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之策
2014-07-04刘建斌
刘建斌
摘要: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现今大学生就业困境尤其明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只有在政府、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至国家,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寻找应对之策。从国家近年来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数字来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两高一低”的现象,即大学毕业人数、待就业人数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难以找到合适的薪酬待遇,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使一些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失望、抱怨的情绪,甚至产生对社会不满等思想。国家现已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为民生工程,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相关对策从人、财、物上对就业工作予以支持。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历史的积累已经使其本身将大量冗员抛向社会。而且当前中国又出现一种重型化的工业发展潮流,重型化走的是资本密集型道路,使得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下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按道理应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我国的第三产业规模小,层次低,能够吸纳作为知识或者技术型人力资本的高端第三产业本身并不发达。而易于吸纳大学生的,如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等的比例不高,发展规模不大。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2.高等教育结构失调、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高等院校设置专业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技工教育发展不足。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又因为技工培养不足,未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是导致就业市场上供需结构性矛盾之一。而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大多数高校普遍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新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等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根本不具竞争力。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在慢慢向市场需求靠拢,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导致有不少专业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学生日益增多,许多高校的师资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致使学生受不到良好的培养教育,不利于以后的顺利就业。
3.用人单位对劳动力取向問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同时,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崇拜让不少本科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吃到了苦头。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倾向于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从用人成本看,企业主要是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要求和实际工作能力来确定是否聘用。作为企业,是依靠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来赢得市场、赚取利润。劳动者手中的学历或学位证书在转化为劳动成果之前还只是一个符号。大学毕业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再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因此,许多企业等用人单位把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作为招用条件,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挡在门外。
4.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念还滞后于时代发展。择业期望值偏高是这些年来一直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因将自身价值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的矛盾是不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时,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希望到沿海大城市挖金的渴望,却缺乏到我国贫穷的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3%。在多数大学毕业生眼里,进入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是首选,但是随着各级政府和单位的精简机构和人员满额超编,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较之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另外,近年来,整个社会富裕程度大幅提高,部分毕业生充当“啃老族”,不急着就业贴补家用,不工作也没有生存压力。
5.大学生实践能力弱
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去实践的单位能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需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首先,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再次,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然后,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最后,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为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高校要改革培养模式
作为高校,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知识结构方面的调整,培养出有高素质、有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做好供需接洽工作,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资源共享。应主动、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到有意向接收学生的单位实习,组织好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作为社会就业服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加大人性化服务,畅通供求信息渠道。
3.用人单位要放宽门槛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
4.大学生要调整心态,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生应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要认识自己,有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确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5.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能日介入就业市场当中,为就业早做准备。另外,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而做好准备。接着,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提高面试成功率。最后,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穆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择业与就业,2008(4).
[2]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2008,(1):10-14.
[3]林志强,祁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4]张强,赵万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5]郭江波,袁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J].职业圈,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