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居民对PM2.5关注度的调查分析
2014-06-23王洁李伟冯木子
王洁+李伟+冯木子
摘 要:本论文通过在杭州西湖区、江干区、下城区三个城区发放问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先根据对性别比例、年龄频率、职业频率、学历频率分析,再结合以上人口特征与对PM2.5了解程度进行交叉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最后根据对PM2.5了解程度的单因素分析,最终得出杭州居民对PM2.5的关注程度,同时提出一些提升关注度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PM2.5;居民;分析;关注程度
PM2.5从成为大气污染物指标开始就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对于PM2.5的兴起不是一个意外而是一种必然。从2012年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与现行的标准相比,“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1]。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了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1] 。同时在2009年杭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为重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2]。
一、研究背景分析
微博上有一段时间甚至嬉称PM2.5为“喂人民服雾”,PM2.
5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又不可能完全杜绝和控制它。杭州作为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素有“天堂之城”美称,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定居杭州。杭州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一直是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为调查出杭州市居民对PM2.5关注程度,我们小组通过问卷的形式通过在杭州西湖区、江干区、下城区三个城区发放问卷,调查杭州居民对于
PM2.5的关注了解程度以及PM2.5对于居民在运动出行方面的影响程度;问卷分为四个层次:居民的基本情况调查、对
PM2.5的认知情况调查、PM2.5对居民运动的调查以及PM2.5对居民出行影响的调查。
二、杭州市居民对PM2.5关注度的数据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人口统计特征。通过对受访者性别频率分析,得出在问卷调查设计的受访者中,男性比例占54.8%,女性比例占45.2%,符合调查比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的调查平等性;通过对受访者年龄频率分析,得出了受访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即受访者中未成年人71人,青年人251人、中年人110人、老年人94人;通过对受访者职业频率分析,在调查涉及的受访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组人数比例达到89.0%,41~65岁及以上人数比例达11.0%。而受访者的职业构成中,大学生人数占绝大比重。通过对受访者学历频率分析,在调查涉及的受访者中,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达86.3%,由此看出超过半数为大学生学历,对于PM2.5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人口统计特征与对PM2.5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受访者对PM2.5的了解程度频数的饼状图进行分析,31.0%的受访者对PM2.5比较了解,12.4%的受访者对于PM2.5非常清楚,21.7%的受访者表示对PM2.5只是了解一些。此外还有
16.9%的人表示完全未听说过PM2.5。数据显示,将近65.0%的受访者至少了解一些PM2.5,而25.0%的受访者对PM2.5不了解,表明PM2.5的认识情况。
在只考虑性别和了解程度两个变量交叉时变量数据的分布情况:526个有效数据中,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在五个选择项目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在只考虑年龄和了解程度两个变量交叉是变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在526个有效数据中,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五个选项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别性。即各个年龄段受访者中,对PM2.5表示了解人群的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顺序为:中年人(96.4%)> 未成年人(87.3%)> 青年人(61.0%)> 老年人(22.3%)。在只考虑学历和了解程度两个变量交叉是变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在393个有效数据中,不同学历的人群在五个选项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学历差别性。我们发现学历较高的人群,对于PM2.5的了解程度高于学历较低人群,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只考虑职业和了解程度两个变量交叉是变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在526个有效数据中,不同职业的人群在五个选项上呈现出较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学生、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对PM2.5表示了解的受访者比例较高于其他职业的受访者。
(三)性别、年龄与了解程度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用Home
ogeneity of variances test 方法对性别年龄与关注情况进行了多因素的方差分析得出,相伴概率为0.306,大于显著性水平
0.05,因此可以认为各个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
通过用LSD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性别变量的3个水平之间的相伴概率大部分都大于显著性水平。说明4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通过先是了解S-N-K法多重比较的结果,相伴概率为0.054小于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4个年龄段(18岁以下,18-40岁,41-65岁,65岁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图是对PM2.5了解程度性别与年龄两因素的之间的点图,由图可以看出年龄越高其均值越大,分值越高,则了解程度就越低。
(四)对PM2.5了解程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用Homogene
ity of variance test 方法对关注情况进行了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其相伴概率为0.037,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不能认为各个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
从对PM2.5的了解程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方差检验的F值为4.483,相伴概率为0.001。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不同职业的人群中对于PM2.5的关注程度不同,存在明显的区别。endprint
还可以看出总的离差平方和为333.500,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照成组间平方和为13.781,随机变量照成的组内平方和为319.719,而逐渐平方和中,能被控制变量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3.171,不能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0.005。通过用LSD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的伴随概率相较于显著性水平
0.05,有大有小,说明不同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用S-N-K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前一结果相结合可知,有部分职业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图是不同职业对PM2.5了解程度的折线图,由图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对PM2.5的了解程度差异还是挺大的。
三、杭州市居民对PM2.5关注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有一小部分居民对于
