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构思技巧探究

2014-07-04张井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立意构思拟题

张井录

内容摘要: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构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正确审题,巧妙拟题,准确立意,最终才能写成一篇完美的议论文。

关键词:构思 审题 拟题 立意

古人谈到写文章时,常用“胸有成竹”来说自己在下笔之前,心里已经有了成型的文章。同样,我们今天在面对写作时,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更要做到心中有文章,因此,构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一.把握材料,正确审题

审题是从题目的字词中仔细审视、思考,推究其含义后准确地判定文章的体裁、内容,怎样立意,怎样成文的重要步骤。它对作文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步迈稳、行文顺畅;一步走错,全篇受挫。审题时要考虑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不同作文题型审题各有侧重点。

材料作文适用“发散思维法”。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对材料要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弄清材料的主旨并使之成为作文的立意指向。例如: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提示:材料的重心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既可以顺向思考,写《治标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题,写《治标未必不如治本》。还可谈“标本兼治”,谈怎样才能“治本”等问题。亦可以联系反腐败等现实来写。

二.感受情境,巧妙拟题

作文题目的设计集中体现着作文教学的理念和作文教学的方向,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从作文教学的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材料作文拟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怎样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反过来讲,即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兴趣爱好拟题。

2、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言为心声,学生说什么,这是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好奇心胜,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性情活泼,另一方面是生活阅历浅,兴趣转移快,情绪波动大,平时训练文题的拟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针对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使学生在材料作文拟题上受到启发而“嫁接”或“移植”。

3、体现生活价值

作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作文离开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沅本之本。作文体现出生活价值实际包含两层意思。

(1)题目拟定要贴近生活实际。只有观察过或体验过才能言之有物。

(2)文题要有实用价值,从根本上讲,写文章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精神需要;二是为了交际沟通,满足生活上的启发和教育需要,而后者往往受到忽视,而恰恰这类材料作文出现的几率又最高。

三.确立主题,准确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是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向。立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

高考作文的立意的基本要求有:(1)方向要正确。(2)情感要鲜明。(3)思考要深刻。(4)思维要创新。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二中)

猜你喜欢

立意构思拟题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擦亮文章的“眼睛”
方法种种巧拟题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