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器乐演奏中音乐表现与文学内涵的重要性

2014-06-25李婉纯刘向阳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

李婉纯 刘向阳

摘 要:综合提升演奏者的文化内涵对音乐表现力有极大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文学内涵;情感的培养

器乐演奏艺术常被比喻是无声的歌词、无字的书法、无色的画卷。欣赏音乐用“听”,演奏音乐要用“心”。乐曲中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种种音乐要素的变化都是对“心境”的描述和表达,而器乐、手、唇、舌、身体只是演奏音乐的工具。加强乐器的基本功练习,则是提高表演者的一种辅助手段。那么,作为一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器乐演奏者,必须加强自身各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便于对音乐曲意的理解,才能将作品赋予优美的歌词、流畅的书法和生命的色彩画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1 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语言是各异的,音乐却是相通的。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认得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有内涵的,其中包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而音乐的形式是多样,而人的内心是极其丰富的,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所以演奏出来的作品也是千变万化的。正所谓一首作品一百个学生演奏就有一百种演奏效果。每位学生在面对作品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领悟,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演绎好每一首作品,首先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从学生的情感方面开始培养,将丰富的“情感”融入教学中,产生宜人、感人、化人的音乐效应。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法中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思想活动。其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的走进人内心的情感才是音乐感受的动力。教师授课时应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学生真正走入乐曲的意境,感受乐曲的意境,传达乐曲的意境,并在自己的理解之上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例如,乐曲《闪电波尔卡》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作者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在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笔下,形象而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疾风,雷雨和闪电的景象。而从作品中我们应该感受到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则需通过教师借助乐曲示范,加以学生的想象和理解,及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才能使学生将作品感知的内容与乐曲所赋予的意境相交融。这种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上的教学,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之一。情感是人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融入音乐教学中,并参与到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乐曲还是练习曲,都应抱有同样的态度和状态,才能使学生用丰富的情感的状态,更好的处理乐曲,把握乐曲,完成乐曲。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们便会感情丰富,情趣细腻,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情操,不但如此,还能使学生的人格逐渐完善起来。情感体验是教学中至高至美的境界,需要每位教师努力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挖掘学生的音乐灵感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敏锐的观察力。

2 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好的演奏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同样要具备好的表演素质。这就要求演奏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演奏者要做到“表里如一”,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文化内涵其实是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力量,而好的文化修养更能提高演奏者的技艺。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人们的认知更是不停地更新换代,大量新鲜的资讯不断涌入,各种各样的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也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人们的审美。人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之余也更加注重起音乐的内涵及其所表达的意境,这不单是在考验演奏者的专业水平,更是在检验一个演奏者的文化内涵。因此,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好的演奏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住乐曲的精髓,更完整的叙述乐曲的内容,更准确的表达乐曲的内涵。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平日中多阅读,多积累,多学习,多观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而现在人们普遍重视乐曲中的技术部分,在演奏中往往只注重炫技,忽略了乐曲的内涵,这样的演奏苍白无力,内容空泛,既感动不了自己也打动不了听众,不能真正走入人的内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雅艺术的大力普及,人们的审美观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对人的重要性。好的音乐作品能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带来正能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而真正好的音乐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演奏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素质,开阔自身的眼界,在众多的文化中吸取精华,提高对文化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并将音乐与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音乐作品的处理也更深刻,提高了音乐作品中的知识量,使作品更有韵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各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掌握和了解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听,多看,多学好的文学作品,深刻学习和理解作品中的内涵与意境,当人们对音乐内涵进行体验时,也就人们对音乐本身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对音乐内涵的体验不能仅停留在音乐本身,还应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环境及其内心的情感世界,了解作曲家的真实意图。同时,音乐内涵的体验不仅限于音乐本身,更要从音乐之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文背景中去发现和寻找。对作品的了解还包括:写作的年代;写作的环境;写作的动机。通过对这几方面的研究与学习,可以使演奏者的更具生命力与说服力,亦是打动听众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演奏者既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又要有深刻观察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3 音乐的表现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更多的是靠我们去想象的,即我们所说的二次创作。音乐的表现力是演奏者对音乐内容加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行的二次创作,是演奏者将现实生活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演奏者有良好的乐感,而良好的乐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根本保障。而乐感是体验音乐的需要和感受的过程,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心理过程。是一种主体性的内在感觉,通过音乐表演来体现的一种实际音响,是人们内心对音乐的直观感应。良好音乐的表现力是作为一名演奏者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音乐的表达,影响演奏者对音乐的判断,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的领悟。这就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其中包括音准、节奏、力度、音色及音量等方面,而这些都是在平日的练功中经过反复的练习获得,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平时的练功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仔细分辨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及音色的统一,这些都通过大量的练习所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获得,通过对旋律总体特点的感受和表现,可以体验到旋律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而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严要求,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严格为学生把关,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必要时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同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形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将识谱、读谱、唱谱、试奏、慢奏、快奏,各个环节联系为一个教学整体,通过音乐要素和音乐实践活动的综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试唱中的理论知识与养成好的练习习惯相结合,即我在平日的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说的,在吹奏的过程中心中一定要跟着一起唱,要在吹奏的过程中在心里跟着一起唱,这样既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还能听出在吹奏过程中哪些音有偏差,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感知乐曲的能力,发展我们内在的音乐感觉,使教师与学生由口头语言表达变为乐器与音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作品的主题、调式、基本乐段的变奏、反复、发展及表现手法、乐曲基本结构、音乐形象等方式的初步了解使学生在不同教学水平和程度上建立起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促进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变化动向。使教学过程更生动,这样的训练,启迪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生境界,锻炼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此外,还需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按照旋律流动的美,循序渐进的求知过程,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辅以自然优美的身体律动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只有自己感受到从内往外的心里美,才能带动听众的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音乐不仅是一种音响的、一种听觉的艺术,它还存在于音响的运动之中。它是通过作曲家主观的感受写出来的,因此它在表现情绪激动时,心情复杂时,乐曲就表达出紧张的、比较快的节奏;如果表达心情平和的时候,乐曲就表现的舒缓柔和。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用情绪去感动自己感染观众。而乐曲本身描述性叙事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限于客观事物中的那些有音响的、有节奏的、有动态的——运动中的事物。只有敢于大胆的想象,将潜伏于学生内心勇敢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总之,提高音乐的表现力,需要演奏者坐下来,仔细、认真、严谨地研究每一部作品的主体,发展的逻辑处理及作者乐思的表达,作品的曲式结构,高潮布局及结束,只有通过这些必要的音乐手段及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演奏激情,才能将乐曲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艺术家柯伦曾希望教师的工作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成品”的愿望。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愿望,在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让学生掌握器乐技能、技巧及传统和现代曲目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责任,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练习与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验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朴长天.论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1(08).

[2] 张永全.新视野下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J].商业文化,2013(04).

[3] 阎柏林,阎鹏.音乐学科有关音乐文化内涵浅析[J].音乐天地,2005(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
论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技能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
谈大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大学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论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浅谈钢琴演奏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