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内容·伦理:新闻图片传播中的视觉建构

2014-07-01冯菊香

新闻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受众建构图像

冯菊香

摘要 进入“后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成为理解和认知社会的一个进路。新闻图片传播更加引发受众的瞩目,重塑了他们的记忆和经验。本文尝试从技术、内容和伦理三个视觉性的维度,分析新华网“一周汇总”新闻图片的生产、传播中建构的视觉文化景观,阐释新闻图片传播实践如何重构日常的社会世界,以及受众在新闻图片信息接受过程中改变自身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视觉建构。

关键字 新闻图片;视觉建构;“一周汇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当代中国文化正在发生新一轮的视觉图像转向,这种转向标志着图像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一起建构着社会,图像与语言文字之间既相冲突又相补充,视觉文化中的文字正在沦为图像的脚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和受制于视觉材料,人们日常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们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建构一个视觉世界,从而形成一种视觉文化,以新闻图片传播为主的视觉文化建构了一种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世界。

一、视觉文化与视觉建构的内涵

视觉是文化的结果,视觉文化成为理解和认知社会的一个进路。所谓视觉文化就是使人们成为其所是的人们的那些事物的一部分。视觉文化的图像转向,从根本上动摇了文字符号长期居主导地位的现实,将公众带入“后读图时代”,图像正成为建构社会世界的新力量。法国学者居伊·德波(Guy Debord)提出现代社会是“景观社会”,指出图像在意义的生产中占支配性地位。德波之后的鲍德里亚又提出“拟像时代”说,即图像与现实不再有关系,图像是自身的纯粹的“拟像”。当代视觉文化不再被看作仅“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个体与民族的信念、价值和欲望也日益通过图像被建构、被折射或被扭曲。电视、网络等已不仅是沟通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而且已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媒介化社会主要是通过视觉建构的、视觉建构着我们的社会世界。视觉性是视觉的社会建构的最基本含义,因为视觉总是转换为视觉性的。视觉文化不仅是视觉的社会建构,更是社会的视觉建构。

学界至今仍未有关于“视觉建构”的统一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周宪认为,社会的视觉建构首先是一种视觉经验的建构,其次是某种视觉素养的建构,最后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所需要的公民性建构。视觉文化凭借其直观、浅白、快捷、刺激等特点迎合了当今受众的消费心理并受到热捧。“视觉化”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依靠视觉“看”社会的过往与将来,这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或者物理运动,我们能“看到”什么,或者说什么能“被看见”,不仅取决于视觉能力,还取决于接受主体头脑中相对固定的价值和意义系统,正是依据这套系统,我们才选择“看”什么、以什么方式来“看”以及如何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从整个社会来讲,通过把日常生活“看”到的视觉经验积累起来,便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氛围,进而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看的行为、图像与机器之间就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或是被动地接受,或是抵抗,或是商谈、妥协和合谋等。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视觉建构是指图片或影像等视觉语言在生产、传播、接受中作用于受众,改变受众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念,这些行为或观念反过来推动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

二、新华网图片频道“一周汇总”的视觉建构例析

国内网站中以新华网图片频道所发的新闻图片最多,新华网也因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深受网民喜爱。“一幅好的新闻图片,就是一条新闻消息;一组好的新闻图片,就是一组好的系列新闻报道。”这可作为对新华网图片频道“一周汇总”的形象概括。下面分别从技术、内容、伦理三个视觉性维度分析新闻图片的生产、传播中建构的视觉文化景观,以及受众在新闻图片信息接受过程中改变自身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视觉建构。

(一)技术层面

当代视觉文化发展与技术跟进密不可分,这与海德格尔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观念(意指借助于技术,世界被视觉化)如出一辙。一般而言,新闻图片的拍摄者试图通过构图、色彩、光线等吸引受众的“眼球”,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信息;新闻图片的受众有一套自己的视觉符号价值评价系统,在这种视觉文化传播过程中能否产生互动,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图片的画面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程度。

