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2014-07-04黄孝玉陈庆华
黄孝玉 陈庆华
摘 要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发展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并且日益严重,所以现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寻找到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脱节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误区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Mistakes and Solutions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HUANG Xiaoyu[1], CHEN Qinghua[2]
([1] Liuan Yuan District Teachers College of Technology, Liuan, Anhui 237009;
[2]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61)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of disjointed phenomenon, and growing, so now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education reform is to find in fav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aimed at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model are discussed, and on this basis, elaborate on the disconnect problems.
Key words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istake; solutions
0 引言
中小学生是正处于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而且生理上也逐步成熟,但是社会经验缺乏,所以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与刺激。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快速传递,其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拓展以及学习压力的增大等。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面对日益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我国开始不断开展与实施来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同样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得不到妥善的缓解,最终对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损害。
所以,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并把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联系,是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使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进而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误区
1.1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在我国教育中,大多数中小学校都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归入到正常教学课程中。在教学課堂上,先要系统的对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行授课,过程较为单一与枯燥,而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勾画重点,课后认真背以及完成课后作业,甚至有的学校还会专门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考试。同样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到了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也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
但是,学生在面对考试的过程中,同样的会产生一些压力,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以灌输心理健康知识为主的,而是应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老师为了达到强化学生健康心理的目的,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教学的科学化,只能使教学效果停留在表面,而无法达到本质的教学目的。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
在多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许多领导、教师并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重视,从而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很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学校还设置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并且还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然而由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以及受到传统思政教育固有模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并未发挥足够的作用,甚至等同于摆设。再者,有些学校将并未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得到有效的重视和执行。但是从实际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教育目标、方法等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主要的教学对象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而老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对中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老师自身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所以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还要表现出有耐心、爱心等情绪。老师在教学总,不能够让学生对其产生负面的印象,因为老师在生活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由于老师每天的工作任务繁多,也导致了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良情绪。所以,不重视老师的心理情绪,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措施
2.1 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校可以通过改善学校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感受程度,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例如:创建文化走廊、板报等。学校可积极开展“优秀班级”、“文明班级”等系列评选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思想以及团队精神,有效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2 健全队伍,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中小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都是学生的心灵教师,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发展还不成熟,而且还呈现出了各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因此学校应当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让心理健康老师真正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2.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精力比较集中,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各学科中,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明确教学的目标任务,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应当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上的问题,并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都能得到积极的进步和发展。
2.4 区域合作,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自我封闭。学校应当积极走出去,和别校开展交流活动,吸取别校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这样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首先应当积极地进行区域教育合作共享工作,加强区域学校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资源。其次,学校还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研工作,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性课题的研究,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应当充分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当从创建一个较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区域优秀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方面来说,还是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言,学校的教育宗旨必须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轉变。
注:本文系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G13192
参考文献
[1] 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2).
[2] 金哲洙.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5).
[3] 董静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29).
[4] 朴婷姬,刘惠善.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9).
[5] 邱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误区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3).
[6] 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7] 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5).
[8] 康连成.浅谈中小学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