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冕与祛魅:“曼德拉逝世”媒体报道解读

2014-07-01常江杨奇光

新闻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曼德拉南非

常江 杨奇光

从2013年6月曼德拉病重的消息传出,到12月曼德拉逝世,国内外,重要媒体始终对这位南非前总统保持高度关注。在对曼德拉逝世一事的报道中,中外媒体在“纪念”曼德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纪念与止于纪念”的讨论。

据中新网报道,南非总统祖马于当地时间12月5日深夜证实:南非国父、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岁。5日后,曼德拉的追悼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索韦托体育场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等上台致辞,向曼德拉致敬。英国《卫报》称,这可能是现代历史上聚集权力人物最多的场合之一。

以BBC为代表的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进行了大规模报道,而此番报道却招致1350份投诉信,观众抱怨BBC对曼德拉逝世过度报道。除BBC外,国外的纸媒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可谓不遗余力。

将目光转向国内,微博网友“传媒老王”在整理了12月7日国内各地报纸头版后发现,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几乎遍布各报头版。此外,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专题也对曼德拉逝世进行了充分报道。

一时间,曼德拉逝世的报道铺天盖地。同时,关于媒体的报道是否过度、对曼德拉的功过评价是否公正,以及国内媒体的报道是否符合国家立场等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媒体对曼德拉的报道有过度之嫌。

本期热点访谈以全球媒体“曼德拉逝世”报道为例,深入讨论媒体如何把握重要人物逝世的报道方式的问题。本期的四位访谈对象是:

钟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吴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张鸥 中央电视台欧洲中心站资深记者

常江:曼德拉去世后,国外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在英国,老牌媒体BBC却收到了1350份投诉,许多观众抱怨BBC过度报道曼德拉,打断了情景喜剧的正常播出,同时也减少了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报道。您认为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逝世,应当如何报道才算“适度”?

【背景资料】

英国许多观众抱怨BBC过度强调曼德拉之死,打断了情景喜剧《布朗夫人的儿子们》的播出,同时也减少了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报道。BBC则辩护称,国内外观众对曼德拉去世都很感兴趣,全世界新闻媒体都在对此大加报道。

在接到观众投诉后,BBC一名女发言人表示,他们会继续报道其他重要新闻。她说:“曼德拉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领导人,在全世界都拥有巨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他的去世引发英国和全世界观众的关注。我们知道人们关注BBC的突发新闻权威报道,我们将继续报道曼德拉去世的世界反应、回顾其遗产分配以及葬礼准备等情况。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其他重要新闻。”(国际在线)BBC新闻时事总监詹姆斯·哈丁(Janles Harding)指出曼德拉是一位“非凡的重要人物”,同时又表示:“如果有观众感到我们没有全面报道天气灾害,我表示道歉。”

钟新:曼德拉在南非国内的“国父”地位及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定了他的逝世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国际事件,而世界首脑云集南非参加追悼会本身也是重大国际事件,这决定了南非国内外媒体都会高度关注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并借此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总结曼德拉时代和后曼德拉时代的南非和世界。媒体在一个时间段里大幅度报道相关新闻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必须。

“适度”问题因媒体而异。对于南非国内媒体而言,“国父”逝世是国丧,无论怎样多的报道量可能都不会过度。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或者希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媒体而言,曼德拉逝世这样的重大国际报道是媒体展示报道实力、发挥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因此,国际主流媒体除了充分翔实报道主要消息外,还会各显其能推出一些独家特色报道。对于其他国家无意或无力前往现场报道或购买通讯社报道的中小媒体而言,报道量可能就是几条主要转发的消息。