1.构图——独特的情境制造力

构图包含了全部的造型元素与手段,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新闻图片的构图是拍摄者根据构思中预想的形象和审美效果,安置和处理被拍摄对象的位置与关系,将个别或局部形象组成整体画面的过程。如“一周汇总”的《傣历泼水节放灯贺新年》(2013年4月13日,图1),图片主体是在澜沧江畔放孔明灯的两人,背景是漫天飞舞着孔明灯的夜空。试想,如果仅是漫天繁星般的孔明灯夜空,第一感觉定使人眼花缭乱,画面不仅单调,而且主次难分;反之,如果画面仅是两人在放孔明灯,背后是攒动的人群,那么这张新闻图片呈现的只是放孔明灯这个事件本身,空间透视感差。拍摄者在处理画面构图时采用仰拍,既将两人放孔明灯的情形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又将漫天的孔明灯夜空作为背景,这种组合使整张图片构建了强烈的空间透视关系,有极强的情境制造力。图片中两人和中间的孔明灯符合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强烈的空间透视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因为对称所产生的呆板和单调感,达到了视觉均衡的效果。从整个图片传达的意义看,夜空中的小孔明灯似点点繁星,代表着希望、期盼与祥和。拍摄者采用仰拍使受众顺着画面中被摄对象的眼神方向将注意力引至后方的大片孔明灯处,这种构图技术弥补了背景易被忽略的不足,让受众在传者的意愿下步步感受图片所建构的主题:浓烈的节日氛围和不同的民俗风情。

2.色彩——无可替代的情境表达力

色彩是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对色彩的爱好是人的一种本能,色彩在新闻图片生产中有无可替代的情境表达力。赫伯特·泽特尔在其《实用媒体美学图像声音运动》中说:“色彩给所有的事物附加了新的维度。”新闻图片的色彩能给受众带来兴奋和愉悦,帮助受众更好地组织和协调环境,受众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色彩判断认知和情感。每一张新闻图片所要表达的情景和氛围,都与色彩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一周汇总”的《冰雪童话世界打开新年新画卷》(2013年1月5日,图2),该新闻图片呈现的冰雪世界的主体灯光主要是黄、绿两种颜色,与后景蓝黑的天空和前景虚化的紫色灯光形成强烈对比,使原本水晶寓般的冰雪世界更加流光溢彩,这种色彩对比属补色对比。如果再将这张照片按照构图拆分,它可分成两部分,陪体——漆黑的夜幕与虚幻的灯光;主体——灯火通明的冰雪大世界,两者形成一明一暗的色度对比。虚幻的灯光主要呈紫色,在各种颜色中,紫色的明度最低,漆黑的夜幕更加降低了色彩的明度。作为主体的冰雪大世界,大面积的黄色灯光将主体点亮后,与绿色灯光构成了邻近色的和谐,银色的栏杆更加提升了主体的明度。这种高饱和度画面使色彩看起来浓而丰富、明艳亮丽,建构出了童话般的社会景观。

3.光线——超强的场景表现力

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不同的光线可以给画面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观感。新闻图片中光线有着超强的场景表现力。拍摄者只有把握好现有的光线,其图片才会更明了地传达信息,才能更好地揭示整个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如“一周汇总”中的《最美上门女婿:妻亡家贫情义在,持家侍“母”十余载》(2012年12月24日,图3),该新闻图片的主体陆理明是广西大新县一位62岁农民,憨厚朴实,作为一名“上门女婿”,他在妻子去世后10多年时间里,独自默默地赡养84岁高龄的岳母,画面内容是陆蹲在墙角炒菜的情形。画面左上方照射来的强光让受众看清他的衣着、姿势和锅中的菜等,这能让受众初步了解陆家的基本情况。再看背景,周围未粉刷的墙体和周边昏暗的光线,与强光照射的画面主体相对比,一明一暗赋予这张照片强烈的场景表现力,突出陆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性格;侧面强光照射把陆的脸部轮廓线条刻画得非常清晰,甚至能看到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记。明暗对比的布光是这幅照片的最大亮点,该图片的色彩、俯角拍摄很好地配合了光线所要表达的意境,图片的色彩虽然低沉,却反衬出主人公的精神可贵,建构了传递正能量的社会效应。

