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靠创新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06-25方世南

唯实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明绿色

方世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理论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贯穿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一根主要红线是,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行为创新的合力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和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以理念创新提升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的先导。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指自觉破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陈旧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形成新的结论或理论体系,用于指导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实质是在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深化,是对以往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超越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提升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的新理念。习近平同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揭示了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的尖锐性和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酸化、盐渍化、水资源匮乏、河流普遍污染、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电子垃圾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雾霾等极端天气频发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议题,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障碍。只有清醒地直面和正视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才能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同时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自然规律作为自然界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难以直接把握的特点,对于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和驾驭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愿景的历史重任,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当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赢。为此,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认识的新理念。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他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这一重要思想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强调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误解和曲解。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是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起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离开了自然环境只能处于抽象状态,都无法成为现实生产力中的要素而发挥作用。“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将自然界作为生产力能够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推崇生产力,而是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即建设性的生产力和破坏性的生产力。前者是绿色生产力,后者则是非绿色的生产力。马克思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忽视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而片面地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要人们警惕生产力的“片面的发展”,警惕生产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做到“三个决不”: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深刻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阐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生态环境危机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紧张度,既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生存危机,又是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制度危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以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怪圈。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篇章的深刻见解。

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endprint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依法进行生态治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症结在于法律法规偏软、惩处不力。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加强立法、执法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法治氛围。

科学而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中虽然也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某些指标,但是,往往是点缀性的,分量不重,权重较低,总体上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且不注重分类考核办法,不管各地实际情况,搞“一刀切”。许多官员常说的“没有水平,去种草坪”、“宁可毒死,不要饿死”的话,就反映了对经济指标的高度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轻视。习近平同志关于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深刻论述,有助于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纠正不科学的政绩观和考评观,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实事求是地确定政绩。如果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方面下了功夫,在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即使生产总值下降一些,名次排位靠后一些,也是科学的政绩,也要将其看作真正的英雄。相反,对简单为了生产总值增长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导致民怨沸腾,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但不能算政绩,而且要追究责任,甚至终身追究责任。

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他的产权理论发端于对制度涵义的界定,通过对产权的定义,对由此产生的成本及收益的论述,从法律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阐明了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科斯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完善产权制度,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大的作用。为此,必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只有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才能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避免生态环境自然因产权不明晰而上演哈丁所说的“公有地悲剧”。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还涉及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众多方面,只有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精神,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以行为创新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是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落脚点和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坐而论道,重在建设,取决于在理念创新指引和制度创新规约下的政党、政府、企业、公民等各个阶层的整体性行动。生态问题根本上说并不是生态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只有真正改变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注重行为创新,告别人与自然对立的非绿色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行为,才能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中贯穿了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丰富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需要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培育生态理性人,提升生态文化软实力。生态文化缺失或落后,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阻力,是助长整个社会重功利、轻伦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惠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进工厂、进头脑,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政党、政府、企业和公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体系,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需要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众多和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国情,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作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是一种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组织生产过程,创造出绿色产品,以满足绿色消费的企业绿色行为,涉及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众多方面。生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行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实行清洁生产,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是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生活消费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现代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格局。要通过大力创建“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楼院”等活动,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必须知行合一。美好的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起来。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天蓝云白、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1A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戴群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明绿色
来不及生产力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文明歌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