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及天一阁藏书考略
2014-06-26李巧玲
李巧玲
关键词:范钦;天一阁;藏书楼
摘 要:文章在分析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及其天一阁概况的基础上,论述并考证了天一阁的藏书特色、藏书编目以及范钦的藏书思想,对今天藏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3-0139-02
1 范钦其人
范钦[1](1506~1585),字尧卿或安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二十七岁时为嘉靖十一年(1582年)进士。随后到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州)担任知州,随又升职为工部员外郎,后因为忤逆武定侯郭勋,被廷杖下狱。出狱后出任江西袁州府任知府。不久被擢升为广西参政,分守桂平,继而转为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史,陕西左使,接着又到河南,迁升为副都御史,最后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未到任)。著有《天一阁集》。范钦一生酷爱图书,每到—地,喜欢留心求访。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中记载,范钦曾经大批量地购买王氏万卷楼的藏书。另外,范钦在军旅、政务闲暇之际,还身体力行地访书、抄书、藏书、刻书、著书。范钦在聚书的同时,还喜欢校订和刻印书,对丰富、传播文化起过良好的作用。所刻之书,后人辑为《范氏奇书》。计收录二十种:《乾坤凿度》《周易古占法》《周易略例》《周易举正》《京氏易传》《关氏易传》《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穆天子传》《孔子集语》《论语笔解》《郭子翼庄》《广成子解》《三坟》《商子》《素履子》《竹书纪年》《潜虚》《虎吟经》《两同书》《新语》。但多忘佚,国内仅存十六种,已属稀有之物。然就其刻书与藏书而论,范钦天一阁的藏书是广有影响的,在国外也颇具名声。
2 天一阁
为了保管这些藏书,范钦筑藏书楼。并将楼命名为“天一阁”。诠释为“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士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无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周易·郑康成注》)以为天一生水,水能制火。全祖望在《天一阁碑目记》中记载:“阁之初建也,凿乙池于是下,环植竹木,然尚未署名也。及搜碑版,忽得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元揭文安公所书,而有记于其阴。大喜,以为适与是阁凿池之意相合,因即移以名阁。”反映了范钦期待藏书免于火灾的愿望。虽然天一阁幸免于火,但四百年来却饱经忧患,曾五次遭劫:明清之际动乱情境,失去十之一二;清高宗开四库全书馆,承办者擅留一部分;道光庚子,英人掠去一部分;太平天国时期丢失一部分;民国三年被盗过半。至建国时,仅存13,000余卷。天一阁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阮元在《定香亭笔谈》中记载:“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之家,惟此岿然独存。”可见,范氏天一阁在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天一阁藏书特色
3.1 丰富的善本
由于范钦先后到过江西、广西、福建、云南、陕西、河南诸省,因此,购得许多宋、元、明时期的刻本、抄本,其中不乏孤本,极为珍贵。如:宋建阳刻本《十七史百将传》、元李氏建安书堂活字体《元诗前后集》、明弘治八年(1495年)铜活字本《会通馆印辑补古今合璧事类》等。明代共开八十九科,天一阁藏有首科洪武四年(1371年)会试录和进士登科录,又有极为罕见的建文二年(1400年)的会试录和进士登科录。自宣德五年(1430年)至万历十三年(1585年)连续五十余科的会试录和登科录也全都齐全,宣德五年(1430年)以前也仅缺十种。科举录中也有少量系明抄本,如:《宣德八年会试录》《成化二年浙江乡试录》《永乐十二年福建乡试录》等。目前天一阁尚存明代科举录370种,占全国现存明代科举录总数的80%,其中绝大部分为海内外孤本。天一阁原藏中也不乏其他方面的珍版善本,如:元至正刻本《古乐府》十卷,元左克明编,卷一左下方有“四明东明子参校”题记,正文并有范钦朱墨批校和抄补。
3.2 各异的方志
方志是地方官治世的重要参考文献,各省、府、州、县、均编有志书。范钦对此很注意收藏,如:明刻李凤纂修《正德云南志》、明刻唐锦纂修《弘治上海志》,明刻管律纂修《嘉靖重修宁夏新志》等,都为国内所罕见。天一阁原藏中,明代地方志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据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统计,范钦当时收集的明代地方志多达415种,比《明史·艺文志》著录的还要多。天一阁现存的271种明代地方志中,海内孤本占164种。现存明代地方志中,纂于嘉靖年间的约占总数70%以上。其间有少数明代棉纸抄本,如:嘉靖《翁源县志》卷末题记著录,由纂修《广东通志》的需要而纂辑,当时尚未刊印,仅“一样二本,一本附学立案,一本附县立案”。嘉靖《汀州府志》《象山县志》地方志是一种记载翔实包罗万象的“地方性百科全书”,其中许多史实是正史中无法查到的。