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2014-06-27季昆森
[摘 要]提高资源产出率是绿色转型突破口,是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幅度地提高资源产出率,有利于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单位能源、资源产出率方面的差距。从提高资源产出率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可以把保护环境、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几个方面都带动起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省地减排,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是一项单项工作,而是牵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牛鼻子工程,是一根指挥棒,可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着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
[关键词]资源产出率;绿色转型;循环经济;生态文明;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3-0019-10
[作者简介]季昆森(1940—),男,安徽桐城人,安徽省人大九届、十届副主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循环经济、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研究。(安徽合肥 230022)
Title: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an Important Wa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uthor: Ji kunsen
Abstract: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is the breach of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helps to alleviate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rms of unit resource productivity. To promote recycling economy by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is helpful to achiev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ause it can driv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xpanding employment, enhanc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increasing income, and it can als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is not an individual task. It is a baton, which affects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leads and directs all walks of life to improve their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Key words: resource productivity; green transformation; recycling econom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向哪里转、如何转?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认识到,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下面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重要战略意义、八个关系和具体做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重要战略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提高资源产出率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指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次强调资源节约问题。
2010年11月27日,笔者到国家发改委汇报工作,解振华副主任说,用现行的一些考核指标很难评价发展循环经济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成效,而资源产出率是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他希望安徽在研究和运用提高资源产出率方面多做工作。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的负责同志也反复谈到,要把提高资源产出率作为衡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
2013年12月20日,笔者向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汇报了安徽多年来研究及实践“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工作情况。徐主任听取汇报后说,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很突出,要实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资源环境的容量受到刚性限制,这个两难的矛盾回避不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党和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如何把建设“两型社会”的原则要求落地,这就涉及具体的抓手问题,涉及实现的途径问题。徐主任认为,笔者在汇报和文章中谈到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产出倍增,循环经济是追求“四个更”的经济,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这些观点和做法都很好,是解决落地问题的工作平台。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减少资源消耗与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一个目的的不同表述。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高浪费,还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提高资源产出率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直接要求,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物耗,减少了资源消耗,就是提高了资源产出率;抓住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就可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2011年12月,笔者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提高资源产出率是绿色转型的突破口。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提法好,与国际接轨了,国际上也是把提高资源产出率作为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和衡量指标。