尽管报道量因媒体的定位、目标、实力、报道意愿等因素而异,但有两点应该是共同的考虑因素:1.同一时间其他新闻的重要程度。如果发生重大的国内或者国际天灾人祸,危及较大范围的生命、财产安全,媒体需要投入足够的报道配合防灾减灾、开展危机传播,践行社会责任,那么,即便是曼德拉这样的重要政治人物逝世的新闻也应适当让步。如果媒体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足够的信息发布平台、可以给受众提供足够多的信息选择,同时同等重视两个重大事件的报道也未尝不可:正如BBC的有关人员说,如果发生重大天气事件他们也会及时报道。如果BBC因为减少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的跟踪报道而导致更大的或不该发生的灾害损失、影响防灾减灾,那么,BBC应该遭受质疑。2.本媒体受众的承受力。媒体报道的重要动力在于赢得受众注意力、产生影响力,但如果受众严重抱怨媒体报道,媒体吸引注意力的努力可能会适得其反。BBC大量报道曼德拉去世即便没有影响恶劣天气情况跟踪,没有影响防灾减灾,也需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并视情况做出调整。

BBC中断情景喜剧的正常播出,可能是为了临时插播曼德拉去世的新闻,或者认为在令世界尊敬的重要人物逝世的悲伤时刻播出喜剧不太合时宜,这两种情况都是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如果BBC或者英国人觉得曼德拉逝世是个距离较远的外国新闻,不应该影响本国公众的正常生活,那么,可以在暂时中断插播重要突发新闻后继续正常播出,或者移出非重要频道、非重要时段继续播出。

吴非:曼德拉去世基本处于美国和欧盟处于经济危机的尾声阶段,这样使得曼德拉过去的事迹变成西方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解读的状态。曼德拉一生大约有三项事迹:反对宗族隔离、强化私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国有企业控管性、理性和可解决问题的政治制度。

自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内部的民众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表示出相当的怀疑,因为很多的民众认为现在国家的危机是一些国家的寡头利用其政治制度的弱点,发动了金融危机,而导致国家的资产大量流失,其中的重要表现是,属于国民共同资源的银行业,为了挽救金融业的问题,而向其大量注资,这样使得尽管金融业面临巨大危机,但最近几年其企业年终奖和CEO的工资还屡创新高,美国和欧洲民众的心理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状态的。

曼德拉是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政治犯,也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这对于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讲,当经济发展遇到问题时,需要在政治和人权问题上找到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其先进性,这样对于曼德拉的报道频繁度增加是可以理解的。

在曼德拉出任总统之前,南非在世界上有两大名声:一是臭名昭著的白人种族主义统治,另一个是经济高速发展,成为整个非洲唯一发达的国家。当曼德拉释放出来后,南非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长时间停滞,此时,曼德拉到底是要企业国有化还是改变国家政治制度被摆上台面。当时曼德拉采用的是全部进行微调的政策,就是企业国有化减缓进行,但增进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一些可能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让一些企业去做,另外,在废除宗族隔离之后,让南非黑人逐渐适应比较理性的政治制度,这样使得南非的黑人不迷信选举,让选举不成为解决一切政治问题的万灵丹。

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党(AfricanNational Congress,简称:非国大)内部对于如何引导国家前进和应对挑战看法不一。一些非国大领导人继续支持曼德拉所追求的无种族歧视的社会。曼德拉因提出这一愿景于1994年成为南非总统。还有一些非国大领导人则希望建立一个偏向那些过去为弱势群体即有色人种的社会。

南非的经济发展成绩和目前遇到的困难不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权和宗族和解基本上是西方媒体报道的主线。

刘海龙:“适度”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谁在做判断。我认为之所以存在上述报怨,恰好说明我们仍未完全走出大众媒体的时代,大众媒体仍具有强大的渗透能力。报怨者是还接触大众媒体的人或借大众媒体说事的人。新媒体的使用者,通常更年轻或占有社会资源更多,已经能够通过管理自己的信息渠道避免与其兴趣不一致的信息。而那抱怨者要么是把大众媒体当作主要信息源的人(比如通过电视观看情境喜剧的人)或媒介素养较低者,要么就是精英所揣测的大众的反应(通常具有传播理论中所说的“第三人效应”)。而反讽的是,前一类人反而可能对这类政治新闻不感兴趣,所以才有这类抱怨。当然,也可以把上述报怨放到冷战之后“去政治化”的语境中讨论,但是对于提问中所说的具体现象,可能有些过度阐释。

