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阅读多元感悟
2014-07-05朱晓俊
朱晓俊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欣赏与评价的视角,但这一个性化行为的前提是学生能凝神静气,不为外界干扰,沉入到文章中反复涵泳,细致揣摩,“读进去”才会自得自悟,具有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所以学生阅读的深刻性,是阅读教学培养的重要能力。
一、重温读写例话,迁移导入
上课伊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一篇课写例话“读进去,想开去”。学生速读例话,重温本学期阅读训练重点,明确“读进去,想开去”的内涵和相互的关系。
1、内涵:“读进去”--读懂课文,把握文章内涵,领会文章中心。
“想开去”--联系自己生活、思想实际,从文章内容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2、关系:“读进去”是“想开去”的基础和前提,“想开去”是“读进去”的提升和发展。
由读写例话导入,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知识迁移、能力提升搭建桥梁,自然过渡,导入重点。
二、“读进去”——掌握方法,感知领悟
“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学习策略。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已掌握的阅读方法,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解决如何读进去的问题。
三、“想开去”——多元感悟,自我迁移
“想开去”是最具学生个性展示的教学环节,教学中运用教方法、促思考,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多元化建构“哲理概念”,老师恰当的引导,打开学生思路,结合生活中人和事来丰富文章内涵,学生自我迁移,广开言路,是学生收获成果和表达能力的展示。现采用“实录法”展示如下:
(一)老师提示拓宽思路
老师: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1、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我的妈妈怎样教育我”?与文中妈妈有何不同或共同之处?“我怎样对待”?现在怎么想?
2、联系学过的文章,生活中相关或相反事例。
3、联系历史故事,当今教育
(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生:我想到了文中妈妈特殊的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严格要求,用心良苦。我妈妈也是这样,平时我还不能完全接受,现在我理解了,真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生:我想到了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文中的爸爸就是在用与这篇文章妈妈这种特别的爱来教育、要求自己孩子。是啊,就像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便随便成功。”
师(赞赏):说得真好。是啊,“自古伟男出贫贱”,磨难也是一种爱啊!
(指导书面表达,相互评述,提示:归纳感悟要点:1、把握中心;2、列出感点;3、联系实际;4、组织语言)
四、举一反三,运用方法,推荐阅读
在完成对《特别的爱》一文的感悟后,为有效迁移学法,增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作业一栏中,推荐了以下几篇哲理性小短文:《每桶四美元》、《生命中的大石块》、《陶行知和小孩的故事》、《不欺小节》。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至两篇,迁移运用相关阅读方法,多元感悟,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教学反思
1、读中自悟,学会读书。
对语言文学的感悟,应以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为基础。对于哲理性文章阅读,我们只能实事求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不必绕太多弯子,与其让学生“摔一跤”再去拉,不如伸过手去扶助、引导他们学会摸索;授之以“意”,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学会读书,从而才能体已察人,感同身受,真切感受自己心理脉博,拉近与课文距离,为深层次哲理性感悟做好铺垫。
2、多元感悟,升华形象。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语言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能与课文匹配的“相似块”。本教例中,学生换位体验、对比联系、移情入境,正反比较,无不是在激活学生生活积累,巧妙地将文中形象移植到他们生活世界中去,于是他们身边就有了“妈妈”、“爸爸”、“自己”的故事……当两者相关融时,理性深刻的思考如丰碑矗立在孩子心中。这是人生的真感悟、生命的真涌动,是孩子们对文中内容的全身心感受。
3、自我迁移,勤于实践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及物”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理念也一再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哲理性课文内容大多属于典范性理想化文章,对学生生活具有极大意义。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教科书,关键要引导他们自我迁移,汲取营养,认识生活,实践自己人生形象。在本例教学的最后我饱含深情地说道“溪流因为有阻碍,才有歌声;人生的乐章,因为有了各种困难、挫折才变得壮美。”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巩固复习了阅读方法,更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真切的爱,受到思想熏陶,学会做人,也学会认识与回报真爱!最后,推荐相关阅读,自主选择,迁移运用,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阅读教学,我们就有责任去召唤、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近自然,经历社会,感悟人生。而哲理性文章是最有社会人文内涵的。人语交融,“人”就是“语”,“语”就是“人”。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合作探求,感悟生活。也许,这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学至高境界吧!
【作者单位:镇江市红旗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