如:范钦当时收藏的“嘉靖《雄乘》《吴邑志》《昆山县志》,万历《黄岩县志》均详载治水文献。隆庆《赵州志》记隋代安济桥,嘉靖《寿州志》记淮南第一桥,均是有关我国桥梁工程的历史资料。嘉靖《许州志》有‘戎匠一目,列有十余种匠人的名称,隆庆《临江府志》有匠人统计数字,涉及的匠人名称有数十种之多,是了解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有用资料。嘉靖《鲁山县志》《邓州志》《临朐县志》记载了当地的矿藏情况,万历《郴州志》卷十一“坑治”一节,记述了宋明两代矿民的斗争和禁闭矿场的经过。嘉靖《惠州府志》《太平县志》记述了少数民族的习惯以及有关起义事件。隆庆《潮阳县志》记载了不少当时广东沿海人民的英勇抗倭事迹以及海上贸易的情况。嘉靖《鄢陵志》记载了嘉靖年间该地大地震的情况。弘治《宁夏新志》记述明代边疆军事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当地军民生活情况。
3.3 珍贵的原始史料
由于官场之便,范钦能够收集到一般藏书家所难得的官书,即当时的内部资料。如:《军令》一卷,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颁行,同年刻本;《大阅录》二卷,收有明张居正、霍冀等奏疏,隆庆二年(1568年)兵部刻本;《营规》一卷,嘉靖四十年(1561年)兵部颁发,同年刻本;《宁波通判谕保甲条约》一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通判吴允裕撰,同年刻本;《吏部四司条例》三卷、《考功验封条例》三卷,明蹇义撰,乌丝栏明抄本;《船政》一卷,明南京兵部车驾司编,嘉靖官刻本;《工部为建殿堂修都城劝民捐款章程》一卷,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颁发,同年刻本;《户部集议揭帖》一卷,每页骑缝有明户部钤记,嘉靖年间抄本;《学政录》一卷,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福建按察司提学副使朱衡奉旨将学校卧碑奉到敕谕,誊黄(指旧时皇帝下的诏书,由礼部用黄纸誊写)誊写,转行合属州县儒学,钦遵施行,嘉靖三十年(1551年)兴化府刻本;《漕运议单》一卷,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户部议定,蓝丝栏明抄本;《军政条例续集》五卷,明孙联泉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江西臬司刻本;《余肃敏公经略公牍》一卷,明余子俊撰,嘉靖五年(1526年)明刻本;《条例全文》八卷,明佚名氏编,成化弘治年间条例,明钞本;《嘉靖新例》一卷,明佚名氏编,明乌丝栏钞本……如今,这些一般藏书家既不甚关注又难以获得的极为罕见的文献,恰恰是研究明代历史,特别是嘉靖年间的社会现状、律法、典章制度等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资料。endprint
3.4 繁多的碑帖
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钱大昕编《天一阁碑目》中记载:“去其重复者,自三代迄宋元,凡七百二十余通。”其中著名的为北宋拓本石鼓文(冯登腩《石经阁金石跋文》)。除藏书以外,范钦还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有北宋拓本《石鼓文》和《秦封泰山碑》,汉《西岳华山碑》,明《万卷楼帖》和《义瑞堂帖》等,是研究明及明代以前书法篆刻艺术的宝贵资料。可惜在清中期以后,这些珍贵碑帖大部分遭散佚。
4 天一阁藏书编目
范钦为自己的藏书编过两个书目[2]:一是朱灌甫《万卷堂书目》记载的《范氏东明书目》千卷;二是焦竑《国史经籍志》记载的《四明范氏书目》二卷。这两个书目虽依经、史,子、集四部编排,但因早佚,其中细目不得面知。为此,借助新中国成立后冯孟颛指导协助撰写《天一阁书目外编》,所收书数约占范钦原藏书籍的90%以上,可知天一阁藏书基本概况。由于天一阁藏书在海内驰名,所以,不少学者亲自登阁,为之编撰书目。著名的有《四明范氏天一阁书目》四卷、《范氏天一阁书目》《天一阁书目》《四明天一阁藏书目录》二册、阮元编《天一阁书目》十卷,补一卷,范氏著作一卷、刘喜海缄《天一阁见存书月》十二卷、钱学嘉编《天一阁见存书目》四卷,首末二卷、林集虚编《目睹天一阁书录》四卷,附编一卷、杨铁夫编《重编宁波范氏天一阁图书目录》一册、冯孟颛编《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等。但目前仅存七种,虽不能完全反映天一阁的藏书情况,然可窥其梗概。至于范钦本人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并且是卷帙最多的当推《天一阁集》三十二卷;此外,尚有《明文臣爵谱》(卷册未详),《革朝遗忠录》(卷册未详),《范司马奏议》(又名《抚南赣奏议》)四卷一册,《抚掌录》(卷册未详),《赋苑联芳》(南京图书馆藏有红格钞本六册),《贡举录》(手稿)一册,《四明范氏天一阁书目》四卷,《烟霞小说》八卷,《古今谚》一卷,《歌谣谚语》一卷和《汉书隽》(卷册未详)。可惜这些书籍大多已散佚,今天一阁仅存《天一阁集》《范司马奏议》《贡举录》(稿本)《歌谣谚语》(稿本残页)四种而已[3]。
参考文献:
[1] 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69.
[2] 袁慧.范钦评传[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76.
[3]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11.
(编校:马怀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