张鸥:很难说,播多长,刊发多大版面才算“适度”,因为不论报纸还是电视,受众的口味也是截然相异的。

英国观众投诉对曼德拉的报道过多,一点也不奇怪,英国是著名的新闻孤岛,虽然BBC国际频道24小时滚动的都是国际新闻,但英国本土观众根本看不到这个频道,他们看到的是国内的新闻频道,这个频道总是以英国本土报道为绝对主打的。绝大多数英国本土观众更关注议会争论,胜过国外的突发新闻。

我认为去世当日前后及葬礼前后,可以做专题报道,但至少不必天天头条。

常江:除了BBC被观众投诉过度报道外,我国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被指出存在过度报道的问题,但也有人表示,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来说,我国媒体投入大量时段和篇幅进行报道是应当的。总体上,您对中国媒体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作何评价?

【背景资料】

对于国内媒体报道曼德拉逝世进行较早评论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维佳,她发表了题为《曼德拉暴露中国媒体的糊涂范》的文章。文章指出,某大媒体的主播用慢速悲伤的语调宣布这一消息,原本只有几十分钟的新闻栏目,足足用了半个钟头来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整个节目不断强调这位世纪老人为自由平等,特别是种族和解而做出的奋斗。随后,屏幕底端出现了令人震撼的标题:“全球公民典范!”伴着香港歌手专门献唱的《光辉岁月》,镜头中再次不断展现曼德拉一生的辉煌瞬间,尤其强调他与原白人统治者和解,以非暴力方式结束种族隔离的伟大历史功绩。

除了国内的电视节目外,报纸媒体也不甘示弱,持续对这一新闻进行发力。

全国绝大多数晚报、都市报均在封面报道曼德拉去世的消息,香港乐队BEYOND《光辉岁月》的歌词成为报道佐料,包括《重庆晚报》、《新民晚报》、《华商报》等在内的报纸将这首歌的歌词加工处理以大标题或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在报道当中。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专题也集中发力,主流门户网站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策划制作了专题报道。新华网的专题名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专题内容由滚动播报、各方反应、分析评论、视频、图片等版块组成。网易及凤凰网的专题报道也推出了。

钟新:“适度”是个相对的概念。中国媒体报道曼德拉逝世的“适度”问题可以遵循我前一题阐述的基本原则。如果这个时间中国国内没有什么重大新闻尤其是重大的自然或者人为危机事件,各媒体更充分报道曼德拉逝世相关新闻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围绕曼德拉的报道素材很多,可以延伸的话题也很多。如果媒体的大量报道引发中国公众的普遍抱怨,那就需要调整。“公知”们以批判的精神质疑中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量,媒体也需要倾听。“倾听”各方对报道的反馈并做出必要的反应、适时的调整才能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

12月7日,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几乎遍布国内各地报纸头版。这可以理解为媒体对曼德拉逝世报道重要性的共识,也可能被解读为中国媒体跟风或者集体消费曼德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媒体有足够多的素材、足够多的报道角度做专题、专版,这是“铺天盖地”报道的信息资源基础。

不过,如果各家报道都大同小异,受众可获得的信息空间全部被同样的信息占领,受众可能真的很快会感受到信息疲劳、审美疲劳,而放弃寻找和阅读相关信息,媒体吸引注意力的努力也可能事倍功半。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是一场新闻战,媒体取胜的关键应当包含独特的报道角度、创造性的信息整合、独家的发现、有效的传播平台投放等。当前最流行的微信传播渠道非常能体现公众的自主选择与分享取向。笔者的印象是,关于曼德拉的信息在那段时间有一些,但总体感觉朋友圈、各微群相互分享的信息仍然是多样的。对很多以社交媒体平台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人来说,传统媒体平台的“铺天盖地”可能对他们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信息干扰。