PM2.5关注了解少,并且认为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还是说明现在有关PM2.5的宣传方式还是不够,没有达到一定的宣传力度。并且这些人对于环境因素都不是特别敏感,认为这都不会影响他的运动以及出游;另有一部分居民对于PM2.5关注了解很少,但是认为PM2.5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通过我们问卷的相关问题以及一些我们现场的讲解,很多人虽然对于PM2.5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们一直认为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认为任何环境污染物都会对其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并会注意它的相关指数;此外,通过我们调查发现此类状况也有一部分人群,他们一般是年龄较大的群体,他们对于PM2.5了解较多,并且认为PM2.5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由于这类群体身体不是特别好对于此类环境污染物了解较多,并且关注度也较高,所以他们认为PM2.5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而所占人数最多的是居民对于PM2.5了解很多,但是并不认为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此次调查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很大一部分人对于PM2.5都有一定了解,并自我感觉对其有了关注,可是他们并不认为这会影响其运动以及出行的相关问题。
对于上述的问题现状我们将对其进行原因分析,首先是现状中的前两种情况都是反应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宣传方式不够。那么人数较多的后两种情况更是凸显了大家对于PM2.5的实际关注度并不够,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到它对人生活的巨大伤害,这也是我们课题确立的原因所在,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并关注PM2.5,希望PM2.5可以从新唤醒大家对于环境的关注以及保护。不要像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简单了解并不了解其深层的东西,那么产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一下几点:①专业术语让人费解;②各群体环保知识贫乏,大学教育对环保重视不够;③新闻媒介传播具有局限性;⑤政府缺少对学生群体的引导;⑥民间组织缺少号召力。
四、建议方案
每一个问题产生都要有它的相关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的讨论关于杭州居民对于PM2.5关注度不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媒体方面加大宣传力度。①媒体方面要加大对PM2.5的了解,及时向社会报道。②播报气象的节目可以突破以往的单纯播报新闻的模式 可以增加空气污染指数的内容,包括
PM2.5的最新情况。③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也要更加关注环保这个主题,与环保局合作,向群众及时公布PM2.5消息。对于群众提供的可行性建议和方案,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④ 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要提防虚假的PM2.5消息。
(二)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活动。①大学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在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事,要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为一个更绿色的地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②要培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③高校应该每个学期开设一至两节环保公开课,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知识,让大学对身边环保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④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创建相关的绿色环保的社团,凝聚一群有高环保意识,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在学校起到带头宣传作用,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⑤大学生每个学期可以为环保部门做一些绿色环保的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提高身边的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一起为环保奉献自己的额一份力量。
这些建议都是想通过各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关注PM2.5,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它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也才会关注环境,进而学会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措施,通过PM2.5这样一个新型的空气污染物,重新唤起大家对于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2-03-06(2)
[2] 腾讯新闻. 网友不满“PM2.5”改名:喂人民服雾[Z].腾讯新闻,2013-03-05endprint
还可以看出总的离差平方和为333.500,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照成组间平方和为13.781,随机变量照成的组内平方和为319.719,而逐渐平方和中,能被控制变量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3.171,不能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0.005。通过用LSD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的伴随概率相较于显著性水平
0.05,有大有小,说明不同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用S-N-K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前一结果相结合可知,有部分职业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图是不同职业对PM2.5了解程度的折线图,由图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对PM2.5的了解程度差异还是挺大的。
三、杭州市居民对PM2.5关注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有一小部分居民对于
PM2.5关注了解少,并且认为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还是说明现在有关PM2.5的宣传方式还是不够,没有达到一定的宣传力度。并且这些人对于环境因素都不是特别敏感,认为这都不会影响他的运动以及出游;另有一部分居民对于PM2.5关注了解很少,但是认为PM2.5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通过我们问卷的相关问题以及一些我们现场的讲解,很多人虽然对于PM2.5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们一直认为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认为任何环境污染物都会对其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并会注意它的相关指数;此外,通过我们调查发现此类状况也有一部分人群,他们一般是年龄较大的群体,他们对于PM2.5了解较多,并且认为PM2.5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由于这类群体身体不是特别好对于此类环境污染物了解较多,并且关注度也较高,所以他们认为PM2.5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而所占人数最多的是居民对于PM2.5了解很多,但是并不认为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此次调查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很大一部分人对于PM2.5都有一定了解,并自我感觉对其有了关注,可是他们并不认为这会影响其运动以及出行的相关问题。
对于上述的问题现状我们将对其进行原因分析,首先是现状中的前两种情况都是反应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宣传方式不够。那么人数较多的后两种情况更是凸显了大家对于PM2.5的实际关注度并不够,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到它对人生活的巨大伤害,这也是我们课题确立的原因所在,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并关注PM2.5,希望PM2.5可以从新唤醒大家对于环境的关注以及保护。不要像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简单了解并不了解其深层的东西,那么产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一下几点:①专业术语让人费解;②各群体环保知识贫乏,大学教育对环保重视不够;③新闻媒介传播具有局限性;⑤政府缺少对学生群体的引导;⑥民间组织缺少号召力。
四、建议方案
每一个问题产生都要有它的相关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的讨论关于杭州居民对于PM2.5关注度不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媒体方面加大宣传力度。①媒体方面要加大对PM2.5的了解,及时向社会报道。②播报气象的节目可以突破以往的单纯播报新闻的模式 可以增加空气污染指数的内容,包括
