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2014-07-04刘玲华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讨教学改革

刘玲华

摘要:《导游基础知识》既是高职旅游专业导游方向核心课程又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之一,其对于形成高职院校校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阐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建导游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分析了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改革 探讨

一、引言

《导游基础知识》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之一。《导游基础知识》与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等共同组成了高职旅游导游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程,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该课程内容也是今后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该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技能型旅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依据本课程特点,探讨适用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

二、课程特点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内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 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

《福建导游基础知识》中全国部分知识大概占2/3、福建部分知识大概占1/3,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囊括福建乃至全国各地地理、历史、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等各大学科门类的知识。既包括自然景观知识,又包括人文景观知识。在自然景观知识方面,涉及地文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四大主类,还有沉积与构造景观、地质地貌过程遗迹、河段、湖泊等17 个亚类。人文景观涉及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四大主类,还有民间习俗、现代节庆、交通建筑、景观建筑等14个亚类。此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纷繁复杂,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考试的关键。

(二)课程部分内容抽象晦涩

本课程涉及宗教、民族民俗风情等领域的一些知识,尤其是宗教方面的,比较抽象晦涩,学生接触少,难以理解和记忆。如佛教寺院中供奉的佛和胁侍菩萨的组合、“三方佛”、“三世佛”、“三身佛”,佛教的义理观,禅宗的“顿悟”主张,佛家的“梵我一如”思想,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等,都是比较抽象的,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宗教民俗和精神民俗等,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比较抽象。学生感到难记且不易消化,需要设身处地体验,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体会,这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三) 考试重点章节多,题型多,记忆内容多

《福建导游基础知识》作为福建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笔试和现场导游考试都有涉及。该课程要重点记忆的章节知识多,如与福建相关地理知识、宗教常识、民俗知识、旅游景观知识、饮食知识等。目前在福建导游员资格证考试中,涉及到的题型多样,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连线题、填表题、简答题等,同时考试题量大,考试内容涉及到偏偏角角,比如在2011年福建导游考试基础知识试题中就涉及到福建几条主要铁路的记忆,这些是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既要有重点地把握,也要顾及全面,因此讲究记忆方法尤为重要。

三、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教学重视理论,忽视技能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作为导游资格考试的科目,大多数教师为了应付导游考试之用,实行“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痕迹较重的课堂讲义、理论教学形式,缺乏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导致教学内容空洞、知识老化、教材内容与导游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学生进入导游实际工作后要重新学习、适应。实际上《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从事导游工作的基本知识,更承担着培养未来导游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任。

(二)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不少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授课,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絕地讲授知识,学生始终处于硬性接受和“听”的被动状态,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和潜能的发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缺位或错位。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互动少,学生的参与少,容易造成学生走马观花,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学知识。

(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由于《导游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定位于不含实践教学的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也就以闭卷形式的理论考试为主,口试、答辩、技能实践考试少。善于记忆和努力记忆的人往往获得好的分数,使得考试本身成为对死记硬背的鼓励。此外,《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标准也比较单一,一次性测试定成绩的终结性考试多,数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考试少;;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往往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

四、课程教学优化与创新

(一)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形象感,提高形象记忆

对于无法用语言、文字等讲清楚的问题,教师可选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利用图片、音像制品、互联网等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提高形象记忆效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例如对五行相生相克画一个示意图,学生一看,马上豁然开朗。对于园林建筑,可以让学生以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画面、文字、声音等诸多感官享受中愉快地学习,以体会江南园林小巧别致、个性鲜明、色彩朴素、高洁淡雅的特性,消除学生记忆的疲劳感,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二)模拟讲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不仅要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要改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力。比如,对于故宫、颐和园等大家熟悉的景点,让学生模拟导游,把建筑和园林知识穿插进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当导游的乐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力得到提高,为其今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轻松记忆相关知识

导游基础基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很容易遗忘,因此在教学学生时可以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针对枯燥的数字和历史年代的记忆,可以利用谐音把相关知识串在一起。采用轻松记忆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福建导游基础知识》时,可以这样教授学生:福建的最高峰同时也是武夷山的发源地――黄岗山,海拔2158米,可以记为“儿要我爬”;福建省的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可记为对福建的土地“要爱一世”。另外,对其他知识点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归纳,比如四书五经(春秋、礼、易、诗、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很多学生在记忆中容易丢三落四,若把它概括为“春秋时有只鲤鱼,看见武警一边撕书,一边猛抡大钟”往往就能记牢;天干地支的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无未申酉戌亥,可记为“枝稠叶茂,城市无卫生,有四害。” 这记忆有趣却又不易遗忘。在讲述民风民俗时,适当穿插一些风物传说、典故、历史故事等,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另外,通过辅导、讨论、案例教学、课下作业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如安排学生搜集整理和禅宗有关的知识,让他们讨论禅宗的顿悟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

氛围中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

(四)走出学校,强调景点实地实践认识

仅仅在课堂内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到实际中去,这对于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证考试尤其是现场导游考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都大有裨益。

五、结语

在《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其对于形成高职院校校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旅游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兵.导游基础[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2]贾辉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4): 63-64.

[3]孟冬灵.《导游基础》课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

[4]福建导游局导游考试考评委员会.福建导游基础知识[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

[5]彭蝶飞,李蓉.浅谈旅游高职《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优化[J].高等職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3:23

[6]王培英.试论我国高校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1:94.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