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与保护探讨

2014-06-30郑颖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蒙古族保护传承

郑颖莉

摘 要: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但是由于地域战争、种族融合、游牧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蒙古族服饰文化正在不断流失、湮灭,通过对蒙古族服饰特点的阐述,提出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明确传承与保护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措施。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211-02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以蒙古族传统精神为内涵,以传统审美思想为支撑,是蒙古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一、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蒙古袍下摆开衩或不开衩,镶有滚边,有领,右衽,系彩色粗长腰带,腰带可以防止冷风进入或骑马时保证腰肋骨稳重垂直,男子腰带上常挂有小刀、鼻烟壶等。蒙古袍在骑马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夜晚还能当被子盖。蒙古族男子头戴“风雪帽”,帽子顶部呈现雁尾式,可减少风的阻力,还有圆顶宽檐帽、三耳帽、圆帽、毡帽等。女子布巾缠头。脚穿船形月牙立筒靴,骑马伸蹬十分方便,在草原上徒步行走时阻力小,即使长时间骑马,小腿肚也不易被马蹬擦伤。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历史悠久,具有多源民族元素和特征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记载,称“蒙兀室韦”。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结束长期纷争的局面,建立起大蒙古汗国,“蒙古”遂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因此,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服饰受到古代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服饰的影响,具有多源民族元素。如匈奴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男子服饰为两边开叉长袍,系腰带,袖口收紧于腕部,皮制短靴,宽大的裤子,弓箭袋系于腰带上,后演变为蒙古族男装的装饰品鼻烟壶和火镰带。女装为右衽长袍,袖口呈弧状,衣袖边缘绣动物图案,后影响了蒙古族女子服饰的形制和刺绣工艺。匈奴妇女多梳牛角形高髻,再用镶嵌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金银饰物固定头发,该装饰品后演变为蒙古族头饰的主要饰物。

(二)蒙古族服饰的部落格局化、多样化

清代建立新的盟、旗制度,施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甚至主张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这促进了蒙古部落服饰的形成和定型。最终形成了巴尔虎、布里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察哈尔、土默特、杜尔伯特、乌拉特、鄂尔多斯、土尔扈特、阿拉善等部落服饰格局,展现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例如,乌拉特部蒙古族穿的长袍有开衩式和不开衩式两种,开衩式袍子多为贴身,而不开衩袍子则宽松肥大。男子长袍多以深蓝、深棕、青色布帛为面料,其腰带多为橘黄、浅绿、紫红色绸缎。头戴风雪帽,脚穿皮靴、布靴,腰带上挂火镰、搭链、烟袋、烟荷包。姑娘穿戴讲究华丽,一般头罩粉色绸缎头巾、身穿花缎长袍,腰系与长袍有对比色彩的绸缎腰带,外套无开衩短坎肩,脚穿大绒布靴子。而阿拉善蒙古族服饰以素为美。色彩以青、蓝、紫为主,长袍瘦而长,镶边装饰素淡而典雅。

(三)蒙古族服饰的配饰端庄华贵,美轮美奂

蒙古族服饰极其讲究配饰,表达了游牧文化的基本审美尺度和标准。配饰大致可以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在选材上有金银、珍珠、银米珠、珊瑚、玛瑙、松石、碧玺、琉璃等材质。头饰在制作上以串珠为主,大多以网状下垂坠子并配珊瑚、松石等滴水珠。从头饰上可以看出蒙古族女子是否婚配,财富与资产的携带情况等。例如布里亚特未婚女子喜欢把头发梳成数条辫子,散垂于背后和两侧,也喜欢戴用珊瑚、琥珀、珍珠串成的额带,额带两侧垂下用紅 珠子、银链子和银圈串起来的长链子;已婚妇女梳两个辫子垂于胸前并放进布“图勒木”(是一种细长的黑布袋子,一般用绸缎做)里,“图勒木”下边用红珠子和银链子连起来,长度过腰。再用“推卜”(象答子,上用红珠子装饰)固定,用金银链子把“推卜”在头后面相连。

二、蒙古族服饰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文明的强烈冲击,传承环境的改变,蒙古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和草原自然环境是蒙古族服饰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草原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由原来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使蒙古族服饰失去了传承的自然环境。

(二)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技术濒临失传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过程中,蒙古族服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庭亲缘传承、师徒授艺传承和社会民俗活动传承。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诸如剪裁工艺、缝纫工艺、镶边工艺以及刺绣工艺等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传统制作工艺正呈现出衰落态势,有些工艺甚至已经消失。

(三)蒙古族服饰实用功能降低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适应游牧经济生活和不断迁徙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蒙古族服饰,其使用价值逐渐降低。伴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便利化,大量外出经商、求学、打工的蒙古族带来了新的文化生活信息,简便、时尚的现代服饰对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造型上现代服饰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蒙古族服饰。

三、蒙古族服饰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携载着蒙古族风俗、礼仪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因此要加强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继承和保护机制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条例,各级管理部门应结合地域特点和蒙古族服饰的现状,制定具体的传承和保护方法。

把蒙古族服饰的开发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创办蒙古族服饰民俗文化馆,发挥文化馆宣传、展览、展示、表演的优势,展示蒙古族服饰的传统工艺,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积极组建研究机构,加大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例如开展“草原书屋”出版工程,推出蒙古族服饰文化精品图书系列,带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广泛传承。可以定期举办蒙古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推动蒙古族服饰的弘扬与发展。

另外,把蒙古族服饰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着重开发以蒙古族服饰文化为主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工艺品,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的服饰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保护服饰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要对蒙古族服飾文化进行保护,就必须保护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蒙古族服饰的美在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与蒙古族的草原文化、游牧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所以要采取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三)保护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技术

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是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掌握、承载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技能的多为中老年民间艺人,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要保护服饰文化传承人,首先,要建立传承人档案,建立联络制度,跟踪调查,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其次,要对现有的掌握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的民间艺人进行认证,可以建立“蒙古族服饰制作协会”,让传承人能够彼此交流切磋。最后,尤其要注意留存原始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抓紧搜集、记录、整理服饰制作工艺技术。

(四)保持蒙古族服饰“原生态”的同时不断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弘扬蒙古族民族服饰文化的根本,在开发蒙古族服饰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继承服饰中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和服装设计师在广泛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服饰改革,设计出吸取更多新元素的蒙古族服饰。

同时,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在保护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 乌云巴图,葛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38.

[2] 孙萨茹拉.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3] 王尚楠.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地区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9.

[4] 格日勒图.游牧文化视野中的蒙古族服饰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

[5]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7.

[责任编辑 王晓燕]

猜你喜欢

蒙古族保护传承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