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理论诉求及实践探索

2014-06-23王大成白成良秦荣廷田跃兴

企业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就业探索国际化

王大成 白成良 秦荣廷 田跃兴

摘 要:2010年-2013年,世界经济呈增长态势,但受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经济增速仍然迟缓,全球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严峻。经济政策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达9.4%;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和2011年的英国毕业生失业率达9%;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但麦可思报告显示,受访的25.6万名学生当中,只有47%的人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国内外高校毕业生较高的失业率和偏低的就业满意度,考验着我国综合实力相对逊色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开展。

关键词:国际化;高职院校;就业;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由“高等”和“职业教育”两个概念性词汇构成的一个新型教育体系,是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球经济化浪潮的双重影响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从国际上角度上看,国外很少有国家使用“高职教育”这一概念,即使有但在文字的理解上与我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俄罗斯将“职业教育”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好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助推我国高职教育大发展,稳健推进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是我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压力在加大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球高等教育规模也顺势呈几何态势增长。为了紧跟世界经济大发展,为我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提供充裕的人才保障;我国教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变革。中职升高职、新建高职院校不断进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24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高职高专院校达1184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2014年将达到727万,不断扩展的高校集群和招生就业规模,给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还欠缺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职业指导之父”E 帕森斯(Frank Par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情况,设立了波士顿地方就业局,成为现代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在清华学生课堂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先河。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进入大学虽有近百年的时间,与国际职业生涯规划起源可以一同进行追溯,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现实状况,我国高校职业生涯生涯规划体系未真正意义上的纳入确立的议题,一直以来就是教育体系中的诟病所在。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更是令人堪忧,据调查,国内院校专业设置暂无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一般笼统归属人力资源学专业之下,造成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性人才短缺的局面。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划分到学校就业职能部门进行分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配备现象普遍。

(三)实习实训平台仍落后

国外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多采取实践加理论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操作,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快速拓展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学校的发展建设往往注重讲求校园“硬件”建设,如: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而忽视教育核心“软件”的打造;尤其是高职学生实习实训平台缺乏成了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快速提升的致命硬伤。高职教学体系讲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形成一种熟能生巧技能技巧,在课程设置上动手实践课程一般大于理论课程。高职学生实践课程载体实习实训平台的缺乏,学生实践课程在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仿效普通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教学特色不能体现,教学任务得不能完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胜任诸多技术操作性岗位,给学生就业产生根本性的障碍。

(四)高职创业体系未跟进

为进一步缓解毕业生就业形势压力,国内外高校纷纷实施自我消化、自身解决方略,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以缓化。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教授在其为MBA学员开设的新企业管理课程中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理念;1968年,美国百森商学院首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专业。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兴起的标志,201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对比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初步形成到最终确立时间履历表,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外高校创业体系构建的差距,凸显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等症结所在。我国高职院校滞后的创业体系,不能及时有效的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目标,缓解学生就业工作压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理论诉求

(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并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第一产业的经济基础性地位不断得以巩固,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世界制造业重心逐渐向中国迁移,我国跻身“世界工厂”的行列,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际遇和挑战。当前摆在国民经济面前最大的挑战在人才,英特尔(中国基地)、IBM(中国基地)、NEC(中国基地)等用人单位不断传出企业技师、高级技师严重缺乏,企业技师技术等级偏低、技能单一等问题,不断刺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敏感神经。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性人才为主线,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性操作、管理岗位人才,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高职学生到其人才培养目标岗位上就业,已经成为助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endprint

(二)是社会和谐稳定需要

全国上千所高职院校,数百万高职院校毕业生,如果不能及时到岗就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学历人才与人员不稳定性相结合极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据相关数据显示,高智商犯罪现象日益猖獗,国外媒体报道,1991年全球使用假信用卡的非法所得金额就超过了1亿美元;2004年,信用卡欺诈所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30多亿美元,15年间,损失资金量便增长了30倍。在我国,高技术犯罪也正以每年40%的速度逐年递增;高智商犯罪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热潮,快速世界化,给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给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带来了各种消极的影响。积极切实推进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遏制滋生高学历人才与人员不稳定性相结合的土壤,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估量的建设性作用。

(三)是健全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在学生完成中等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专业升华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迅速融入世界教育大潮,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细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如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助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积极引导学生就业,投身社会建设活动,更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造福社会是摆在当今高职教育的一大课题。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满足全球化经济视野下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岗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2006年,我国首次针对职业教育进行大规模投入的专项建设计划,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好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就业,是深化人才方案的一大落脚点。

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策略

(一)树立危机意识,健全高职学生就业规划体系

在当今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系统,应树立严峻的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坚持“进校即毕业,上学即就业”的工作理念,未雨绸缪的做好在校学生的各项技能的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应拥有从入学便“一竿子插到底”(即:学生毕业就业)思维框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引入学校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学会应有swot分析法分析当下的自己,为自己的将来规划好理想的职业目标、职业道路、教育培训以及发展计划等,并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制定好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然后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维度进行细分,形成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从而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为自己的在校学习、毕业就业以及将来的家庭生活进行指导。

(二)搭建锻炼平台,实现助推高职学生实习实训

我国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平台的构建,应坚持“内增场所设施,外拓企业平台”的思路。一是努力完善自身的实习实训场地的构建,满足学校教学体系的日常教学体系运作的需求;二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效仿德国双元培训制、美国校企合作、英国工读交替式培训、澳大利亚TAFE制度、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国外成功的教育模式;进行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等形式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让学生及早进入企业实习实训,接受社会岗位的考验,从而解决学生高层次实习实训平台需求和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扭转高职院校教育学生教育学校单一制机制,走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系列全新模式。

(三)注重人才培养,搭建夯实高职教师服务团队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应始终坚持“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的教育服务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方向;努力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学工人员培养方案,如:美国“The tomorrows high

er education”工程—明日高等教育工程,把学生事务由学生服务转向学生发展,使学生各项工作开展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明日发展。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加强着力建设学生就业工作科研室,对教师队伍进行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课程培训,积极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整体升级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体系;为就业工作稳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四)积极营造氛围,深化创业就业的内涵式发展

为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号召,我国高职院校应坚持“就业为本,创业至上,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理念。把创业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教学学科来抓,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方式,为校园创业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积极引进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创办的KAB(Know About Busi

ness)、SYB(Start Your Business)等国内外先进创业课程体系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创业朝国际化、社会化、大众化不断的靠近。同时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实现学生创业帮扶集群化、商务信息共享化和项目经营社会化,让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拥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检验平台支撑,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理念,为社会创造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Employability Skills:From Framework to Practice [R].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6:12,46,48-50,58.

[2]李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化新路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65.

[3]宋晓宗.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机制探析及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1-83.

[4]陈高升,孙国辉.高校创业教育[M].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探索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