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概述
2014-06-30朴林梅尹寿玉崔艳琳
朴林梅 尹寿玉 崔艳琳
摘要: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结构特点及制备方法、给药途径、稳定性研究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 脂质材料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026-01
1 SLN的结构及特点
1.1SLN结构:
SLN的内核由包裹着药物的固体脂质组成,表面富集着双亲性物质,其亲水部分朝向周围的分散介质,疏水部分深入颗粒核心。根据药物与固体脂质间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方式,药物在SLN中的分布形态主要有固体溶液型、壳-核型和核-壳型三种形式。
1.2 SLN特点
1.2.1 生理相溶性好:
良好的脂质材料和制备工艺造就了SLN优良的生理相容性。常用于制备SLN的材料为天然或合成固体脂质,包括三酰甘油酯类、部分甘油酯类、甾体类和蜡质类等[1]。
1.2.2 具有靶向性和缓控释作用:
SLN主要适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裹,局部给药或静脉注射时可达到靶向定位和控释作用,避免药物的渗漏和降解[2-3]。
1.2.3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SLN可以保护其包裹的药物免受体内代谢酶、胃酸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4-5]。
1.2.4 药物适应性广泛:
SLN对亲脂性和亲水性药物均有良好的包裹效果,但以SLN为载体的亲水性药物包封率较低的问题较为普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6]。
2 SLN的制备方法
2.1 高速剪切匀质法和超声法:
这两种是制备SLN最早的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超声时容易被金属污染,因此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2.2 高压乳匀法:
将药物加入到受热熔化的脂质材料中,熔融液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最后通过高压乳匀机循环乳化即得。或将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脂质材料中,用干冰或液氮固化冷却研磨,将粉末分散在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在低于纸质材料熔点5-10℃条件下高压乳匀即得。
Leng等[7]报道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利多卡因固体脂质纳米粒,用6%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将利多卡因制成冻干制剂。体外释放试验显示良好的缓释作用。
2.3 乳化沉淀法:
将药物或药物与脂质材料的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水相中进行乳化,然后蒸去有机溶剂即得SLN的稳定分散系统。李姜晖等[8]用此法制得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228.2±18.1nm,包封率64.1±3.3%,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模型。
2.4 薄膜-超声分散法[9]:
将类脂和药物等溶于适宜的有机溶剂中,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用带有探头的超声仪进行超声分散,即可得小而均匀的SLN。
2.5 微乳法:
将加热熔化的脂质载体与药物、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水混合,制成外观透明、热力学稳定的O/W型微乳,然后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将其分散于2℃~3℃的冷水中,即可形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体系。宋艳丽等[10]制备的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24h累积透过量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提高66%,透皮效果较好。
3 SLN的稳定性研究
对于静注的SLN给药系统,防止粒子聚集是关键问题。有研究表明,SLN混悬液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时间长达12-24个月,经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的SLN粉末的稳定时间更长。同时,体系中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电解质也是影响SLN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4SLN的体外释药性研究
SLN的降解速度是影响药物毒性和释放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SLN 的降解机制并控制降解速度,可实现药物在体内的良好释放和靶向性。
5 載药SLN的药效学研究
利用SLN具有靶向性的优点可将抗肿瘤药物以SLN为载体,将药物靶向聚集于癌细胞组织,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6 展望
SLN 是一种极富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载体,以其突出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随着对SLN 类脂材料、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释药机制、体内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将为SLN 的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Mehnert W, Mader K.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produ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J] and applications [J]. Adv Drug Del Rev. 2006 ,47(2-3):165.
[2] 陈桐楷,李园,林华庆,等.高压乳匀法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索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l0,45(6):440.
[3] 王春龙,江荣高,刘健华,等.羟基喜树碱脂肪乳的光照稳定性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肝靶向性[J].中草药,2008,39(5):696.
[4] 姜孙曼,葛一凡,毕欣耘,等. 亲水性蛋白和多肽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J].中国现代应用杂志,2010,7(27):595.
[5] 张继明,胡富强,应晓英,等.等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8(39):605.
[6] 李燕真. 呲拉西坦固体纸质纳米粒的制备和脑靶向性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0.
[7] 冷福建,刘卫,杨祥良,等. 利多卡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12,32(6):24.
[8] 李姜晖,王柏,等乳化蒸发发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J].药学进展,2008,32(03):127.
[9] 平其能. 纳米技术的研究[J]. 中国医药报,2002,11(2):84.
[10] 宋艳丽,徐坤,韩腾飞,等. 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应.西北药学杂志,2013,28(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