二、提高资源产出率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八个关系
(一)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生产率
2002年1月27日,笔者在安徽省城乡劳动力研究会年会上提出,过去我们强调的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天看来不能局限于此,要把提高资源产出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放在优先考虑的目标。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往强调通过提高少数人的生产效率来减少人力的投入,以此发展经济。今天,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改善民生和增加劳动者收入,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关于提高资源产出率,要通过充分利用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扩大劳动就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际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就是提高资源产出率。
(二)资源利用率与资源产出率
现在粉煤灰一般用于烧制水泥的填充料、制砖等建材的原料,每吨产品售价只有几百元。而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永科新型建材厂,在国内首个建成超细粉煤灰生产线,攻克了工业化把粉煤灰深加工到勃氏比表面积超700m2/kg的难关,用于三峡大坝、飞机场、核电站超强混凝土及橡胶、玻璃、PPC填充料等,粉煤灰进厂价40元/吨,而每吨超细粉煤灰最高售价可达4000元以上。这是对粉煤灰这一废物进行深度利用,是提高资源产出率的一个突出典型。
以往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主要有直燃式和热解气化式两种。直燃式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产生热量,但其热效率仅为气化的1/3,且投资大;热解气化式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同时挥发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和焦油,若不加以回收利用,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只利用了单一的可燃气,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了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将生物质燃料在气化炉内限制供氧的条件下燃烧,发生一系列燃烧反应,同时回收产生的气、液、炭和热水。热解产生的气体主要含有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可将其输入燃气轮机发电或直接向用户供气;产生的液体含有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可用作饲养家畜、家禽的消毒杀菌液、除臭剂或用于农药、助剂、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肥,在有机农作物中施用效果明显;产生的固体生物质炭经过处理可作为工业用炭、生活用炭、有机复合肥、肥料缓蚀剂等;冷却炉体产生的热水可用在工业或民用。安徽省颍上县鑫泉米业在全国首个采用这种技术,利用稻壳发电,将气、液、固、热全部回收利用,资源产出率提高5倍以上,进一步深度利用后,资源产出率还会大大提高。
安徽淮南永科和阜阳鑫泉米业这两个典型表明,提高资源产出率与提高资源利用率大不一样。以粉煤灰为例,把一个电厂的粉煤灰全部卖给水泥厂和制砖的建材厂作原料,利用率可达到100%,但每吨粉煤灰产生的价值只有几百元,而生产超细粉煤灰,不仅价值是原来的10倍以上,而且用途大大拓展。再以稻壳深度利用为例,把一个米厂的稻壳全部用来直接燃烧或者全部用作稻壳发电,从资源利用率来讲可达到100%,但鑫泉米业采用的技术路线把气、液、固、热全部回收利用,资源产出率是前者单一利用的5倍甚至更高,而且可开发出有多种用途的环境友好型新产品。
(三)资源产出率与资源产出倍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美科学家向罗马俱乐部提供的报告,即《四倍跃进》一书,用50个实例表明,用一半的资源消耗实现原来两倍的效益。不少同志认为这在中国很难实现。有的专家提出在中国可推行“C模式”,即用一半的资源实现原来同样的效益,也未得到大家的响应。而今天在国内,安徽一些工业、农业循环经济先进典型的资源产出率已提高1倍,甚至多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身边的这些典型实践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和教育,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学到了办法。只要经过艰苦努力,我们也可以实现大幅度或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源产出率,有利于我们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单位能源、资源产出率方面的差距。
安徽宿州市安特生物化学公司2004年改制时,资产负债率高达600%多,以往公司制作酒精产生的酒精糟液直接排放,污染大量农田,不仅受到罚款处罚,而且被责令限期治理,否则就要停产。2005年6月听取循环经济报告后,公司领导决定从降低生产成本入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9个厌氧发酵罐共43000m3,将酒精糟液用于制沼气发电,作生产用能源,酒精生产从吨酒吨煤降到吨酒0.15吨煤,是原能耗的近1/7,年节煤资金4000万元;此外,还用沼液、沼渣年产优质有机肥5万吨,市场售价每吨2400元,价值1.2亿元。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挫,规模年年扩大,效益年年提升,在全国酒精行业70%处于亏损停产的情况下,该公司从全国40余位提升到第5位,成为全国酒精行业的标杆。
宁国市司尔特公司利用硫铁矿制硫酸产生的红粉生产铁球团,年增收7000多万,年余热发电4700万千瓦时。通过冷却水循环利用,年节水1000万吨,没有污水外排。用磷石膏年制石膏板,年产达20万吨,解决了废渣污染。该公司还与全国各地农技部门联合起来销售化肥,充分利用各地对土壤监测的数据,向农民传授缓控释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提高40%。
宁国市凤形耐磨材料厂过去铸造用覆膜砂只使用一次即成废物,现全部回收再利用,每年可创造600多万元经济效益,解决了占用大量土地堆放废砂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铸件质量,每年节水26万吨左右。2011年度吨铸件产品能耗已下降至352公斤标准煤,达到发达国家铸件能耗的最好水平,远远优于“十二五”规划540公斤标准煤的国家标准,实现产值8.1亿元,创利税1.12亿元。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公司位于国家级贫困县、中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县,财政困难,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但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4000万元以上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科技攻关,与一家国防科研单位共同研发国内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于2010年1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烟煤粉煤不能生产合成氨的难题,煤的碳化率从75%提高到98%以上,是国内煤气化行业的重大突破,年节约标煤3万吨。