笔者认为,对曼德拉的报道无疑不能是“宣传”式的,不能只讲贡献、过度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更理性、全面地回顾曼德拉的传奇人生对南非和世界的影响,因此,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量不仅与其贡献有关,更与其影响有关。如果中国媒体希望参与世界媒体市场的竞争,“曼德拉对中国并不那么友好”应该不是中国主流媒体的主要考量因素。中国主流媒体应当站在全球的角度权衡曼德拉对南非、对中国、对世界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并报道之。只报道正面贡献或者以正面贡献决定是否报道,实际上还是传统的宣传思维。报道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为正面贡献而且更应体现在影响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某一天与中国较量很多年、影响两国关系起起落落很多年的重要人物离世了,中国媒体也应当报道。中国媒体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被西方媒体忽悠”是对的,但不应成为影响报道量的决定因素。

吴非:中国媒体在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和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中国媒体比较倾向于曼德拉早期和西方国家的斗争,在早期的民族、种族不平等的状态下,曼德拉代表着和平和不合作运动,并且他对于国家资源的开发比较倾向于国有和社会公平与正义,对于这些西方国家几乎完全不重视。

中国作为现在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国家,如何和西方国家相处成为主要的问题,在曼德拉的斗争经验中可以看出,和西方国家的相处与斗争必须要长时间、和平与理性。

美国高盛集团今年11月初发布了名为《20年的自由》的南非经济调研报告,显示在消除种族隔离后的20年间(1994年至今),南非在宏观经济和财政等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在1994至2007年,南非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平均经济增速为3.6%,平均通胀率为6.3%,而1980至1994年间的通胀率达到14%,经济增速不到1.5%。南非国内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360亿美元增至如今的4000亿美元。在1994年,南非的外汇储备只有30亿美元,到2011年时,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南非在转型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问题,其中解决的办法还是曼德拉所主张的缓慢的经济和政治结构改革,而改革的方法则是注重国家机构的效率,而且注重培养下一代官僚的管理能力,对此,在2009年之前任南非财政部长长达13年、目前仍在总统祖马内阁任规划部长的曼纽尔(TrevorManuel)于2012年12月退出了非国大的决策机构,为更年轻的一代领导人让路。

刘海龙:媒体投入多少篇幅,和成本产出管理有关系。当然,这里的成本和产出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政治的。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一直处于弱势。要么受制于意识形态,媒体不敢擅自摆脱国家的报道口径;要么受制于能力,多数媒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驻外记者,即使有,也被各种政治纪律约束得无法形成独立报道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国际报道专业性较弱,很难独立发声。

曼德拉逝世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安全(中国有民族问题却没有明确的种族问题)、资料又比较丰富的题目,再加之曼德拉的知名度又高,媒体没有理由不投入大篇幅进行报道。

然而正是由于意识形态和能力上的限制,总体上中国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是比较平面的、维度单一,内容重复。而且由于不少媒体从业人员本身在国际政治方面就缺乏深入研究,甚至一些媒体竟会将曼德拉变成励志心灵鸡汤的作料,出现“曼德拉的完美秘诀”之类的题目,借曼德拉探讨成功学。这样的报道倾向使得曼德拉变成了一个去语境化的“成功人士”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这些报道中暴露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历史教育中灌输粗鄙历史观的一个结果,传受双方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场“革命”或一个“英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所以问题不在于报道过度,而在于报道缺乏深度。陈词滥调的简单重复当然容易让人觉得不能忍受。

张鸥: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度的,不像西方媒体,比如12月11日官方追悼会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只在一个时段内做了连线直播,而BBC新闻频道当日完整直播了追悼会,在现场直播采访了从布莱尔到布朗到卡梅伦三任首相。完全不播出其他新闻。

常江:在报道过程中,国内主要媒体对曼德拉的评价呈现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倾向。有人因此指出这种做法遮盖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存在许多问题,媒体报道应为曼德拉“祛魅”。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背景资料】

