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4-06-23朱红梅刘芳林霍晓红
赵 娟 朱红梅 李 平 刘芳林 霍晓红 李 梅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015)
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赵 娟 朱红梅 李 平 刘芳林 霍晓红 李 梅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015)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处理方法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年间58例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结果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2.41%,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G+球菌)为主,占58.62%,革兰阴性菌(G-杆菌)占39.65%,真菌占1.73%。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中精细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是降低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方法。
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病原菌
妇科手术是治疗妇科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预防措施的重视与完善,严重的腹部切口并发症已很少见,但脂肪液化、感染、血肿、裂开等仍时有发生。切口感染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影响[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年间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58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2.41%,平均年龄48岁,其中56例为腹部纵切口,1例因为肥胖且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行腹部横切口,1例腹腔镜切口。基础疾病分别为:子宫肌瘤39例,子宫腺肌症4例,卵巢肿瘤7例,宫颈癌5例,子宫内膜癌3例。术前合并贫血10例,合并糖尿病4例,生殖道感染8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2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部切口术后4~8 d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切口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切口部分或全部裂开,深达腹直肌前鞘。
1.2 方法
①感染检查方法: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2],确定患者腹部切口感染,从感染的腹部切口取分泌物作为标本,对所采集的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方法为MIC法。②处理方法:妇科术后腹部切口一经诊断感染即拆除切口缝线,彻底清除切口内的分泌物、肉芽组织、线头及坏死组织,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同时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坚持每日换药待创面新鲜后行胶布固定或行腹部切口二次缝合术。
2 结 果
2.1 处理效果
58例感染切口最短愈合时间8 d,最长愈合时间为22 d,平均15 d。
2.2 病原菌分布
58例病倒中革兰阴性菌(G-杆菌)23株,占39.65%,革兰阳性菌(G+球菌)34株占58.62%,真菌1株,占1.73%,见表1。
2.3 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本调查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度对利福平100.00%、万古霉素61.00%、力奈唑烷100.00%、莫西沙星72.20%、呋南妥因94.00%、氯洁霉素61.00%、对青霉素G及β内酰胺酶均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敏感度达到10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氨苄西林93.00%,头胞比肟80.00%,对喹诺硐类相对敏感。
3 讨 论
3.1 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多为综合性因素,有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腹部脂肪层厚,重度贫血,术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等术前相关因素。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以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而正常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而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易受感染,同时阴道内存在大量正常菌群。故手术期患者由于自然防御功能的破坏及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内分泌改变可能导致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从而成为机体感染的内源性病原体。本资料显示:受术者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因其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加之合并贫血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质等当经受手术时往往容易诱发感染,故在手术前应积极纠正贫血,对症处理,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对于医院感染尤为重要[3]。如术前纠正血红蛋白>80.0 g/L,术前血浆白蛋白>40 g/L;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于肝病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对子宫切除术前做好阴道及外阴清洁;积极控制原发感染等。
3.2 术时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止血不良,血肿形成,电刀使用,缝合技巧不当将会在皮下形成张力,残留死腔,部分组织因缺血坏死而引起切口深夜而继发感染;因此应提高手术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技术操作应稳准、轻快,减少手术创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应注意保护组织、彻底止血,缝合时不留无效腔,对合面平整整齐、无缝隙,尽量恢复其原有的解剖结构,减轻手术的创伤程度,对皮下脂肪过厚的可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刀。据报道,改良的腹壁三层缝合法及皮下脂肪留置负压引流有利于腹部切口的愈合。
3.3 手术切口感染最常见的流行因素是消毒、隔离、洗手措施不严[4]。本调查有一例腹腔镜手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同期普外科亦出现腹腔镜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经调查监测证实器械消毒不严。因此应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医师的无菌操作,增强无菌观念。
3.4 手术后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途径。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稳乱及会呼吸道感染,术后避免恶心、呕吐或剧烈咳嗽使腹压增大,影响切口的愈合。一旦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应加强局部换药并严密观察。尽早留取切口分泌物作为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以指导抗生素应用。对轻症早期表浅患者局部换药时,可用酒精纱条进行外敷,如渗液较多时,应局部拆除缝线,彻底清除切口内的分泌物、肉芽组织、线头及坏死组织,并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彻底清创使切口四周重新形成新鲜创面,行蝶形胶布固定或行腹部切口二次缝合术。
3.5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5]。目前医院内的优势菌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可选用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强大杀灭功能的抗菌谱广,起效快的抗生素,如第3代头孢菌素。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了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涉及重要器官等外,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预防应用抗生素只有在术前30 min~2 h静滴给药,才能保证手术部位有足够的血药浓度,且抗菌药物须在细菌污染前就应组织内有一定杀菌浓度,才能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无明确指征的滥用抗生素,非但不能降低感染率,反而有促进耐药菌株形成的危险,并可能延误诊断及治疗时机。本组药敏结果调查发现:大多数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逐年增多,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重视细菌分离及药敏实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6],因此预防切口感染要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不断提高医师的手术技巧以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污染的机会,重视细菌分离及药敏实验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做好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切口感染率。
表1 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1] 石喜之,王济峰,周涌,等.手术后切口感染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2,21(27):897-8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3] Talbot.TR.Diabetes mellitus and cardiothoraei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J].A Mirfect Cortrol,2005,3(6):353.
[4] 黎沾良.外科感染的防治:现状与未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 1(20):11.
[5] 温穗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42-43.
[6] 李利,林忠乙.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 168-169.
Pathogen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Gynecological Infection After Abdominal Incision
ZHAO Juan, ZHU Hong-mei, LI Ping, LIU Fang-lin, HUO Xiao-hong, LI M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yang, Fuyang 236015,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pathogens, treatment methods,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of gynecological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8 cases of gynecological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based on the Trial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ospital Infection.ResultsGynecological surgery abdominal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is 2.41%, Gram-positive bacteria(G+cocci)accounted for 58.62%, Gram-negative bacteria(G-bacilli) accounted for 39.65%, fungi accounted for 1.73%.ConclusionReinforce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intraoperative fine opera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Pay attention to bacterial isolates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are important methods to lower gynecological abdominal surgery wound infection.
Gynecological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surgery wound; Infection; Pathogen
R713
B
1671-8194(2014)27-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