茶叶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之一,也是山区茶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而在茶叶生产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单产低、农残超标、品质下降、品种退化、采摘加工成本高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除少数立地环境好的茶区外,大多数茶园亩均收入在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按生态学规律和生态经济理论,也就是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建设多维立体生态茶园,并针对山区山高路远的情况,选择适地适林适草的多年生优质植物品种优化组合、立体种植,一次投入年年再生,不用年年耕地播种。新模式充分运用了自然界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良性循环规律。在茶园中,将乔灌草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相结合,高秆植物与低秆植物相结合,生态类林草与经济类林草相结合,深根系与浅根系相结合,地表面与地面上部及下部相互联动,水、肥、光、热、土、气与生物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合理空间布局,构成多物种、多样性、多层次之间良性循环的立体生态网络。这不仅解决了山区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问题,还优化了生态环境,而且把开发有机安全茶和名优茶结合起来,扩大了农民劳动就业,结果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每亩农林产品收入可达万元以上,资源产出率较茶园改造前提高5倍以上。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市场的变化,食用菌产业面临市场销路和大幅降价的困难。安徽省阜阳市德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食用菌实行工厂化栽培,又自主攻克了液体菌种的技术,采用玉米芯、麸皮、豆饼粉等原料栽培杏鲍菇,占地面积少(向空中发展),周转快(一年四季出菇,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1亩地可年产杏鲍菇26万袋,计15.6万斤,也就是土地产出率提高了25倍。新方法平均每亩年利润33.3万元,是传统栽培技术模式和效益的33.3倍。因杏鲍菇培养基生物转化率只有60%左右,菌渣中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该公司用30%的杏鲍菇菌渣,加上70%的其他原料,作生产双孢菇的培养基,每天可生产4.3吨,年产值可达450万元,而生产双孢菇的菌渣作有机肥也全部还田。
21世纪初,阜阳市农民最初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培植双孢菇,平均产量10斤/平方米,后来采用二次发酵,产量达20斤/平方米。2005年后,李文生组织农民采用二次发酵培植双孢菇,产量提高到20~30斤/平方米。现在,李文生继续进行科技攻关,从过去的固体菌种转向培养液体菌种再转化为固体菌种的新技术,使双孢菇的产量达到60斤/平方米。
阜阳市华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满野草的河滩地、低洼地上栽植速生杨3600亩,在林下发展养殖业,年出栏土鸡50万只、产土鸡蛋30万斤,年出栏山羊和波尔山羊1万只,出栏生猪2500头,存栏鹅1000只,种大棚草莓300亩,种粮600亩,水面养殖160亩。由于实现了林、牧、粮、渔四大产业共生互融,每亩纯利润达到万元以上。该公司发展农林循环经济的路子,带动了周边2000多农户发展循环农业,过去淮北平原每亩土地产出600~700元,现在种植草莓亩收入1.5万元以上,每户发展畜牧业收入5万元以上。
上述几个典型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把目标和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资源产出率,是我们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四)资源产出率与实现“四个更”的愿景
2003年11月30日笔者提出,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提高资源产出率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乍看起来只突出了资源这一个方面,实际上它可以把保护环境、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几个方面都能带动起来,还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省地减排,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统筹兼顾,单纯就环保抓环保、就劳动就业抓就业、就经济效益抓经济效益,虽然一时也能把这些方面抓上去,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出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是安徽省首家超千亿元企业,自2003年以来,投入推行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资金约40亿元,取得了突出成效。矿产资源生产率从2004年的56%提高到2010年的70%,冶炼全硫利用率从2005年的92.2%提高到2010年的98.1%,SO2排放量每年减少2万吨,“十一五”期间利用余热发电1.85亿千瓦时,有效利用余热蒸汽32.4万吨,折合标煤9.18万吨,铜冶炼回收率达98.5%。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杂难采深部铜矿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于2006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奥斯麦特炉消化吸收”项目已通过成果鉴定,并创造了世界奥炉熔炼工艺的最好应用业绩;国家“863”计划“碳酸二甲酯直接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已实现产业化。通过科研攻关,该公司解决了铜矿伴生复杂硫精矿中硫铁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难题。
安徽省界首市农民长期以来到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回收废旧电瓶,土法炼铅,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民健康。2005年,界首市建立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组织多方面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破解了炼铅污染问题,把一个濒临灭绝的行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2006年园区就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税收4700万元,一举成为制定全国同行业标准的单位,2007年又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8年他们又对炼铅能耗进行攻关,1吨再生铅能耗由原来的130公斤标煤下降到87.13公斤。2009年园区销售收入30亿,税收1.1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62亿元,税收2亿元。园区解决劳动就业3500人,在全国各地回收废旧电瓶与产后销售人员有3万多人。2010年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列为全国七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园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7亿元、入库税金4.14亿元、用电量1.33亿度、就业4500人,2012年实现总产值140.27亿元、税金5.32亿元、用电量2.5亿度、就业7500人,2013年1—9月份实现总产值135.5亿元、税金4.95亿元、用电量2.36亿度、就业近万余人。界首市还对回收120万吨废旧塑料、15万吨废铝、8万吨废铁、3万吨杂铜、5万吨废旧绳、网等分别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预计今年循环经济的总产值将达GDP的70%以上,税收将占财政收入的80%。
