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信贷困境形成原因浅析
2014-07-03朱文玉
朱文玉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微企业却严重信贷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信息扩散是导致中小微企业信贷困难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信息扩散
一、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困难
中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完成了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上缴了约为国家税收总额50%的税款,为经济注入强劲活力。许多巨型企业都是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而来,在高科技领域中小微企业更是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很难得到贷款。据调查,仅15%左右的中小微企业从银行争取到新的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无法获得全额现金贷款。中小微企业这个理论上的客户总是與有放贷要求的商业银行无法实现顺利对接。
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扩散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信息不对称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
(一)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大企业一般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状况明了,信息相对开放,与银行沟通来往频繁,信用较好。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层财务管理混乱,为了偷漏税款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甚至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现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了解;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复杂,资信调查、评估费用较大。所以,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或是利率较高。这样,风险低的企业会因为利率太高而放弃贷款,风险高的企业却积极地寻求贷款。经过多番博弈,银行最终难以分辨企业的优劣,从而拒绝其信贷请求。大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拒贷,而竞争优势不明显,技术支撑不足,具有高度同质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也会随之向中小微企业拒贷。
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主不太了解银行的贷款政策、内部审查、评估等技术就盲目向银行申贷。贷款供需失衡,利率上升,还贷困难,信用受到损失,银行更加不敢放贷。企业资金不足,无法正常生产,对贷款需求更加旺盛,供需失衡加剧,贷款更加困难。
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不小,商业银行创造了很多贷款新品种,优化贷款流程,加大支持力度。但是以有限的资金来满足所有信贷要求并不现实。
(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了“商业银行应督促授信管理部门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就客户调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建立相互沟通机制。”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各商业银行都把客户授信、贷款等信息作为重要的商业秘密,严格保密。许多借款企业往往利用这点,在多家银行间进行谈判与博弈,压低贷款利率,并要求一系列优惠待遇。部分银行恶性竞争使贷款利率不能有效全面地覆盖风险。一旦企业不能还款,各家贷款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简单的资产冻结、处置等资产保全措施,各自为政的行为实质上将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更大损失。
三、信息扩散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
迫于竞争与盈利的压力,银行之间几乎不会进行信息交流只能通过彼此的信贷举动进行判断。设想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几家银行,它们轮流决定是否对某家企业投放贷款,进行决策的顺序是外部确定的。将V定义为相对于下一个最优放贷计划的收益指数(将下期放贷计划获得期望收益设为零)。V取+1或-1的概率各为50%。当V=+1时,银行得到好消息G的概率为p,且0.5
第一家银行A将会按照自己得到的信息进行决策,如果得到表示贷款有利就对这家企业投放贷款,否则就放弃。对于第二家银行B,如果在A投放贷款的情况下自己得到的是好消息,那么B就会毫不犹豫地投放贷款,如果得到的是坏消息,那么B放贷的概率为50%。如果这时候B也进行放贷,那么第三家银行C就会认为前两家银行都得到了好消息,即使自己得到的是坏消息也会坚持放贷,第四家银行D知道从C的举动看不出C掌握的真实信息,所以只能观察A和B的决策。接下来的银行E、F……都是如此。但是,如果银行A按照自己得到的好消息进行放贷,但银行B得到不好的消息,按照50%的概率B选择了拒绝,那么银行C将根据自己得到的信息来选择放贷与否。因为前两家银行的行为产生的先验概率相互抵消了。紧接着第四家银行D面临和B一样的选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链:
当某家银行发现前面的几家银行中,拒绝发放贷款的银行比发放贷款的银行多两家时,从这家银行开始,后面的银行都会选择向该企业拒绝发放贷款,此时,这些银行正处于信息扩散中。这家银行与其后的其他家银行都会宁可跟随前面银行的决定拒绝发放贷款而不管自己掌握的信息。
在我国异常敏感的信贷市场上充斥着不利于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放贷的消息,商业银行很容易就陷入向中小微企业拒贷的行为扩散中。
四、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信息披露和信息搜集
中小微企业应严格规范财务会计信息使之标准化。银行要依据资深审计、会计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出示的信息报告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信息进行甄别以提高企业信息公开程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制约。
(二)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
银行不仅要与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渠道融合形成强有力的信贷决策支持系统,还要与其他银行保持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互递,防止部分中小微企业利用银行间信息的“相对隔绝”谋取不法利益。
(三)健全信用评级制度
中小微企业贷款评级方法必须兼顾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可在常规评级方法上,增加非财务因素的分析,特别是经营者素质、文化建设、企业业主个人品行等指标。
(四)提前积累信用
中小微企业主本身与银行的联系较少,银行对其信用程度并不了解。银行本着安全性原则,就会选择拒绝这类风险较大的信贷要求。所以,中小微企业应该经常与银行经济来往,积累信用。
(五)正确选择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不同行业,不同资产结构,融资的方式可能就会不同。根据自己的资产去了解,不同的资产应该做怎样的融资。
综上,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扩散是造成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困难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和信息搜集、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健全信用评级制度、提前积累信用和正确选择融资渠道等办法解决该困境。随着信贷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困难一定会解决。(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志勇.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124.
[2] 徐学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3~52.
[3] 郭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J].财经科学,2006,(225):18~23.
[4] M.马尔霍特拉,扬尼·陈,A.克里斯库奥洛,等.扩展融资渠道—适合微型及中小型企业的范例及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14.
[5] 胡君晖.行为金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632):100~101.
[6] 王林雁.中小型企业银行信贷行为羊群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5):183~184.
[7] 陆岷峰,张惠.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模式分析与流程再造[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53~59.
[8] 瀚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泰隆模式:控制信贷风险 挖掘小微业务盈利空间[J].瀚华月刊,2012,(58):19~20.
[9] 周鹏峰.近九成小微企业愿高成本融资[N].上海证券报,2012-04-19(3).
[10] 陈红艳,张琳,孙玉玲.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的实证研究—基于羊群效应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