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时间词词类地位研究

2014-07-04黎彦辰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

黎彦辰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所采用的词类标注体系中,时间词、方位词和处所词共同被划分成名词的附类。如果按词汇的意义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只能是概念的类或者说是语义的类,而不是服务于语法研究的类,文章试图利用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理论,从根本上探讨所标注时间词的词类地位。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时间词范畴化

一、引言

一些国内语言学者通常认为汉语因其完全不同的语言起源,完全不同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等。因此研究现状是许多汉语研究对现代汉语的特质考虑过多,并不是与其他语言一样处在一个客观的立足点上,而客观性却又是研究世界语言所必须的。自从马建中(1898)在《马氏文通》里把汉语词性分成9大类以后, 如今大多数的语法课对汉语的研究都是它的追随者。

最近十几年,许多汉语词典都尝试着在词典中全面标注词类,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标准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等。对于词类的标注,首先我们应弄清楚划分词类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现行划分的依据是否合理,是否统一,是否是科学的语言研究。从这些问题出发,本文中尝试从汉语词类的一个小的分类——时间词(《现代汉语词典》赋予它为名词类中的一个特殊类)着手来讨论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里“时间词”标注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求证时间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地位。

二、词类分类标准和依据

现代汉语中有了词与非词的区分之后,为了对语词进行词性标注,首先就要确定词类划分的依据,现代汉语词类分成九类,十类,十一类,十二类的都有,但这些分类大体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例如邢福义先生把汉语的词分成了十一类(包含三种)。 除此之外,有的语法学家还提出了语气词,有的还从传统的形容词中再细分出两个新词类,“状态词”和“区别词”,从名词中再细分出“时间词”,“方位词”和“处所词”。

《现代汉语词典》(2005)就采用了这种分类标注的方法,将“今天”,“明天”,“平时”,“当初”,“后来”等词都标为“时间词”。郭锐也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2)中在朱德熙17类基础上把词类分为了20种之多。

对这些大同小异的分类法这里就不一一评论,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究竟这些种类是根据什么理论来分的呢?这些分类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仔细考查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所有传统语法的分类法都是基于两个标准:一个是语义,一个是功能(语法功能)。那么根据哪一个标准更恰当些呢,还是同时使用两个标准?

朱德熙认为,划类标准要从语法特点中找,词类需要放在句子中来考察它的功能特征。在Croft(1991)研究的基础上,郭锐(2002:83)进一步指出了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 包括指称、陈述、修饰和辅助四大类别。指称相当于主宾语等表指称的功能,相当于名词,陈述相当于动语,修饰分为指称修饰和陈述修饰,辅助通常是句子的其他连接功能或者辅助功能作用,比如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

近三十年来,语言学家对词类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认为词类范畴与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是非离散的原型范畴,有核心与边缘之分,词类范畴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词类划分具有相对性:重新肯定了词类内涵定义中意义标准的合理性,但认为意义标准只能确定某个词类的典型成员,可以根据各种词类典型成员的句法特征确定各种词类的无标记句法功能,并以此为标准判断其他词语对相关词类范畴的隶属程度。

刘润清,刘正光(2003, 2004)也認为词类范畴化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原型理论进行静态描写,去范畴化理论进行动态描写。去范畴化旨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个词语逐渐失去其典型范畴特征的过程。比如:

a.今天是个好天气。

b.今天,他们打算去郊游。

在a句中,“今天”是名词做主语,具有指称意义,在b句中“今天”承担了时间状语的功能,表示描述动词的发生时间的作用。在b句中“今天”失去了它的典型指称特征,而去范畴化成状语功能,所以词的去范畴化导致多功能性,即词类活用,“今天”这个词具备了名词和副词的功能。

袁毓林2005)认为汉语词类并不是边界明确的普通集合,而是从内涵到外延都不明晰的模糊集合。所以单纯的把汉语词分为名词还是动词,或者分为时间词还是状态词是不明智的。

