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评价
2014-07-03付星朱共元符建明
付星 朱共元 符建明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重视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特殊性、不同病期适时调整治疗对策,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成功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关键。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192-03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具有起病急、病症多、病情凶险、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选取30例患者行综合治疗,采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鼻胆管引流、肠内肠外营养、CT 技术等个体化治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重症胰腺炎住院治疗患者,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3~72岁,平均49.5岁。均因上腹疼痛伴有严重呕吐现象入院治疗,依据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升高超过500IU,运用动态增强造影的CT检查、B超和腹腔穿刺检查确诊,对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分析,符合中国胰腺炎的诊治指南标准和胰腺炎的临床特征[2-3]。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方式,对有明确继发性感染、胰腺组织坏死及胆道梗阻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胰周引流,胰腺包膜切开和胆管减压,胃空肠造瘘,坏死组织清除等。
1.2.2 综合疗法 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治疗方式,采取方式包括:(1)监测重要器官的功能和各项生化指标。(2)改善全身特别是胰腺微循环,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用鲜血或血浆、白蛋白防止患者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维持酸碱度平衡,减少肠道的菌群移位。(3)采用给氧7~10d、禁食、抑酸和酶、胃肠减压等胰腺休息疗法。(4)采用三个阶段序贯性的营养支持静脉和肠内的营养。(5)选用高效广谱药物预防感染,运用药敏结果和细菌培养降低抗菌覆盖面。这种抗生素能穿透血胰屏障。(6)保护重要器官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7)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递质,应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等药物;(8)全腹外敷芒硝或用生大黄等中药进行胃管灌注或者灌肠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重症胰腺炎住院治疗患者的治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
观察组治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解释是伴有胰腺组织坏死和弥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炎症综合征疾病[4],屈忠等[5]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5例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的原因,认为胆道疾病是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特发性因素,但是特发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最高,另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也是引起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以往认为重症胰腺炎只是局部病变由胰腺自身消化引起,通常认为通过手术方式清除酶性胰液,就能改善胰腺的微循环,减轻对重要器官的损害,防止胰腺周感染阻止胰腺继续坏死[6-7]。临床实验证明,重症胰腺炎的病理过程,早期采用手术方式是不能扼制,相反由于应激反应和手术造成的极大创伤面,加重了全身和胰腺局部的炎症反应,再手术率相当高[8]。再手术造成肾、心肺重要器官衰竭,病发症较多,病死率极高。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愈率90.0%,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6.7%的治愈率。充分说明综合疗法较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更加显著。而非手术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入院时CT检查是综合治疗的重要依据。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在其他急腹症被排除后检查CT,低密度灶的程度通过CT清晰可见。结合临床,均准确作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按重症胰腺炎采用综合治疗方式,为了解病变程度,坚持每1~2周进行CT复查。CT检查特别是增强扫描,对是否发生坏死的胰腺做出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重症胰腺炎无法在手术前做出正确诊断,直到CT技术应用。胰腺的出血、坏死CT检查为之提供可靠依据。(2)补充血容量是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关键[9]。(3)加强改善胰腺的微循环[10]。(4)氧自由基清除剂和胰酶抑制剂的应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氧自由基损伤是绝大多数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及出现并发症的关键和直接原因,氧自由基中的(-OH)羟自由基毒性是最强大,而药物中的甘露醇能有效清除(-OH)的毒性,中药灯盏花也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本组包括观察组在2000年12月之前应用生长抑素10例,生长抑素以往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临床上使用广泛,生长抑素关键是能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并且有改善症状、使胰腺愈合,缩短患者病程,降低胆道的压力,松弛括约肌(Oddis)。2000年12月后应用乌司他丁15例,乌司他丁能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以及抑制因子、心肌产生[11]。(5)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应相互结合。非手术保守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手术治疗的干预。重症胰腺炎患者关键时刻手术治疗可以得到最佳的治愈时机。而且对于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后期如果出现腹膜后脓肿、形成胰周、胰腺感染部分坏死等症状,采用手术及时的充分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十分必要。舒志红[12]观察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认为24~48h的短期综合治疗后,行早期手术治疗,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可提高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丁明[13]观察了手术综合治疗与非手术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认为手术综合治疗与非手术综合治疗两种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适应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综上所述,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应依据患者的入院情况和准确的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具体情况,仔细分析后做出合适的处理,切不可盲目定论。
[参考文献]
[1] 余晨,刘志红,郭啸华,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12(1):2-6.
[2] Kusske AM,Rongione AJ,Reber HA.Cytokines and acute pancreatitis[J].Gastroenterology,2010,110(5):639-642.
[3] 覃定珍,刘启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整体护理价值[J].西部医学,2010,22(5):917-972.
[4] 滕艳萍,黄玉美,黄俊芳.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3):120.
[5] 屈忠,黄生福,佘金文,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69-71.
[6] 程凯,杨振林,孙迎东.乌司他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MIF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外科进展,2010,13(1):12-15.
[7] 姜峰,范卫兵.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γ-干扰素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7(3):48-49.
[8] 温建逸,吴书信,苏永光.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6):54-55.
[9] 李筱妍,刘红.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2):238-239.
[10] 闫瑞君.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64-165.
[11] 陈海英.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使用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732-2734.
[12] 舒志红.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7-118.
[13] 丁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综合治疗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722-1723.
(收稿日期: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