PM2.5的最新情况。③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也要更加关注环保这个主题,与环保局合作,向群众及时公布PM2.5消息。对于群众提供的可行性建议和方案,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④ 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要提防虚假的PM2.5消息。
(二)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活动。①大学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在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事,要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为一个更绿色的地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②要培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③高校应该每个学期开设一至两节环保公开课,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知识,让大学对身边环保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④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创建相关的绿色环保的社团,凝聚一群有高环保意识,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在学校起到带头宣传作用,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⑤大学生每个学期可以为环保部门做一些绿色环保的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提高身边的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一起为环保奉献自己的额一份力量。
这些建议都是想通过各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关注PM2.5,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它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也才会关注环境,进而学会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措施,通过PM2.5这样一个新型的空气污染物,重新唤起大家对于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2-03-06(2)
[2] 腾讯新闻. 网友不满“PM2.5”改名:喂人民服雾[Z].腾讯新闻,2013-03-05endprint
还可以看出总的离差平方和为333.500,其中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照成组间平方和为13.781,随机变量照成的组内平方和为319.719,而逐渐平方和中,能被控制变量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3.171,不能线性解释的平方和为0.005。通过用LSD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的伴随概率相较于显著性水平
0.05,有大有小,说明不同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用S-N-K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前一结果相结合可知,有部分职业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图是不同职业对PM2.5了解程度的折线图,由图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对PM2.5的了解程度差异还是挺大的。
三、杭州市居民对PM2.5关注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有一小部分居民对于
PM2.5关注了解少,并且认为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还是说明现在有关PM2.5的宣传方式还是不够,没有达到一定的宣传力度。并且这些人对于环境因素都不是特别敏感,认为这都不会影响他的运动以及出游;另有一部分居民对于PM2.5关注了解很少,但是认为PM2.5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通过我们问卷的相关问题以及一些我们现场的讲解,很多人虽然对于PM2.5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们一直认为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认为任何环境污染物都会对其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并会注意它的相关指数;此外,通过我们调查发现此类状况也有一部分人群,他们一般是年龄较大的群体,他们对于PM2.5了解较多,并且认为PM2.5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由于这类群体身体不是特别好对于此类环境污染物了解较多,并且关注度也较高,所以他们认为PM2.5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而所占人数最多的是居民对于PM2.5了解很多,但是并不认为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此次调查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很大一部分人对于PM2.5都有一定了解,并自我感觉对其有了关注,可是他们并不认为这会影响其运动以及出行的相关问题。
对于上述的问题现状我们将对其进行原因分析,首先是现状中的前两种情况都是反应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宣传方式不够。那么人数较多的后两种情况更是凸显了大家对于PM2.5的实际关注度并不够,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到它对人生活的巨大伤害,这也是我们课题确立的原因所在,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并关注PM2.5,希望PM2.5可以从新唤醒大家对于环境的关注以及保护。不要像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简单了解并不了解其深层的东西,那么产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一下几点:①专业术语让人费解;②各群体环保知识贫乏,大学教育对环保重视不够;③新闻媒介传播具有局限性;⑤政府缺少对学生群体的引导;⑥民间组织缺少号召力。
四、建议方案
每一个问题产生都要有它的相关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的讨论关于杭州居民对于PM2.5关注度不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媒体方面加大宣传力度。①媒体方面要加大对PM2.5的了解,及时向社会报道。②播报气象的节目可以突破以往的单纯播报新闻的模式 可以增加空气污染指数的内容,包括
PM2.5的最新情况。③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也要更加关注环保这个主题,与环保局合作,向群众及时公布PM2.5消息。对于群众提供的可行性建议和方案,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④ 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要提防虚假的PM2.5消息。
(二)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活动。①大学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在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事,要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为一个更绿色的地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②要培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③高校应该每个学期开设一至两节环保公开课,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知识,让大学对身边环保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④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创建相关的绿色环保的社团,凝聚一群有高环保意识,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在学校起到带头宣传作用,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⑤大学生每个学期可以为环保部门做一些绿色环保的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提高身边的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一起为环保奉献自己的额一份力量。
这些建议都是想通过各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关注PM2.5,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它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也才会关注环境,进而学会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措施,通过PM2.5这样一个新型的空气污染物,重新唤起大家对于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2-03-06(2)
[2] 腾讯新闻. 网友不满“PM2.5”改名:喂人民服雾[Z].腾讯新闻,2013-0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