观看模式是视觉文化中“看”的表征,观看模式的第一层次就包括构图、色彩和光线等技术元素。从认识论角度而言,视觉被认为能提供有关对象的“客观”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接受者进行反思,由此形成有关社会世界的认知。图像时代的技术使世界视觉化了,这种视觉化把视觉的优势强化成一种威胁,使整个世界变成了福柯意义上的“全景敞视式的政体”,全景式的“凝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视觉实践模式,将主体一一捕捉于它的网络。今天的视觉经验大都是技术化的,传播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人对视觉性的感知和体验。

(二)内容层面

传播技术无论如何发展,内容依然是视觉文化传播的根本。“后读图时代”视觉信息激增,图像充斥于公众的生活,传媒竞争演变为一场“争夺眼球的战争”,要想在这场“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受众必须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内容具有高效辨别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视觉信息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能力。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深刻领会视觉语言

“看”的诱惑源于“看”所带来的亲身参与感。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不仅极大地刺激人的视觉感官,也大大地改变了视觉语言的流通方式、流通范围和更新速度等,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新华网“一周汇总”采用单幅新闻图片,利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元素传达信息,既顺应受众视觉生理的习惯与愉悦感,又满足现代生活的浏览方式,使受众从情理上取得信赖,并在心理上缩短距离。如《湖北武汉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引发大火致苯泄漏》的新闻图片(2013年4月13日,图4),拍摄者以快捷、鲜明的方式将其呈现给受众,其视觉冲击力使受众再次感受当时震慑人心的爆炸场面,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2.积极理解视觉对社会认知的建构

如果说受众天生具有“看”的生理功能,那么受众头脑中固有的价值系统就表明“会看”,视觉也因此有了社会建构性,因为我们的视觉行为和理解充满了复杂的社会影响,视觉总是转换为视觉性,并呈现出生理性之外的社会特性。“一周汇总”新闻图片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受众通过新闻图片了解事件本身,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进而建构对社会的认知。如《特战勇士显身手》(2013年4月13日,图5),特战队员进行索降训练从高空沿滑索滑下的情景,图片中特种部队战士潇洒飘逸的动作体现出特种部队高超的反恐作战能力,更多体现了我军防御能力以及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建构出整个社会的民族自豪感。

3.明晰视觉文化冲突与交融

视觉语言流通方式的改变增大了受众接受的信息量,拓宽了范围,受众通过这些信息建构对社会的认知,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文化行为或价值观念。如“一周看点”的《主持人吮吸女嘉宾母乳盘点无底线重口味电视节目》(2013年5月25日,图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荷兰一位主持人在2013年5月18日晚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中,直接从一位女嘉宾吮吸母乳,瞬间震惊全场,挑战了传统的伦理底线。鉴于中西不同传播体制和环境下的文化冲突,此类新闻图片仅是一种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噱头,新华网用马赛克处理了这组重口味的新闻图片,是为了避免视觉冒犯或视觉不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视觉文化交流产生价值观与受众脑海中的既有观念相冲突是常有之事,从长远的眼光看,这些视觉文化碰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传统观念,因此,要明晰视觉文化冲突与交融对社会建构产生的消极影响。

