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疼痛的临床观察

2014-07-05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针头进针角度

周 杰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疼痛的临床观察

周 杰

【关建词】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护理技术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在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给药途经。如何才能在提高穿刺成功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的护理重点。本文对568例患者静脉穿刺进针角度进行对比,发现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与患者受到的疼痛程度相关,进针角度越大,进针时的疼痛程度越小,甚至达到无痛。现将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清醒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568例,其中男284例,女284例,年龄15~56岁,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一人操作着进行静脉穿刺,操作选用7号针头,由江西洪达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以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为原则,选用血管范围是患者上肢前臂和手背静脉。

1.2.1 实验组 常规消毒皮肤患者的血管穿刺,操作员选取针在皮肤血管与皮肤大于 30°角或等于60°角时快速进针,直接进入血管,可见回血后针头无明显角度改变沿血管方向平行送入少许,根据传统方法固定针柄和针头。

1.2.2 对照组 针头与皮肤之间约成传统的 30°角或小于30°角时进针[1],针头进入皮肤后,无明显的角度改变沿血管方向平行送入少许,按常规方法固定好针柄和针头。

1.3 判断标准 疼痛标准以患者的感觉、穿刺时的面部表情和穿刺后询问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为标准。但不排除对疼痛反应迟钝的患者和个体差异。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穿刺肢体无缩回抵抗感,操作完毕,询问患者的感觉并应用疼痛评分法进行测试。无痛:面部无表情的变化穿刺,穿刺身体没有抗拒的感觉,无任何反应,穿刺部位的疼痛评分得0分;微痛:患者在穿刺时的面部表情、刺穿身体、无抵制但有短暂的刺痛感觉,疼痛的时间不超过5秒,疼痛得1~3分;疼痛: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呻吟,身体穿刺有明显的抵触感觉,穿刺部位有明显的疼痛,疼痛超过10秒,疼痛得4~7分[2]。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无痛或微痛者272例,占95.77%,对照组无痛或微痛者226例,占79.58%。经四格表卡方检验,(χ2=34.478,P<0.005),按a=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不同所引起的患者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无痛或微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表1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的比较[n(%)]

3 讨论

人的表皮层及皮内富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临床静脉穿刺注射部位大多要经过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而疼痛强度不仅与刺激强度有关,而且与刺激速度、作用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所以,当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的进针角度,使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增快进针速度,针头很快穿过表肤,直接进入血管,皮肤的受损面积减少,使患者感觉不到痛,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穿刺时的疼痛,使治疗顺利进行,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 姜安丽.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

[2] 朱德生.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

R472

A

1673-5846(2014)02-0110-01

广南县人民医院院办,云南文山 663000

猜你喜欢

针头进针角度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神奇的角度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