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14-06-25陆慧娟高波涌何灵敏
陆慧娟 高波涌 何灵敏
摘要:结合中国计量学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其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共同协作开展办学项目为例,介绍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双语课程开设情况,提出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和构建方法。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外合作
0 引言
我国从90年代初开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至今,经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约有500家。其中计算机专业的生源占相当比例,这为缓解我国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不足,迅速拉近在计算机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颖且有效的途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合作办学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2011年,中国计量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称“中新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我们以此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从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手,展开研究和讨论、
1 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计算机课程建设
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开设42门本科课程,其中外方承担15门,中方承担27门。中方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等。外方设置的主要课程为: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软工程、IT运营管理、IT服务支持、信息安全管理、网络与系统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分布式移动系统等
其中,外方课程采用英语教学方式,中方。课程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方式。合作项目学生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在英文的环境下串联完成。学生不仅要听懂教师讲授的全英文课堂内容,还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按照授课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并参加期末考试。无论对学生的英文能力还是实践能力,这都是巨大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教学方式不同,加上外方教师的授课时间相对统一,学生需要承受的课业强度比较集中,很容易对课堂内容产生疲倦以及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这更加大了外方教师授课的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学校给每堂外方教师的课程配备了一个中方的英语老师以及相应的专业老师,及时通过沟通与讲解来解决学生的疑惑,消除课堂上的语言障碍,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外方的知识,更好地了解专业,增强了课堂的授课效果,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宗旨与目标。
2 计算机双语专业课程的开设
根据双方合作办学的协议,为达到外方的考核要求,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试卷必须为英文形式,老师对学生进行批改并存档过程也必须保证全英文。同时,在专业课程方面,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包括核心科目在内,中方大约三分之二的专业课程是外方引进的,中方的专业讲授教师需要熟读并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方便同学理解,教师需中英文结合讲解,这些都是对中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的考验,是吸收外方先进知识的基本要求。
在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前提下,专业课程的讲授教师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能够用英语和中文结合的方式讲解课堂内容,授课方式生动、丰富,英文流利、易懂,有一定的肢体表现能力,能够消除由单纯语言带来的困惑,促进学生对讲授知识理解。
3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体系的实践
3.1 培养方案的完善
项目组坚持培养方案由中新双方共同制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的宗旨。所有专业课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外方引进,关注外方教材变化与发展,学习外方先进培养方案。随着计算机专业快速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相应变化迅速,中方学校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紧跟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动态的前提下,吸收外方计算机专业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优秀的课程结构模式,进一步完善中新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
3.2 师资水平的提升
项目组定期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授课,更新学校的理念和技术;同时,为了解决语言沟通以及专业知识传授方面的问题,学校分配一名年轻有潜质的骨干教师配合来访的外方专家和学者。这不仅能够协助开展专家和学校之间的工作,还可以拓宽年轻教师在相关领域的见识,在与外方专家、学者接触期间,年轻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看待问题也将更加全面;在外方专家前来授课前,学校专门开设计算机领域方面的英语教学课程,在课余时间开设专业英语培训班。在专家授课期间,学校鼓励相关教师认真听课、做笔记,学习外方优秀的教学方法,同时通知其他专业的教师,为对外方以及计算机专业教学感兴趣的老师学生提供旁听机会;在前面的基础上,学校每年会在中方优秀教师中选择3~6个去新西兰进行为期3~6个月的访问和培训,访问归来的教师给学校其他教师和学生讲述外方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更多教师和学生加入到中外合作项目中来。通过以上各种有效措施,在整体上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师资水平。
3.3 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任课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设置课堂情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需要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可以多采用肢体语言,提高讲解生动性。在外方教师授课时,中方教师需及时灵活地补充知识要点及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中方教师及时吸取外方教师上课生动灵活的特点,使学生充分适应双语教学方法。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均在机房进行,由教师讲授,学生动手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采用上机考核与理论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依据课程设置不同,对学生因材施教,层层把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4 构建适合国情的课程体系
根据合作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建立适合计算机中外合作项目的课程体系。首先,学生在课程方面一共有4类课程,分别是必修、必选、选修和任选,课程类型多,涉及面相对较广,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就业的意向以及目前的现状来选择相应的课程,选择过程灵活,自主性强。
其次,与各在线网站以及企业进行合作,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学习基地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要有在线学习的能力和需求,除校方规定的阶段性在线自主学习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更多的课程,开发自己的相关能力。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和项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课余时间进行理论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再次,吸收普通本科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点,选择性地继承外方的课程体系,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课程体系。仔细研究课程体系,充分吸收外方的课程优势,结合基本的亮点与先进的时代内容,促进国内成熟的理论或技术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
但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要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辟英语学习环境,尽早让学生通过雅思考试;加强课堂学习气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充分激励学生。
2)要重点提升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外方专业教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力量;鼓励学校教师多学习外方,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提升开展双语教学的能力。
3)要加强教材建设,建设并出版一套适合合作办学使用的英文教材。
4 结语
在对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中,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其坚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外方课程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我国国情,突出了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国际化的理念。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学科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要求下,坚持国内优秀的教学思想,学习并且融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增强合作办学项目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敏.浅议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语课程建设与外语师资培养:以中国计量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8):471.
[2]张晓如,程科.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40-41.
[3]王忠民,康卉,陆根书,等.西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新机制探索: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的通理项目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84-90。
[4]晏志新.江西省高校办学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5]张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王兆明,吴洪贵,刘凤云.高职课程改革和检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1-63.
(编辑:赵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