(三)伦理层面

当下视觉文化中的娱乐诉求,使影像演变为争夺受众“注意力”的利器,造成了图像传播中不同话语间的角力,这种诉求不仅与政治相关,也与伦理相纠缠,是否触碰伦理底线或打“擦边球”是对视觉文化传播中的伦理考量。从伦理角度而言,视觉经验是把认知主体从对接受对象的占有或依附状态中引向纯理智的静观,引向德行的实践,它可以在对接受对象的距离性沉思中净化人的灵魂,被认为是一种不会引致欲望放纵的经验。因为视觉是理想的也是惟一的“距离性感官”,它的优势存于它不需要认知者与对象之间的接近。当“图片领着新闻走”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纳,新闻图片开始在传播领域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1.应努力克服视觉文化发展与视觉体制不同步

“后读图时代”信息爆炸式地涌现,新闻图片传播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急速发展,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引人关注。正如彻特罗姆所言,“新闻的草率和浅薄,正在腐蚀着阅读它的人们的思想,损害人们持续地思索和专心致志的精神力量,降低人们的欣赏情趣……这种读物只会使人心变得冷酷,使良心失去敏锐的感觉,以至于不再感受到痛苦。”视觉文化传播诱致的消极作用必须正视。在新闻图片的拍摄中,追求吸引眼球的“决定性瞬间”,忽视被拍摄者的肖像权、隐私权,对新闻事件中的弱势群体表现冷漠。如汶川地震时媒体刊登的那些惨不忍睹的孩子尸骸照片;报导杨某的妻子遭联防队员强奸案时,夫妇俩的照片毫无尊严地被曝光于公众面前……无论是视频还是图片,受众都能看见被拍摄者极力阻挡镜头的画面(图片略)。新闻图片是“双刃剑”,既能将受众带入“现场”,激起人的情感,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同时也能给当事人带来痛苦和难堪。视觉文化的发展和视觉体制不同步,会产生很多伦理冲突,由此建构了不同的社会认知。

2.需提高受众与媒体的视觉素养

视觉体制不健全背景下的视觉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受众,批判地、直观地思考图像的能力,以及运用图像进行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必备的能力,即受众的视觉素养。无论传者、受众还是媒体都需要提高视觉素养,海量信息和视觉冲击力是媒体对视觉素养的一种片面化理解。在新闻图片传播中,通过娱乐化、贩卖悲伤和渲染血腥来吸引受众眼球的方式屡见不鲜。媒体不应过多刊播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并非所有悲伤情绪都要依照事件本身的暴力或者血腥来体现。“一周汇总”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如2012年12月14日美国恶性校园枪击案发生时,“一周汇总”没有直接采用血腥场面的照片,而是采用了《美国官方降半旗悼念枪击案遇难者》(图6)和《美国民众在白宫外悼念枪击案遇难者并呼吁控制枪支》(图7)两幅新闻图片,这并非人性冷漠,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它的内容应当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建构符合伦理规范的社会世界。

“对灾难性的图片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心理学上的同情因素,当人们考虑自身处于这样的境况时,显然不情愿别人再记录、传播、放大自己的悲伤情绪。”“一周汇总”正是抓住了受众的心理,没有“直击现场”,采用委婉的处理方式,淡化了枪击案事件的悲剧化色彩,这对培养受众的视觉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一周汇总”对此类新闻图片的处理可以给其他媒介提供有益的借鉴。

图像的视觉建构有着不同于语言的特殊性。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视觉图像具有其它感官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视觉文化正在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视觉图像感性的特点,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如今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视觉文化研究,对视觉文化多有褒奖,我们需要从视觉文化传播的社会建构中反思这种热情。

参考文献

[1]殷宝媛.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第1页.

[2](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7页.

[3][7][10]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J].文艺研究,2006(01).

[4]刘晋晋.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J].美术观察,2011(11).

[5]周宪.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J].文艺研究,2012(10).

[6]柯全新闻图片:报纸不可忽视的一翼[J]传媒观察,1995(2).

[8]王蕾.报纸新闻图片的传播优势及其运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9(2).

[9](美)赫伯特·泽特尔.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关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7.

[11](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黄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12]张丹.新闻图片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

[13]金元浦.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J].学术月刊,2007(05).

猜你喜欢

受众建构图像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A、B两点漂流记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