼职,也就导致了在实施新课改的体育教学中,存在有教学手段方法沿用传统的,教学计划编写有缺陷,教学内容设计不够规范新颖等。从而造成小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表现出浓厚地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久而久之,体育教学成了一种形式过场,小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无从谈起新课改后体育教育能够收到的理想效果。

4.体育专业素质不匹配,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提升

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无法达到新课标相对应的要求,因而导致一些体育课程无法顺利推行,甚至不开课,小学生得不到全面的体育素质教育,难以实现新课改目标。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地位与待遇工资在学校低,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都易被学校淡漠,学校对其组织开展的培训力度也不够[2],面对没有提升自己的机会,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最后选择了离开或跳槽。

二、顺利推进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

1.改变现有体育管理机制,丰富教育内涵

各级教育管理行政机构和学校的相关领导,要积极主动转变原有对小学体育课不够重视的固守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到新课改下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议程,形成一套系统的校内体育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领导与监督,并纳入到教师个人职务升迁、奖惩和职称评定方面挂钩。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小学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共同力促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管理目标。

2.加大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效能

要保证小学体育教育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应根据学校教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邀请专家讲座,体育教师集中参加培训的方式,加大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组织、指导、拓展等能力的综合培训,同时加强情感道德和素质的教育力度。另一方面加快对体育专业人才引进,通过给其压担子、挑大梁的锻炼途径,培养其尽快成为学校的体育教育骨干,解决好新老接替,从而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目标。

3.作力培养自制器材能力,改善教育环境

针对一些小学校体育经费困难和短缺的现象,学校和体育教师一方面要督促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增加体育经费的预算与划拨,及时采购和维护体育设施器材。同时体育教师应树立起不等不靠的思想,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积极带领小学生们,制作课程内容中需要的体育简易器材,或者游戏中所需的体育道具,这样不但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也培养了小学生思维动手能力。

4.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形式,改进教学质量

目前,在体育课程开设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开发校内教学资源,作力改变单纯体能和简单体育游戏及自由活动的教学形式,寻求到一种与社会适应的快乐体育寓教于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展拓展训练,从而避免单调枯燥的体育内容让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也对学校的体育工作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三、结语

总之,要实现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育目标,应以小学生为中心,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继续提高对其重视程度,长期抓好这项工作,从而引导培养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器材体育教师新课改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