王仁强(2006:26)也提到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表述功能相当于词语的语法意义,把表述功能看作词类的本质可以解释词类为什么具有跨时代、跨语言的可比性,跨语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各个类别的语义原型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在各个类别的边缘上差异很大。

词类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范畴化的结果,不论英语还是汉语,词类都是原型范畴,具有原型效应,词类也具有动态性,所谓的词类活用就是去范畴化,兼类叫做再范畴化。但是各部词典实际处理兼类的比例并不高,这实际上是由于汉语词类范畴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如果按词汇的意义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只能是概念的类或者说是语义的类,而不是服务于语法研究的类,比如“战争”和“作战”,他们的概念意义相同,却不能看作是同类词,因为他们的语法功能不同,“战争”大多数情况下做名词,而“作战”定做的是动词。所以表示同概念的词的语法功能类并不一定相同。

所以,词类划分具有相对性,肯定了: 1)词在句法结构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与特意选择的某类词或某些词组合成短语的能力,词的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绝对依据,而只能判定它的典型成员。既然划分词类的最佳出路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的,研究词类的标记对句法也同样提示句法功能的作用。

所以,任何一个词的词性都不是根据词义先验地确定好了的,必须到具体的语法环境里根据它所起的作用来确定。

三、时间词的所属问题

弄清了词类的划分依据以后,那么所谓的时间词到底属于哪一类呢?

经过各家汉语体系的对比,丁声树,朱德熙和郭锐在词类划分中分出了时间词,处所词以及方位词等细类。《现代汉语词典》中按照这种分类标准把时间词作为了一个名词的划分类里的一个附类。

不管哪种分类,各家所基本认同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和叹词等9大词类的分类。对于代词,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在句中起的语法作用毫无质疑,但是把时间词划入到词的分类中来是否合适呢,这就值得思考。

我们都知道,所谓时间词,顾名思义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分类的,是一个语义的类,它通常表示的是一个环境因子,并非是根据语法功能来确定的词性。《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来处理的,直接在“今天”,“明天”,“平时”,“当初”,“后来”等词项的词性标的名词后再注释“时间词”。尽管目前词的分类数量还没有统一,可是不管哪种分类,不能离开以语法为出发点的标准。虽说词类“标签”是自动依附在词义之上(Aithchison,2003:104),词类与词义是密不可分的,但把词义看作词类标注的唯一标准或第一标准是对词类本质的错误认识。

可以说,至今为止,关于时间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归纳概括地描写阶段,过于强调把时间词归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却忽视了“时间词”活跃的一面。或者有得甚至不把它做一种独立的词类,而把它归入名词类的一个附类,既然是一个附类,词典中所标注的时间词也就相当于时间名词。俞士汶等(1998)的研究得到198个时间词全部都可以直接作状语。时间词作为名词的一个附类,那么名词的性质应该为时间词所用。但是从俞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词全都可以直接作状语。那么名词也大都可以做状语了吗?据我们所知,名词一般都不能做状语来修饰谓语,这样,得出的时间词的语法功能不就和它所属的

名词类语法功能互相冲突了,既然这样,它还能被当作是名词的一个附类吗?这样的标注和它的語法功能也就前后矛盾,那这样的标注也就缺乏了它实际的指导意义。

或许有的认为,划分出时间词这一类,可以有助于汉语言的掌握,以及方便查阅者对词的意思的理解。可是,对于词典中只标明“时间词”的词项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科学的,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它的语法功能比较模糊,对于句法功能也没有任何提示作用。那样的话,词典的标注岂不是徒劳?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叙述,所标注的时间词本质该如何来标注才准确呢,作者认为只有以大型语料库为支柱,大胆尝试运用大型语料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来求证时间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地位,这点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具体体现时间词基于大型语料库的研究,确定其在汉语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2]建忠. 马氏文通[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898/1983.

[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王仁强. 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
三角形半角正切立方和的几何不等式的加强
《中图法:第五版》“J艺术”类的修订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图书馆公安文献分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部分若干问题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与认知效果分析
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A大类各位革命导师单行著作下位类目设置问题的探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I文学”大类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