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6-28李晨
李 晨
现阶段,“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当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而融入高校体育工作当中,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也是为了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参与到体能锻炼中来,所以说,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对于体质健康测试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解决,最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应试教育当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校学生体质测试历程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学生体质测试,并且在这次调研过程当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的内容也很多。在此基础之上,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有关的数据库有效地建立了起来,也为后期各项相关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之后,我国多个省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定期进行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动态数据及时观察学生体质变化情况,高校的卫生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进行标志着我国大学生体质调研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其意义不仅表现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进步上面,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进步。
自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就着重强调了体育教学当中“健康第一”的思想,并不断结合国内外出现的优秀事例和理论资料,处理好体质健康观念当中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教育部又颁布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希望我国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能够真正实现与时俱进,也是在一定意义上为高校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二、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工不科学,项目不完整
从理论上讲,体质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人体本身所具备的健康程度,另一个是人体和外界环境能够有机协调,只有两方面都达标才能称得上是体质健康。体质健康的主要前提条件就是人体不存在任何缺陷或者疾病,并且拥有一个正常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当然,也要有一个优良的心态来应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我国相关文件对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等。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体质健康不仅包括体育学层面,也涉及的医学层面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当中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参与。但是就现有状况来看,我国高校普遍将体质健康测试归入体育学的范畴,而和医药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认为这仅仅是体育部门所应尽到的义务,医务人员不能够有效地参与其中,最终导致体质健康测试的过程不尽如人意,取得的结果也并不具备科学性,甚至在一定时候会导致医疗安全风险的滋生。另外,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当中的多个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丰富内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都能够完整地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反映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测试当中的各个项目实在有待于完善和发展。由于体质健康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所以高校工作人员一定要利用有效的方式确保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的完整性。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尚且欠缺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所以大学生自身也要意识到其主体性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数据结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对此,笔者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作出相关调查,如表1所示:
从这个表格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本质缺乏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也有一半的学生以一个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体质健康测试。在这些数据之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在测试前并不会练习测试项目,也不会科学合理地按照要求穿好运动装备。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并不能够正确掌握测试仪器的用法,所取得的测试数据也显然是无效的。对此,笔者曾经做过相关的测试,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做好两次测验,第一次是在学生不了解测试方法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二次是在学生充分了解测试方法的条件下进行,结果两次测得的数据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表1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程度调查
(三)相关测试人员没有科学执行任务
尽管我国推出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的政策已经很多年了,也不断出台相应规章制度来维护其运行,但是很多测试人员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并不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试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如果严格进行测试就必然会使得合格率下降,对于多方面都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想要保证合格率,就得敷衍过去,创造较为宽松的测试环境,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这样一来,不仅是在表面上敷衍了事,也极大地违背了体质健康测试的本质意义所在。
(四)主管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教育部门,都应当充分重视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定期针对学生体质状况作出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几乎很少有上级主管部门能够主动参与到进度工作中来,对于每年必须要上报的数据,也往往是敷衍了事,并不能够真正给出反馈意见和评价。长此以往,下级执行部门也就忽略掉这项工作,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上级要求有什么样的数据,下级就制造出什么样的数据,将方针政策抛之脑后。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甚至缺乏一个科学的体系来进行维护。
三、解决体质健康测试中问题的对策
(一)成立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小组
无论是体质健康测试当中所涉及的经费还是器材,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将其有效管理起来,就必须要成立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小组,对于小组当中的各个部门或者各个成员都应当做好明确的责任分工。在这种前提之下,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整体方向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把握,当然其他有联系的部门也应当做好辅助性的工作,各方面相辅相成。譬如说高校内部的宣传部、共青团委和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要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并逐步建立好学生信息和档案管理。同时,体育部和医疗部应当改变传统方式上的关系,重新建立起合作,加强测试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共同推动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良性发展。
(二)加强相关宣传工作
前期宣传工作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能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项工作,并做好整体上的了解,使其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同时加强课外锻炼,从而增强自身的体质水平。当然,宣传工作也能够让学生明确测试当中的各个项目标准技术动作,以此来促进学生正确完成体质测试当中的技术动作,降低失误率。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经历努力之后得到自己的真实成绩,也会使得高校上报的测试数据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体育教师在测试过程中的主动性
在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当中,体育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体育教师的思想意识和动作行为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还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教师也能够影响到测试实施的效果。高校应当注意避免体育教师在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当中的懈怠心理,相关领导者还应当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将多方面测试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得到劳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津贴制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当然在给予体育教师一定补贴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原有的规章制度,在不违背原有条件环境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得以运行,并在工作当中逐步形成奖评激励机制。对于在测试工作当中较为认真谨慎的体育教师应当予以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使得体育教师能够在竞争当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思想意识。
(四)高度重视测试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第一的原则应当在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当中得到彰显,当然这也是高校体育所要遵循的一项原则。首先,在测试之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锻炼,锻炼的项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拟定,尤其强调的是耐力项目,它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有着一定程度的意义,以此来避免测试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其次,在要针对学生测试前体能状况做好详细的调差,有的同学有先天性疾病,就要对其予以照顾,并且在相关文件当中对于这种情况有着明确的规定,体育教师只需要按照文件的要求来进行工作就可以。当然,也要纠正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错误思想。有的学生为了避免测试而故意声称自己身体有疾病,体育教师要对这一类学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使其能够意识到体质健康测试为其自身所带来的良性影响。对于一些可能关系到公共卫生的项目,譬如说学生肺活量的测试,为了避免出现传染病,应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吹嘴,在测试结束之后自己要妥善保管好这个吹嘴,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一次性吹嘴,将卫生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如果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恰好处于当时传染性病毒流行时期,校方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予以控制,全面保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能够在公共卫生的环境之下妥善运行。
总的来说,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这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国家对于当代大学生身体状况的重视,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本身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无论是宣传教育环节还是后期的反馈工作,都应当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大学生自觉投入到身体锻炼中来,从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国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颁布相关的方针政策,并加大监察力度,使得各大高校能够在强有力的监督之下逐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质健康测试体系。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可红,等.国家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黄勇前,王石龙.大学生体质健康新旧测评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