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壶口览胜寻古

2014-06-27若彤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4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若彤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中。黄河奔流到壶口上端之后,两三百米宽的河床突然缩窄到三五十米,大河槽套着小河槽,滚滚黄河水由17米的高处跌入约30米的深槽里,激流澎湃,水花飞溅,水声震天,好像一把特大的茶壶向外倒水,壶口因此得名。

千百年来,壶口瀑布不仅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名胜之地,而且因其险要的地势留下了一处处商贸遗迹、战争遗迹和文化遗存。

大自然的杰作:十里龙槽 水里冒烟

走进壶口瀑布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里龙槽和水里冒烟,眼望那又窄又深的河槽飞流直下的水流,让人眼花缭乱,这是构成瀑布的两大硬件,也是最亮最美的景观。传说壶口瀑布早年的位置在下游5公里处的孟门,孟门河水中的两块巨石原是上古时代鲧治水时,从天帝那里盗来的一块用来堵塞洪水的“息壤”,后来大禹治水时,用疏导的方法凿石引流,把这块息壤一劈为二,使两块巨石俯卧河中,河水从中穿过。史书记载说;“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传说和史书的记载,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孟门、壶口的形成及位移的真正缘由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

地质专家通过对本地区地貌发育史的研究考证后认为,贯穿晋陕峡谷有许多断层,成为地质构造带,黄河流过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以跌水或瀑布形式出现,被称为地貌学上的“裂点”。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上移,如今这段河段的裂点已上移到壶口,孟门便是较近地质时期裂点后退和河流下切时遗留在河床上的两个石岛。龙槽也是河流下切和位移的产物,是黄河河床中的河床,其上方最窄处约40米,水平最窄处20米,陡峭的石岸距水面约30米,槽中水深6米左右。从孟门到壶口长达5公里这段又窄又深的河槽,如同长龙俯卧,所以当地群众称之为“十里龙槽”。

“水里冒烟”主要是形容壶口瀑布的神奇景象。壶口瀑布飞流直下数十米,波涛翻滚,水花飞溅,声若雷鸣,雾气高悬,数里之外都能隐约可见。特别是春夏之际,在阳光照射下,壶口上空便出现一条鲜艳的彩虹,光彩夺目。对这种奇特的景象,治黄专家解析说,冬季,上游积雪不消,地表来水减少,壶口黄河水流量较小(一般两三百立方米每秒),瀑布落差虽高,但激浪不大,飞出槽面的雾气很小;夏季河水流量增大(一般两三千立方米每秒),龙槽水面升高,落差小,也掀不起雾气,形不成彩虹;唯有春秋两季河水流量适中(一般在800~1500立方米每秒),瀑布落差在30米以上,急流飞泻,吞云吐雾,如同万马奔腾,“满天风雨起神鲸”,水里冒烟由此得名。据说壶口瀑布的水力足有20万匹马力。

商贸遗迹:旱地行船 水运码头

壶口瀑布以壮丽的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身临其境,心潮澎湃,身心愉悦,心灵受到净化,深深感受到母亲河的伟大。而每当看到那些商贸遗迹,则联想到壶口因其自然特点而给古代水运带来的困扰,深深为历代黄河船工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劳动而感叹。“旱地行船”就是历史的见证。

在壶口东岸乱石滚滚的河床上,隐约可见一条“便道”,是专门供水运船只走的“旱路”。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壶口瀑布是飞流直泻的“悬瀑”,历代水运经过这里的船只,都要在瀑布上游停船卸货,在船上拴紧绳索,用人力将船从河中拉上岸,再从“旱路”拉船绕过瀑布后重新下水,将货物装到船上,继续水中行舟。人们将这段笨拙的人力拉船称之为“旱地行船”。据说,历代特别是明清两代,壶口一带黄河船运十分繁忙,最多时曾停放过数千只船,有几百人专作“旱地行船”的拉船工。

