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出”需要“深入”

2014-07-05刘丽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格小格钟面

刘丽娟

【课堂回放】

片段一:认识钟面

师:钟面上都有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1:有数字。

学生2:有很多小点点。

师:这些小点点把钟面分成了很多个间隔。像这样(手势)两个明显的小竖线之间我们称为1大格,两个小点之间我们称为1小格。

学生3:还有指针,一个是时针,一个是分针,还有一个是秒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板贴:数 间隔 大格 小格 指针

师:钟面上的这些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呢?每个指针各有什么特点呢?小组的同学讨论研究,再集体汇报交流。

片段二:认识整时

(学生认识了钟面后,教师出示以上3个钟面)

师:钟面上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

指名学生回答。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揭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后面两个钟面分别是几时吗?

学生试说……

师:你知道认识整时的方法是什么?

片段三:1分钟的体验

师:究竟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呢?老师之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口算练习纸、字帖描红本、课外读物。你可以选择一项,小组内的同学尽量不要选择相同的,看一看1分钟内我们能做些什么?再请两位同学到前面跳绳和拍皮球。

教室里开始沸腾起来。

【现状分析】

整节课,教师的语言浅显易懂,创设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一、掌握主体状态 探究数学学习新知

由于钟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已经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真实状态,通过质疑,将认识钟面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在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钟面上有“数”、“间隔”和“指针”这三个元素,为下面学生进一步了解它们做好了准备。

二、把握新知核心 迁移数学学习方法

“整时”作为这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借助学生刚刚认识了时针和分针这一关键点,出示了三个不同时刻的钟面。先让学生辨一辨,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环节过渡非常自然,没有突兀的感觉,当学生指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后,教师话锋一转,聚焦它们的共同点——分针都指着12,时针都指着某个数。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整时的方法是什么?可以说,学生从具体的钟面到抽象的方法,有直观、有分析、有归纳、还有提炼,为今后学习非整时奠定了方法结构。

三、调控教学进程 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认识,特别是感性认识。它是个体对最近及以往经历的数学活动在认知方面自觉或不自觉的感性概况,是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教师不仅安排学生在自带的钟面上拨一拨、认一认,还组织全部同学通过做一件事情,感受1分钟有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家选择的事情不同,对1分钟的感受也有些微区别,但后来全班的交流无疑是对这样的经历给予了很好的补充,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他们的印象都是深刻,是教师利用语言和算式都无法达到的。

【深度思考】

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相对较少,而数学又是比较抽象、理性的学科。大家共同的认识,就是努力寻找有效途径,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但在实施的过程,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和途径的简单、贴近学生,还要深入研究教材,领会文本精髓,只有“深入”思考后,“浅出”的才是包含数学味的课堂。

一、开放有向 激活已有经验

听过很多节认识时分的课,教师在处理认识钟面的时候,多采用让学生自己看一看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律采用“是的”、“你的眼睛真亮”等评价予以肯定,缺乏及时的提炼与进一步的探究引导,使得引入部分不够深刻。观察钟面是认识时间的前提,教师要围绕这样的目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平台。“钟面上的这些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呢?每个指针各有什么特点呢?”看起来问题很多,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似乎很大,但我们不能忽略一点——学生对钟面上的三个要素“数”、“间隔”和“指针”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来源于平时的生活和课堂上有组织的观察。因此,教师此时的提问很有挑战性,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状态和发展可能提出的。

二、结构多维 形成主动意识

数学学习对于前后的关联相对于其他学科显得更为重要,从更深的层面认识和开发知识内在的结构也就更为迫切。认识钟面,虽然是先认整时,再认非整时,但我们要看到这二者之间共有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的结构关联。“整时”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的一种特殊情况,无论是整时还是非整时,我们在读钟面的时候,都需要辨认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基于这样的认识,“整时”的教学就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应是依托学生在了解钟面三个要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组钟面,其中包含整时和非整时的情况,再像片段二那样处理:先说说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再根据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的位置关系,揭示“整时”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整时,同时也知道还有非整时的存在。学生不仅从“辨”时针、分针的角度认识整时,还从“思”钟面的各种纷繁的情形下理解整时,为主动迁移、自主探究非整时的认识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大格小格钟面
正确的钟面时间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二年级)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秘密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作息时间
安小格的夏天
看镜面上的时间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