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2014-06-30芮晓婷王爱萍
芮晓婷 王爱萍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6例患儿临床资料,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给予患儿精心护理。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效果均满意。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迅速康复。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97-0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为8‰~12‰,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5~20万患先心病的新生儿出生[1]。随着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心脏介入术已成为目前诊治CHD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的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将我院近年来针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入院日龄1h~28 d。其中室间隔缺损16例,房间隔缺损1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3例,部分性房室通道2例,肺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闭锁1例,右室流出道梗阻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1.2手术方法:患儿取平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要先行心脏和大血管造影,明确室间隔缺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患儿要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合适封堵器。经试封堵器的大小合适无残余分流后,释放封堵器,撤除输送装置,加压包扎。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干预: 患儿入院环境陌生,见到医生护士会感到害怕、恐惧,对医生和护士怀有戒意。再加之患有先心病的小儿体质较弱,心理防御能力较低,在这个时期患儿一般都存在明显的恐惧、反抗、不安及过分依赖家长的心理反应。我们首先应向患儿家属解释手术的优点,手术的方法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抢救措施,术后监护方法,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等。侧重介绍封堵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使患儿家属能形象地了解介入治疗的相对安全性和技术的可行性, 只有家属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患儿才会以自然轻松的心态对待治疗,有利于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触摸是人际沟通中最亲切的动作。不妨将这一动作加入我们的护理过程中先轻轻地触摸一下患儿的面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或一逗患儿乐,可以减少患儿的陌生感,同时还能给家长欣慰亲切的感觉,这样才能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1.2 术前准备:正确采集标本,包括凝血功能,血、尿、便常规,血生化等。评估患儿心电图、心杂音、血压、体温、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四肢末梢循环情况,为术后观察、对比提供依据。为患儿做好造影剂皮试,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术前禁食禁饮6~8小时,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术前用药, 麻醉诱导前保持胃排空,减少呕吐物误吸的危险,确保麻醉安全,术前补液,以防饥饿带来不适与减少手术的耐受能力。
2.2 术中护理: 常规准备术中用药、手术器材,备好抢救药品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麻醉呼吸机、简易人工呼吸器。陪伴患儿进入介入室,协助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部位,适当约束四肢。给予连接心电监护、吸氧、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连接三通管保证各种抢救药物能及时输入等。操作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护士随时观察患儿的表情,主动询问患儿有无不适,一方面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给患儿以心理支持,对于患儿,护士要细心、耐心,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 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可改善氧合、减少呼吸做功、减低肺血管阻力、促进心功能恢复,故术后常规应用机械通气[2]。本组患儿均使用Servoi呼吸机,采用PRVC模式,使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协调性好,潮气量恒定。正确设置和记录呼吸机各参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本组采用呼吸机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率为22~30次/分,以最小的通气量完成预定的通气指标为原则,在获得良好通气的同时避免损伤婴儿细嫩的肺组织。应用PEEP(呼吸末正压)3~5cmH2O,可减少肺渗出,增加氧弥散,防止肺泡萎缩及肺水肿发生。对术后肺渗血改变明显者,适当提高PEEP至6~8 cmH2O,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使用呼吸机期间,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术后当天2h复查血气分析1次。如患儿安静、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循环稳定,则提示供氧良好。
2.3.2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接患儿时在未打开夹管钳前,应仔细检查低负压吸引器、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瓶盖不可随意松动,以免漏气。
2.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心律失常、封堵器的脱落、血栓等,都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各种护理工作。首先,要在术前详细检查患儿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在穿刺点的上方近心端恰当的压迫止血。由于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术中失血等都有可能引起患儿的低血压,因此,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详细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直接的机械刺激容易使患儿产生心律失常,从而使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儿的心电监护,轻巧、谨慎操作,一旦发现频发早搏、二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封堵器脱落是先心病封堵术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ASD、VSD封堵术后的患儿,要告知患儿及家属避免剧烈运动。由于封堵器是网状结构,血小板易在此处凝聚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脏器栓塞,所以术后应抗凝治疗,可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抗血栓等药物。
3 結果
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效果均满意。
4小结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日少、康复快,患儿易于接受。精湛的技术和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护理通过对患儿及家属在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解除了患儿及家属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其在术中能主动默契的配合,全面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吕桂玲,吕福周,王庆丰,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4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40~41.
[2] 王玉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