硫酸企业一般使用含硫30%~35%的硫铁矿,而安徽新中远化工公司小岭硫铁矿含硫只有8%~12%,通常弃之不用。2005年7月,该公司听取循环经济报告后,投入1.5亿元资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将含硫量提升到46%以上;浮选出含铁量在62%的高品位铁精砂,直接出售到钢铁厂;同时还浮选出铜和银等贵金属;尾砂用来生产建筑材料,使贫矿变为宝矿,提高了资源产出率。该公司还将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中、高温余热作为生产磷铵所需要的热能,不再安装新锅炉,不再用煤,年节煤5万吨,减排CO212.5万吨,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亿元,直接解决劳动就业600~700人。由于集中建设循环经济园,节约土地420亩,还节约大量运输费用。
多年来,在生猪养殖中存在着价格波动、猪肉安全、环境污染、卫生防疫等诸多问题,困扰着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党和政府把生猪产业作为关心群众生活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安徽省科鑫养猪育种有限公司通过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和科技攻关,破解了生猪养殖中的一系列难题。该公司负责人陶立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猪教学、科研和养殖工作,2002年他承担国家863项目“太湖猪/淮猪等优质瘦肉型新品系和配套系选育技术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成功地培育出饲料报酬高——可节约饲料40%,生长速度快——156.3天可达90公斤,肉质优——瘦肉率高达65.03%的新猪种。这一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破解了瘦肉率和风味之间的矛盾问题,从遗传上解决了提高瘦肉率而不改变猪肉品质风味的问题,避免了添加瘦肉精造成猪肉不安全的问题,并且由于饲料报酬高,降低了养殖成本。对于猪的排泄物和污水处理,该公司从源头做起,通过自主设计的猪舍,实行固液分离。猪尿和污水进400m3的一级厌氧发酵罐,该技术是引进消化吸收德国UASB消化工艺,即“上流式污泥床”技术,沼气用于发电,沼液再进入600m3地下厌氧池进行二级厌氧,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沼液用于养殖蚯蚓和发展有机农业。猪粪经高温堆肥、槽式发酵、自走式翻抛,使猪粪臭味变成醇香味,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不生蛆蝇,发酵后的猪粪成为高效活性的蚯蚓饲料和有机肥料。这一工艺流程实现了大型养殖场不用建污水处理厂,就可达到污水不外排,把污水、猪尿与猪粪变成制沼气、沼液、有机肥的宝贵资源。
安徽省宿松县春润食品公司是一家集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业以及观光旅游业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企业。公司现有2条畜禽肉类加工生产线和1万吨冷库,年屠宰加工生猪35万头、家禽1000万只,加工饲料10万吨;年出栏生猪16万头、家禽1000万只。流转山场8000亩,种植中药材,放养牛羊,流转耕地2万多亩,种植春秋两季玉米、冬季花菜,采用循环农业的种植方式,玉米秸秆与花菜叶子作饲料,一亩收入10000多元,除去土地租金、人工及其他生产费用,每亩净收入超过6000元,而农民自己耕种每亩纯收入不到1000元。租赁4万亩精养水面,每亩纯收入2000元,是传统养鱼收入的2倍。2012年,企业年销售收入7亿多元,年利税8000多万元,解决2000多人劳动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公司对农村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集中开发,规模生产,对农业废弃物实行循环利用,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提高了耕地、山场、水面的资源产出率,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与提升。
(五)单位产品能耗物耗与单位能耗物耗的资源产出率
大量实践表明,单就某一种产品或某一个方面的工作,采用技术、管理、政策等手段来降低能耗物耗,潜力毕竟有限。只强调资源节约已不够了,必须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这就要在调整优化升级产业产品结构上下苦功夫。比如,一个钢铁企业,不仅要不断降低生产每吨钢铁的能耗、水耗、物耗,以达到全国甚至国际最好水平;还要通过调整优化钢铁品种、产品结构,达到以生产等量普钢的能耗、水耗、物耗,来生产优质特种钢材、特种高精尖钢铁产品或高端关键零部件,其资源产出率和价值将提升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
铸造行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之一。一般铸造企业用废钢作主要原材料,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平均价格约8000元/吨,资源产出率不高。安徽应流集团在全国铸造同行业中唯一同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树脂砂铸造、消失模精铸、硅溶胶精铸、水玻璃精铸和复合精铸技术,成为国内外以铸造为源头的机械装备高端基础零部件行业的领先企业,为全国铸钢行业排头兵企业第三位,全国阀门零件出口企业第一位,首批获得国家核安全局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最早取得ASME核设施部件材料组织(MO)证书,核一级主泵导叶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是国内能够生产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高温合金零部件产品并应用于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少数企业之一,持续获得西门子公司的合作伙伴最佳质量奖、美国艾默生集团最佳供应商金奖、美国克瑞集团最佳绩效奖、美国泰科集团最佳合作供应商、福斯公司和苏尔寿公司优秀供应商。目前,废钢铁每吨不到3000元,一般铸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价在8000元/吨左右,而应流集团生产的产品均价在30000元/吨,是同行业资源产出率的3倍多,部分优特产品达到30万元/吨,是一般铸造企业资源产出率的30多倍。该企业利用镍基材料(20万元/吨)生产的汽轮机涡轮叶片高达300万元/吨,资源产出率提高15倍。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以煤化工为主的有机PVA-维纶单一产品,开发出了化工、化纤、建材三大系列30多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占有率和较强的竞争力。2010年与2006年相比,该公司的主导产品PVA、维纶、水泥、水泥熟料等产量都大幅度提高,总产值由159658万元提高到236565万元,增加了48.16%,而能耗却从万元产值3.94吨标煤降到2.11吨标煤,降低了46.44%,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了6.7倍。
