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关爱行动随处可见

2014-06-30李等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缺席关爱

李等荣

【摘 要】去年10月18日,我校召开了家长会。张娟娟老师的女儿朱伊凡因自己的家长没有及时参加家长会而激发了内心的感慨,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关爱不能缺席”。10月24张娟娟老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无意间发现了自己女儿写的文章,随后在教师中传开。这像一声炸雷,震撼在校园的上空,也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怎样来关爱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现在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老师怎样关爱学生,家长怎样关爱子女?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沉思。

【关键词】关爱;不能“缺席”

首先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我们大人都爱听好话,何况小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们听到老师表扬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很高兴,而且想把要做的事做得更好更出色。因此,当一个好老师,要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懂得学生也存在一种虚荣心,喜欢别人夸他。特别是当学生做错事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要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学生得到一种关爱,得到一种信心。只要我们善于夸赞,孩子身上的特长、聪明才智才会尽情的发挥。

我们所说的“关爱”,就是说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呵护。当了这二十年多的教师,我平时根本不过问学生,认为和学生谈话就丧失了做老师的尊严。其实,我错了。当老师本身学生就害怕,加之有时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学生两下子。这样,学生就成了惊弓之鸟。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让我给从小就抹杀了。而现在,以人为本,强调生本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牵涉到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进行多年的努力。而有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切,甚至是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我们作为老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关爱学生,要 “以学生为本”。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阵地。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让学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从而尊重生命。

关爱学生,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基本态度,也是师德的基本水准。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所学,还应该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关注学生之所思、所想。如果我们做到了尊重学生,我们就能实现与学生融洽的沟通,我们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顺利地得以实现。教师是培养这些人才的主力军,责任重大,重于泰山。

一个班里总有些学困生、孤儿、单亲和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的就是母爱,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如果我们教师不去关爱他们,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使他们陷入恨的泥潭,恨自己生不逢时,恨老师没有良知,恨学生不和他玩,进而恨社会不关爱他们,最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要有意安排他们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课堂上以简单问题有意多提问他们,有意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们,让他们帮老师学生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让他们觉得这个班集体需要他们,老师和学生都爱他们,从而对自己有信心。

其次家庭也要关爱学生。学生大多时间是在家里,父母是他们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家长要自动和自己的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时常过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看看他们的作业,向自己的孩子提一些新鲜的问题。问问他们班里的情况,问问班里的最近都发生了哪些事。给自己孩子买一些学习用品和学生爱读的书籍。但是我们个别家长对学生的事从来不过问,你念你的书,我打我的工。对学生的学习只问一句“你的作业成了没有?”学生当然回答:“成了”,随后再也什么事都不管了。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是根本不对的。一些家长长期出外打工,给孩子给的零花钱太多,使这些孩子整天花钱不心疼,大手大脚,逛县城,进网巴。殊不知,对孩子的爱是用钱能买到的吗?还有一些家长,孩子要什么就不分好坏给什么,这是溺爱,不是关爱。

最后关爱行动要在社会中体现。现在国家每天都在给学生发营养餐,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小学生的关爱。学生现在上学不但不出学杂费,而且还领营养餐,开天辟地,亘古未有。况且每年对孤儿、残疾学生都在发救助金。上级领导对学生关爱备至,那么在我们学生生活的周围也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比如上学、放学过往行人车辆见学生出入都应该避让。让尊师爱生行动在新时期重放光彩,让爱在校园里盛行。从2006至2009年省总工会每年都给我校困难学生发放慰问品和救助金。给我校捐助5000元,使我校办起了图书室。2012年春季县红十会给我校学生每人捐赠一顶帽子,共计450顶。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关爱行动在我校处处体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因此,我们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爱学生。时刻关注學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让关爱行动随处可见。

猜你喜欢

缺席关爱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用真情打开心扉,让笑容绽放光彩
心灵深处的手电光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