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探究

2014-07-05陈洪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乳酸发病率重症

陈洪波

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探究

陈洪波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近年收治重症感染患者52例,依据治疗时长分为≤2d组18例和>2d组34例,总结两组主要临床指标,分析其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 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在慢性病史、来源科室、感染部位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MODS和DIC发病率上则差异明显(P<0.05)。结论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MODS和DIC发病率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长的主要因素,需要多加重视。

重症感染;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

重症感染患者病况通常比较危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密切的病情变化监测,以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笔者在此对我院ICU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影响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重要因素,为ICU病情监测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ICU病房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52例,均严格符合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提出的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1991年)。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46.3±4.9)岁。根据ICU住院时长将患者分为≤2d组18例和>2d组34例,且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来源科室、病史、感染部位、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APACHEI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乳酸水平等。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为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水准为a=0.05。

2 结果

2.1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慢性病史、来源科室、感染部位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2d组、>2d组分别有10例(55.6%)、22例(64.7%)患有慢性病史,两组的感染部位均主要集中于腹腔、肺部,来源科室主要为手术室,其中≤2d组12例(66.7%),>2d组23例(67.6%)。两组患者的HR、MA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别间基本资料差异主要体现在 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mol/L)及MODS和DIC发病率上,具体见表1。

2.2 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以患者的临床主要观察指标为自变量,以ICU治疗时间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MODS和DIC发病率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长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的OR、95%CI及P值具体见表1。

表1 组别间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组别间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2d组相比,P<0.05

组别 n HR(次/min) MAP(mmHg) APACHEII评分(分) SOFA评分(分) 乳酸水平(mmol/L) MODS(%) DIC(%)≤2d组 18 118.6±12.3 58.0±3.6 12.0±3.0 4.4±2.6 2.4±1.6 2(11.1) 1(5.6)>2d组 34 120.6±15.6 42.1±8.6 21.3±2.9* 9.3±1.9* 6.3±1.8* 9(26.5)* 26(76.5)*OR 2.059 4.893 1.936 1.096 7.520 95%CI 1.188~1.786 1.359~3.906 1.011~1.191 0.996~1.306 2.990~19.368 P 0.0263 0.0352 0.0369 0.0238 0.0096

3 讨论

重症感染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是引起MODS、DIC等疾病的主要诱因,病死率高达50%以上[2]。ICU监护和对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来说非常重要,近年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3]。本文通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MODS和DIC发病率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长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APACHEII评分与患者病死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已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以证实。本文统计结果显示,APACHEII评分越高,患者ICU住院时长越长,表明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估患者病况,预测ICU治疗时长。国内外研究表明,乳酸水平与ICU住院时长关系密切,乳酸水平短期内恢复正常,表明患者预后效果良好,能够缩短ICU治疗时长,降低病死率。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DIC发病率与ICU治疗时长呈正比,因此临床上应当积极预防和干预DIC,降低其发病率。MODS的根本诱因是创伤、感染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失控后导致机体自身免疫被破坏[4]。MODS是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风险因素之一,提示对ICU治疗>2d者,临床上需多加重视和警惕,针对 MODS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这对预防MODS、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1] 宋琼,俞思伟.ICU 院内感染分析及预防[J].河北医学,2010, 16(4):505-506.

[2] 袁炳斌.外科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15(21):79.

[3] 张华.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6):207-209.

[4] 王子海,侯亚伟,董金永,等.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3):206-208.

R459.7

A

1673-5846(2014)02-0120-02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营口 115000

猜你喜欢

乳酸发病率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