新华国际在2010年曾刊发李鸿文的文章《永远的曼德拉,是世界的曼德拉》,来表达对曼德拉和自由的仰慕之情。李鸿文认为南非所拥有的是一种少有禁止的“消极自由”,也许“新南非”还有许多不足,艾滋病、犯罪率、贫富差距以及私家宅院的铁丝网,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国度,但她的宝贵之处在于新生,在于自由——一这是一种很少有“禁止”的消极自由,你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但你必须对你的选择负责。

王维佳谈到,1961年,正是因为不同意非国大的“非暴力原则”,曼德拉与一群非国大成员自行组织了一个名为“民族之矛”的独立军事组织,并亲自担任主席。在当地共产党的配合下,“民族之矛”对约翰内斯堡等地的市政厅发动武装破坏行动。正在曼德拉准备进一步在全国开展游击战的时候,他不幸被警察抓获,由此才结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然而,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几乎都很难找到这段关键的历史。曼德拉并不是因为参与“不服从运动”这样的非暴力抵抗而入狱,而是因为发动暴力袭击才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却被宣传“非暴力和解”的媒体“无意识”地掩盖。

微博网友“@坐看评论”表示,纪念曼德拉正在世界范围内演变成一场争夺道德制高点的政治秀,各方争相述说自己在文化、制度、意识形态上与曼德拉的亲缘性,拉曼德拉站队以增强自己的道德合法性。曼德拉的历史功绩就是反对种族隔离,对他的过度消费既无益于他的伟大,也无助于解决种族平权以后、民主以后该怎么办的现实挑战。

钟新:同意也不同意。同意的是,对于重要人物只有“一边倒”的赞美倾向可能再次陷入传统的宣传思维,只有赞美难以做出理性、多视角的分析,这是对整体报道而言。不同意的是,就具体单篇报道而言,只有赞美对于纪念一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并不过分。民族冲突与和解是世界难题,也是广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曼德拉经过多年努力以非暴力手段化解了南非的种族积怨,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种族冲突与和解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这是他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值得赞扬。无论多么伟大的一个人物都不可能解决一个国家存在的所有问题,“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存在许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一概归于曼德拉。如果是因为曼德拉的错误决策或者不作为导致的问题,可以视为曼德拉的“过”,其他长期积累的、一时难以解决、经过曼德拉努力还存在、需要世代继续努力的问题只能归为后代需要继承的曼德拉的事业。

赞扬曼德拉不等于要神化曼德拉。对于曼德拉的历史地位评价,既可以包含基本地位评价即有相当国际共识的评价,又可以有每个国家、每个国家首脑、每个专家、每家媒体、每个人自己的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表达个性化认知,不必追求一律,但基于曼德拉实际作为的国际基本共识需要媒体深入研究、把握基调,这也是媒体专业性的体现。笔者相信,高度严谨的《人民日报》在《“太阳永远不会停止照耀”——南非人民深切悼念前总统曼德拉》的文章中,将曼德拉誉为“南非著名反种族主义斗士,和平、民主新南非的缔造者”是经过严格考证的。

笔者同意媒体当更全面客观地回顾曼德拉的一生,尤其是重要的历史阶段和转折点。中国媒体没有回顾年轻时代曼德拉的这段历史,可能有几个原因:媒体记者编辑对曼德拉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发现这段历史;或者,知道有这段历史但故意隐去了,想呈现一个完美无瑕的曼德拉。其实,如果将这段历史解读为年轻曼德拉的求索是完全可以作为真实曼德拉的一部分的。媒体如果能发现这段历史及其真实的形成原因,例如曼德拉自己的解释说明,就更好了。

吴非:曼德拉是一个经济实用主义者,因此他拒绝了非国大的国有化政策。正因为此,南非的投资评级从BB升至BBB等级,成为投资等级国家。

南非经济近年来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离不开曼德拉的历史功绩。在曼德拉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的近二十年来,南非已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并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南非实际人均GDP从1995年的4300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近6000美元,增幅为40%。开普敦大学穆雷·雷布瑞特的一项数据显示,南非白人的平均收入在1993至2008年间增长63%,而南非黑人的收入增长了93%。