由于壶口一带的黄河航运十分繁荣,所以明朝初期就在龙王辿兴建了码头,清代最繁荣,抗日战争时期日渐衰落,前后经历400余年。建了码头,就要有相应的搬运组织机构,“六股头”应运而生。据当地老人讲,“六股头”由附近的6个大村参股,每村一股,各选一个股头,负责管理本股头承担的任务。“六股头”的组织很严密,有细则和协议。对在码头停靠的船只,7只船编为一组,叫“一弋”,按“弋”搬运,每个成员村股每次搬运完“一弋”后交下一个成员村股搬运,违者重罚。“旱地行船”时期,搬运生意十分红火。据说,一般大船可装货18000余斤(60石),小船可装货12000余斤(40石)。一个船的装卸费为白银6两左右,一个人每天可收入400文(可购小麦60斤),年收入白银50两(可购小麦3万斤)。正常年份路经龙王辿码头的船约5000只,收入可观。有人曾粗略计算,码头搬运年收入约白银2700两。当地依靠黄河航运收益的有800余户3000余人,每户平均年收入白银约33两,人均收入白银9两(可购小麦5400斤)。搬运拉船为当地百姓拓展了财路。

旱地行船和和龙王辿码头,为促进当地经济和商贸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六股头”为调度搬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地村民现在提起“六股头”依然赞不绝口,称之为黄河航运史上最早的“股份制”组织。

战争遗迹:长城 兵桥

由于壶口地势险要,龙槽狭窄,便于架桥运兵,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长城和兵桥遗址就是历史的见证。

位于山西一侧山脚下,有古长城遗址约2公里长,据说是清政府为阻止捻军起义军修建的,西临黄河,东依崇山峻岭,修筑在山崖边上。

清代长城城墙前有护沟,墙顶宽2~3米,外高内低,外侧筑1米低墙,设瞭望孔和射孔,方形炮台凸出墙外,其射孔直对码头。兵营与城墙间有石阶曲道相通。大道口筑城门。河岸处若是悬崖峭壁,则不筑城,只建兵营。在河湾曲岸的制高点筑有烽火台。墙的高低依势而定,高则10余米,低则2米左右。时至今日,遗留的长城、炮台等遗址仍很明显,特别是龙王山下的河清门、柏坡、城堡等段落的奇特的结构、布局,为研究长城的学者提供了新的史料,同时也推翻了长城建筑朝代截止明代的原有结论,将我国长城的修筑史下限向后推移300多年。

据专家考证,由于壶口地势险要,历代曾多次在这里修过“兵桥”,运兵打仗,为战争服务。endprint

清光绪五年编修的《吉县全志》记载:“州西七十里,壶口石峡上,元末,于石崖凿孔树桩,往返缠以铁索,加上桥板,以渡大兵,今废。”

抗日战争时期太原失守后,阎锡山率领的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曾撤退到吉县南村坡。南村坡就位于距壶口5公里的山坳里。阎锡山为防止日军进攻时便于撤退西渡陕西,1939年便在壶口龙槽石峡元朝军队架设的铁桥旧址上,加深桩窝并以四根钢丝绳为主缆,架上桥板,搭建起了一座长60余米、宽4米的铁索桥,称之为“兵桥”,当地人因没有见过这种桥,就叫它为“洋桥”。

1945年,日军投降后,阎锡山又返回太原,“兵桥”留作晋陕之间的军用设施,解放战争时期被炸毁。

南村坡处在一个南北宽0.5公里、东西长1公里、三面临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立山梁上。由于阎锡山迷信,认为“南村”二字是“难存”的谐音,就将南村坡改名为“克难坡”。克难坡村内筑有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杨爱源、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公馆及军政委员办公处所35处,还有学校、医院、报社、发电厂等设施多处。建筑物大都用方石和砖块砌成。村内外各制高点筑有明雕暗堡,地道相互贯通,村外沟坎上蜂窝似的窑洞全是国民党军队的营房。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曾两次到克难村劝说阎锡山联共抗日。现在这些旧建筑大都尚存。

文化遗存:诗文画卷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大胜景,其磅礴的气势代表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引来历代文人骚客到此游览抒怀,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怒,鼓若山腾”,是北魏郦道元描述壶口瀑布的著名诗作。

“渴马奔泉近,山雷振谷声。入中不见出,忽有云烟生”,这是清代文人刘龙光的《壶口吟》,对黄河壶口的形胜作了生动的描述,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线天”,“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古代这些描述壶口的诗句,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危难关头,革命诗人光未然深入壶口腹地,受到黄河宏伟气势的感染与启迪,写出了知名的《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鼓舞全国军民团结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不论是古代和当代,都有一批文人墨客,游览壶口,挥毫泼墨,写下了赞美壶口、颂扬黄河的优美散文和美术作品,鼓舞人们关注黄河,热爱黄河、治理开发黄河。■endprint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壮美画卷
壶口瀑布
壶口放歌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壶口瀑布
忆秦娥·临壶口
瀑布
壶口放歌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