绩溪县山区蜀马生态(有机)农庄占地5000余亩,其中水田1500亩,坡地1000亩,山场2400亩,山区小水库、水塘100亩。农庄通过优选传统品种和引进新品种,开发有机农产品,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水稻、茶叶、山核桃、水果、吊瓜(籽用瓜蒌)等,养殖品种有土鸡(土鸡蛋)、黑猪、鹅、鸭、鱼等,形成林、果、茶、稻、牧草和畜禽等良性循环互促共融的生态体系。以上农产品均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原来常规水稻亩产值1250元,现在发展有机水稻亩产值2500元;原来常规绿茶亩产值1500元,现在有机白茶亩产值1.5万元;原来笼养洋鸡每公斤14元,现在散养有机土鸡每公斤50元。2010年全公司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收入达2800万元,毛利1600万元,利润率高达57%。
安徽省宁国市山里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从销售山货开始,三二一产业联动,发展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公司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上海第一食品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商家和超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年销售总额1.1亿元,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1100多万元。2011年,由于生产基地开始收获,预计销售总额可达1.5亿元,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利税2500万元。该公司山核桃系列产品已经达到欧盟有机产品标准。农民种植的山核桃每亩收入1万元,加工后每亩2万元,而公司经深加工综合利用后每亩销售收入升值到34650元。利用山场造林的采伐剩余物为基料,栽培香菇300万棒/年,每亩年销售收入8000元。将废弃菌棒和山核桃壳制成机制碳或有机肥,每亩年产值1万多元。针对山核桃蒲毒素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从中提取鞣质、鞣酸、单宁酸等物质,鞣酸每公斤65元,成本8元,每亩山核桃蒲经深加工价值2.5万元。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是集鱼蟹苗种选育、良种培育、成鱼蟹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设有国家级虾蟹类加工研发分中心(安徽),在全国5个省市拥有养殖水面55万亩,2010年实现产值10.8亿元。该公司对水产品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多种系列的优质产品,大幅度提高了资源产出率。他们把个大、品质最好的螃蟹挑出来,全部出口,出口价是130~370元/公斤。对达不到出口标准的螃蟹,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先加工成蟹粉,每公斤300~500元,然后分别开发蟹黄、雄黄、蟹柳、蟹腿、蟹钳、雌黄、蟹膏、蟹肉8种产品。还运用特殊的酶解工艺,把鲜蟹加工成高级健康调味品,取代味精和鸡精,既能调味,又有很好的滋补功能。公司年产美国鮰鱼约5000吨,加工成鮰鱼片,以4~5万元/吨全部出口美国;年产白鲢鱼3000~5000吨,加工成鱼糜、鱼丸、鱼香肠、鱼饼等60个品种,产品质量达国际标准,出口每吨2~2.5万元,内销每吨1~1.5万元,还开发出鱼唇、鱼鳍、鱼泡、鱼胃、鱼排、鱼皮6种产品;年产小龙虾1000~1800吨,加工虾仁200~300吨,主要出口欧盟和美国,平均每吨10万元。
安庆市泊湖全美蟹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4万亩大型湖泊养殖基地,年产河蟹、鲢鳙鱼、鳜鱼、甲鱼、青虾等3600吨,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同时自营出口。产品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和CTHC认证。其中6万亩泊湖渔业生态核心示范区,过去每年只产蟹1.5万公斤。后来走“靠水养水,养水吃水”之路,发展循环经济,连续多年不间断地在湖泊里种草移螺、适量投放蟹种、鱼类等,生物资源已完全恢复,水草逐渐增多,苔草、轮叶黑藻等优质沉水植物资源量超过当年,放养的各种水产动物生长情况良好,产量逐年提高,现在年产河蟹16万公斤,是原来的10倍以上。质量明显高于同类湖泊,雌性河蟹个体规格144克/只,雄性河蟹个体规格183.6克/只,商品蟹售价也比周边湖泊生产的河蟹高出1倍,投入产出比高达1:7;鱼类生长速度快,鲢鳙增重近8倍,团头鲂增重11.7倍,草鱼增重24倍;每放养万尾鳜鱼苗,可捕获成鱼3900公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六)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循环发展
2011年3月22日,李克强常务副总理在包钢稀土研究院考察时说,稀土是宝贵资源,要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集约开发、高效利用、循环发展,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并对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表示肯定。
2011年6月10日,李克强常务副总理在山西省视察潞安集团时指出,潞安集团把“臭煤”变成“香煤”,废料变成原料,废品变成产品,宝藏变成宝物,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找到一条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有巨大的效益和潜力,要把循环发展摆到重要的位置。
上述循环经济典型的实绩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角度表明,循环发展是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有效途径,而提高资源产出率又是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
(七)提高资源产出率与发挥人自身智慧与潜能
现在存在一种“重物轻人”的思想偏向,往往只强调资金投入问题、项目建设问题、优惠政策问题,这些都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但却忽略了人自身的“心能”和“体能”问题。人的心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上,至少可在两大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扬和培养人们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良好行为和习惯;二是发挥人们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智慧、智能、潜能和创造力。“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开展全员创意竞赛,每个人都开动脑筋、出点子,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行动,同样的能源、资源、资金投入,其效益、效果、资源产出率就可大幅度提高。比如搞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得好,就能提高资源产出率,设计得不好,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又如,规划的好坏也至关重要,因为规划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而人的体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至少可在两大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人的体力能量。中国人口多,不能简单地看做是包袱,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体能用对了、用好了,就能产生巨大的财富和价值,大大节省物质能量,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同时,适度的体力劳动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二是可以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体育产业。这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而且还为发展循环经济打开新的思路,开辟新的空间和舞台。
