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点,促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2014-07-03黄旺莲
黄旺莲
【摘 要】自我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加强班级建设,创设自我教育的氛围;强化方法训练,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我教育;认识自我;班级建设;方法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育工作中解脱出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正确认识自我,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正确认识自我,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使自我教育走上健康之路。
(一)寻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实现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自尊心与自我尊重感来自于自信心。自信心对于每一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自信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强烈的自信心是自我教育的希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与上进心。笔者在班内经常开展名为“寻找闪光点”的班队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先找出自己的优点,再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并将同学中好的行为进行放大。这使大家认识到:每个同学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即便是后进生也不例外。从而让每位同学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做到自尊、自强。
(二)揭开灰暗面,改正自我缺点
古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点,才能开展自我教育。在开展“寻找闪光点”活动之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展了“揭开灰暗面”的活动。通过个人讲,相互评,从细节处入手,每个人都勇敢地、努力地找出了自身的缺点,让大家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不要害羞,不能回避,应该鼓起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让学生明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三)激发内在动机,增强自觉性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之后,学生就会朝着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标去努力。如新学期开始,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这时要求学生制定“学期发展目标”、“自我奋斗格言”、“星星记事本”等,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新学期进行设计,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激活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机。针对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读、讲名人故事,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让学生从名人、革命前辈的故事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二、加强班级建设,创造自我教育的氛围
学生自我教育,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去启发诱导。加强班级建设,可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
(一)推行民主管理,变受教育者为教育者
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说过:“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事事处处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就是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变受教育者为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首先,由学生自定班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制定班规,可以是小的、具体的,也可以是大的、班上的要求,关键是要求学生在制定班规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违规处置措施。这样制定出来的规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人,会自觉地有意识地维护;同时还把制定者的名字写出来,只要发现有人违背了,制定的同学会主动出来说话,甚至是我们平常认为成绩不好的同学都很少违反自己制定的规矩。其次,在班级内实行岗位招聘制度,学生自己选出班干部。每个人自主选择服务集体的岗位,班级内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就得到落实。
(二)通过良性竞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笔者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周开展小组竞赛:测验平均成绩前三组贴红星,卫生值日做得好的前三组贴红星,纪律好的前三组贴红星,主动做好事的前三组贴红星。每周班委总结公示,星星多的前三组可以自己当小老师,给自己布置作业,落后的小组则按各自定的方法进行“处罚”。这样,优胜的小组成员个个喜气洋洋,豪气迸发。落后的小组成员人人无精打采,甚至互相指责。教室里竞争的火药味十足,笔者马上抓住这一契机,让孩子们写反思,再渲染贴心氛围,开展一节“组员(组长),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吐露心声。有的写到:“我给小组拉分了,对不起大家,我一定要加油!”也有的写到:“集体成功的感觉真好,我为我们小组而自豪,继续奋斗!”,反思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反思,他们不但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还把自己放到小集体中,相互约束,共同进步。
三、强化方法训练,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加强班级建设以外,还需要方法的训练强化。
(一)引导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难题
对于学生的矛盾,老师的说教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如果老师让他们静下心来自我分析,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效果会比较理想。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老师、家长无法为他们扫清所有的障碍,即使真的可以,这些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小花,也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一味的灌输教育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只有让孩子们从心灵上受到触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通过心理暗示,加强自控能力
心理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实施心理暗示,符合有关“人具有可暗示性”等教育观。出操时要求“快、静、齐”,笔者会对学生说“看看谁最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和手脚”;课堂上,笔者会说“比比谁的课堂纪律好”、“看看谁听讲最认真”……教师用充满信任和期望的话语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学会让“好我”控制“坏我”,让孩子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自我和他人双重暗示的作用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得更快。
(三)重视常规训练,强化反思意识
常规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但常规恰恰最容易清楚反映一个人的行为。因此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应当从最基本的常规入手。一是每天在临睡前自问几个问题,如:①今天我有说闲话,做闲事吗?②上课时有积极动脑吗?③作业有独立完成吗?④班级的工作有认真完成吗?⑤有主动做好事吗?⑥明天我打算做些什么?二是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自我教育日记,学生在自我教育日记中,可以记录自我教育的小故事,总结自我教育的点滴收获,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不足产生的原因,还要找到解决的对策,下周克服。
自我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同心协力,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在自我教育实践中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东.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策略[J].江苏教育,2007(03).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