刘海龙:从应然的角度,媒体应该批判性地对待自己的报道对象,尽可能反映其各个侧面。对曼德拉的报道当然应该全面总结他的功过是非。

对于有勇气展现曼德拉“另一面”的媒体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掌声。但是从实然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媒体在这个时候可能没有动力和能力去这么做。同时这里还存在情与理的冲突。“为死者讳”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党报宣传中典型人物报道的惯性,中国的媒体并不习惯于在盖棺论定的时候过分追究逝者的缺陷。

新闻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人物报道的角度和细节的选择肯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主张“神化”还是“祛魅”,背后都有价值底牌。讨论是否应该为曼德拉“祛魅”,最终讨论的是媒体的价值诉求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新闻业务层面的问题。在中国的知识界,价值观上的分歧十分巨大。在整个社会缺乏价值共识的情况下,对媒体要求过高,超出了现实条件,有些强人所难。可以提出批评争鸣,引起思考,但不必强求。我对媒体的要求比较消极,只要能做到不说谎、不迎合权力就已经不错了,因为留给他们选择的空间实在有限。

张鸥:国内报道我读的不多,但看了一些媒介评论,感觉略有这方面的问题,把他过于神化了,本人也被派遣前往南非,在实地接触了解了当地现状后,做了记者观察,题目就是《种族隔离不再社会鸿沟犹存》。

常江:有学者指出国内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缺乏中国的国家立场,一味赞颂曼德拉为“自由”、“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其实是不自觉地参与了欧美主导的全球政治宣传。对此您如何看?

【背景资料】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病逝成为世界范围内部分报纸和杂志的“头条新闻人物”。通过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对曼德拉本人进行了解读。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头版风格代表了绝大多数国外平面媒体的报道风格,其头版为黑白色的曼德拉老年时期的照片。《纽约客》杂志的头版刊登了一张曼德拉高举右手的黑白照片,所展现的是青壮年时期的曼德拉形象。比利时《标准报》封面所呈现的是曼德拉用拳头抵住额头、双眼望向上方的形象。爱尔兰《独立报》选择了曼德拉老年时期的照片,封面标题为逝去的偶像(Deathof an icon)。而南非本地报纸《索韦托人报》的封面选取了曼德拉向人群挥手致意的照片,标题为“GOODBYE TATA"。

在众多外媒的封面报道中,《自由荷兰报》的封面处理颇有意味。该报采取了抽象化处理,封面图片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从整体来看,是半张曼德拉苍老的脸,说苍老是因为图片中的曼德拉眼角下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下掉的眼角其实是一只衔着树枝的小鸟,而树枝又恰巧构成了曼德拉鼻子的轮廓,其寓意不言自明。

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高度关注被部分学者解读为一场全球范围的政治传播。“新闻界对一个政治人物去世的报道,从不会是简单地臧否个人,更是在传达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媒体立场”,王维佳在撰文中指出,即使我们真的将“和解政治”当作一场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曾经的国际支援行动也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而在中国很多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这个起码的“国家立场”。

钟新:曼德拉是位世界级的政治人物,对他盖棺定论的回顾总结性报道肯定离不开政治议题。各国首脑等政治人物借悼念之机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无疑是明智的时宜之举。各国媒体报道各方反应、主动设置相关议题讨论也是顺理成章。中国政治领袖、专家学者、媒体、公众也可借助全球大讨论的时机参与相关议题讨论,主动设置中国议题,一方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在政治领域的价值观,一方面培育国民的政治参与能力,逐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在今天仍然“西强我弱”的媒体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媒体的信息获取能力、报道深度广度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媒体借鉴,而世界主流媒体往往也是中国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中国媒体不能简单做西方媒体的传声筒,而应在提供事实报道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议题框架、传播中国各方面的声音,这就需要中国的相关方面、相关人物有接受媒体采访、向世界表达中国观点、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的意愿和能力。传播中国声音、表达国家立场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行动。

猜你喜欢

曼德拉南非
百年曼德拉(大家拍世界)
南非出兵平息排外骚乱
南非经济17年来首度衰退
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下)
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上)
南非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