(八)指标与指挥棒
本文开头就指出,用现行的一些考核指标很难评价发展循环经济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成效,而“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党和国家明确要求,“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因此,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是一项单项工作,而是牵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牛鼻子工程。它不仅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而且是一个指挥棒。可以用这个指挥棒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着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
三、深入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做法
第一,深化认识,提高认识。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产出率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提高资源产出率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还要认真学习姜春云同志2013年11月23日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杭州)年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提高资源产出率是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如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废弃物,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事关经济转型、环境改善、社会稳定的大事,应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资源产出率”这项崇高事业的内生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合力。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2012年12月5日批准宁国市“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帮助宁国市全面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都投入到“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的创建活动中,进一步破解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等难题,在转型发展上求得更大的突破。
第三,进一步抓好宁国市、界首市、阜南县等区域性全面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典型,在各行各业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创建活动。
第四,对全省受表彰的101个提高资源产出率先进单位进行培训提高,进一步提升其资源产出率,并从中选优,推进产业化,做到抓一点带一大串,抓一点带一大片。
第五,选择部分典型单位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行动。
第六,分别围绕“四个提高”,即提高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土地、水、森林、粮食等),提高废弃物变废为宝后资源循环利用产出率,提高污染物化害为利后资源再生利用产出率,提高人自身资源(智慧、潜能、技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队的合力、人醒悟的程度)产出率,抓出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特别要在提高人自身资源产出率方面,抓出有说服力的典型。
第七,要研究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科研、循环经济工业园等方面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可操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如农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资源产出率:一是围绕“九节一减”(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煤、节粮,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产出率;二是围绕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深度加工利用的各环节提高资源产出率;三是围绕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污染物化害为利后,提高再生利用的资源产出率。
第八,在科技创新驱动、管理创新驱动和“微笑曲线”两端(研发、设计与品牌、销售)上下功夫,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第九,突出减量化原则,在“节省”二字上下功夫,省中求好,省中求快,省中求多,实现多快好省的辩证统一。
第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制定修改完善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指标体系。
第十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探索提高资源产出率的科学规律。
第十二,依靠各级干部、专家学者和先进典型的骨干力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基本理念、做法及显著成效。
第十三,深入研究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政策性建议。
第十四,在适当时候召开一次“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行动”交流会。
我们坚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提高资源产出率,必将在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产出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必将为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找到突破陈规的新思路,必将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必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