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2014-07-03杨晓磊

科技与创新 2014年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杨晓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对《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的改革思路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改革;思路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7-012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电行业也在迅猛发展,这就为高等院校机电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今的新环境,要求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走现代教育之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电动机专业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电动机结构与原理》的教学,迫切需求对其进行教学改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要求的优秀的机电专业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对《电动机结构与原理》进行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目的方面的改革

从《机电专业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操作,以便学生在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走向具体的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相关工作,并能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院校在对教学目的进行改革时,要努力达到以下目标:①学生在拿到常用的电动机原理电路图时,能够在第一时间看懂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②学生要熟知常用电动机在机床电器和电路中的用途、功能;③学生能够对具有典型性的机械设备、电器的控制路线进行连接;④学生具备一定的机电能力,能够对常用机械设备的电路故障进行初步分析,并找到解决的办法;⑤能够设计出比较简单的机床电器控制路线;⑥对直流、变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⑦对磁路、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应用有一定的认识;⑧对继电接触器的控制系统有一定的了解;⑨熟练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运用。以上就是有关《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目的方面改革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合理安排课程,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成自己的理论,为指导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2 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2.1 巧设疑问,带动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教师巧设疑问,故露破绽,反而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去思考。将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熟练掌握。比如在学习单相电动机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三相电动机反转知识的理解,进行这样的设问:“同学们,假如想要使单相电动机成功反转,是不是只要把插头两端在插座上的位置更换一下就可以实现了?”有些同学可能会根据三相电动机的反转方法,认为这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生活实例,比如家用电扇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单相电动机反转的方法。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作为网络技术的产物,是集图、文、声、像等为一体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电动机结构与原理》的相关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不容易掌握。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相机把电动机现场维修要点和常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拍摄或录制下来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和掌握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2.3 重视知识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一般涉及的知识和信息量比较大,单靠课堂学习是不能使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的。因此,为了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情况。要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作业交给学生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电动机结构和原理的理解,而且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2.4 建立网络平台,供学生交流与学习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电机学的教学网站。教授《电动机结构与原理》的教师要定期将相关的学习资料放入网站中,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学习问题,那么,教学网站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供学生交流、学习,使他们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就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仅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把理论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真正学到机电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实验的机会,把学生(五六人)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实验动态,从旁协助,带动学生思考。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实验情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 结束语

为了实现《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的有效改革,机电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本学校、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目的和目标,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光辉.职业学校电动机结构与原理教学改革尝试[J].学周刊(B版),2014(2):48.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