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

2014-06-30杨花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渗透

杨花娥

【摘 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外语文环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脱离了家庭与社会这两个因素而实施的语文教学,只能是孤军奋战。优化这两个校外语文教育环境,可采取如下措施: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进行亲情与家庭伦理教育;通过建立“家庭语文教育协会”开展家庭语文教育;在课堂中寻找契机,运用课外实践活动渗透社会语文教学;通过片段作文训练和专题作文训练,开展社会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构建的较为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见仁见智的观点可谓百花竞放。然而:很多人都把眼光聚焦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学习这一块阵地,很少有人去关注校外语文教育问题。殊不知,这恰恰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因素,就是这种狭隘的目光使语文教学被困于学校课堂教学这个孤岛,无数语文教师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奋力拼搏却见效甚微,语文教师付出的比任何人多取得的成效却比任何人都少。语文环境的污染,像重重浊浪猛烈地冲击着学校语文教学这块孤岛。

新课程就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语文教学则更多的承担了这一任务。因为:语文这个学科其内涵之深外延之广远远超过了其他科目。语文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大语文教育”可以分为两种:校内语文教育和校外语文教育。校内语文教育包括课堂语文教育,校内书刊阅览场所语文教育和校园语文教育;校外语文教育包括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这两种校外语文教育比校内语文教育远为宽泛和复杂。家庭语文教育涉及家庭教育性生活和家庭非教育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语文教育涉及社会教育性生活和社会非教育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各种社会文化教育设施。

在这里,笔者主要就这两种校外语文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发挥课文优势,优化家庭语文教育环境

家庭语文教育是超出了语文教师控制能力范围的,所以我们主要是从主观上优化,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家庭中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语文环境的意识、态度、能力和习惯。但是,这绝不是只向学生提出要求就可以了,而是要按照“启发──推动──了解──鼓励”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中渗透家庭伦理教育

现行语文课本中,具有丰富的可用来实施家庭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家庭亲情和家庭伦理教育是一种十分可行的办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资料表明,如果一个家庭是民主的合作型的,孩子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方面的能力就更强。换言之,也就是孩子的生存能力会更强。反之,一个专制武断的家长就会扼杀孩子的自信,使得孩子封闭而孤僻,不善与人相处。

2.在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

亲情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需要培植与呵护的;它是平等的,又是双向的。现代独生子女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享受了太多的亲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百般宠爱,真是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在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让他们认识亲情、了解亲情并回馈亲情是非常必要的。课后,我布置了“给母亲洗一次脚”、“在父母和家人生日时给他们买一束鲜花”、“自制一张贺卡”等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亲情。

3.建立“家庭语文教育协会”

在强调从主观上优化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把不可控的东西变成可控的东西。建立“家庭语文教育协会”,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协会由全部家长组成,选举语文修养较好的家长任协会会长和副会长,制订“家庭语文教育协会章程”,明确协会任务。协会的作用主要是:①使学生家长懂得家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语文教育环境;②促使学生家长注意自己在运用语言方面的示范性;③动员学生家长督促、检查学生在家庭中的语文学习,并及时与语文老师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和研究指导方法;④向其他家长介绍自己进行家庭语文教育的经验,等等。

二、寻找教学契机,发挥社会语文教学优势

语文教学以课堂为阵地,但必须向课堂外延伸,到社会和生活中去吸取精华。古时候讲究文以载道,现在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对接,脱离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模式只能是闭门造车,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这种闭门造车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我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希望和同仁们共同商榷。

1.认真指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间的联系点

例如对文言文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教学,还要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介绍作者、背景外,还应更多的分析文中的事理对当时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对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在学习了《论语》,《孟子二章》等课文后,我尝试在课外语文活动时间安排了 “百家争鸣故事会”活动课。同学们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的代表人的言论,思想及其相关的故事,众说纷纭,气氛热烈。不仅使他们很好地学习了古代典籍,而且学会了了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通过关注社会生活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

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轮流做课前五分钟演讲,而且内容必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从中交流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与家人朋友相处,如何对待金钱,如何看待农业改革,社会黑恶势力,官员腐败等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观察能力,学会理性思考的习惯和合理判断的能力。

3.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平时辩论探讨和片断作文训练积累了一些素材。我经常提示学生不要把题材压缩在学校学习的狭小范围内,鼓励他们大胆在作文中反社会生活。

总之,课外语文教学是一个尚未完全开垦利用的领域,陈金明同志曾不无感慨地说:“这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但是,在素质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育改革,是无法回避这个领域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口头语言(即所谓“语”),只要那里不全部是文盲就都有书面语言(即所谓“文”),生活处处都充满着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人们时时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而这里所说的生活,绝不是仅指课堂学习生活,而是包括学校课余生活、家庭日常生活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含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生活)。因此,为了使学生接受良好的语文教育,我们必须重视课外语文教学,这是摆在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切关心语文教育的人士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鲁定元.文学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殷涛.写作,与灵魂共舞.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2006

[5]李剑鸣,杨令侠.20世纪美国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渗透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促进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发挥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