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疖肿的思考

2014-06-20开红霞齐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手背医嘱血常规

开红霞 齐玲

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疖肿的思考

开红霞 齐玲

1例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穿刺处发生疖肿的讨论, 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 加强健康教育, 动态观察等, 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穿刺处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疖肿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尤其在儿科, 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一致认可, 但由于患儿年龄与认知程度的特异性, 患儿往往不能像成人患者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1], 容易发生常见的并发症如:静脉炎, 局部肿胀、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或出血等, 引起疖肿鲜有报道。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在2013年9月发生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引起疖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 男, 1个月17 d, 因“发现皮肤黄染2周”于2013年9月7日入院, 入院诊断:黄疸待查:婴儿肝炎综合症。入科后遵医嘱给予保肝降酶对症处理, 微电脑控制泵输液。9月15日患儿流涕, 体温39.4℃, 急查血常规示:WBC:29.08×109/L, C反应蛋白:63.88 mg/L遵医嘱给予头孢硫脒抗感染治疗。9月16日上午患儿左手手背置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美国史密斯24G;固定敷料:美国3M公司生产透明贴膜6 cm×7 cm;输液接头:美国史密斯无针接头), 9月18日接输液时观察留置针稍移位, 其穿刺点局部稍红, 有热感, 无肿胀, 生理盐水冲管时患儿哭闹, 给予拔除静脉留置针, 局部碘伏消毒, 更换静脉通路继续治疗。9月19日观察患儿左手手背穿刺点稍红肿, 予碘伏消毒, 复查血常规示:WBC:11.03×109/L,C反应蛋白:1.682 mg/L。9月20日左手手背穿刺点红肿明显,约1.2 cm×1.1 cm×0.6 cm, 给予碘伏消毒, 局部涂百多邦tid。9月22日红肿稍局限, 有波动感。请外科会诊, 诊断为左手背部“疖肿”, 并申请彩超检查示:左手皮下软组织内扫及一大小约1.2 cm×1.0 cm×0.5 cm不均质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晰, 形态欠规则, 内可见部分液化, CDFI: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 遵医嘱继续局部百多邦外用, 头孢硫脒抗感染治疗。9月23日09:00患儿无发热, 复查血常规示:WBC:11.01×109/L。17:00患儿家长要求出院, 予出院指导:院外继续治疗, 患儿左手手背疖肿处碘伏消毒, 百多邦外用, 抬高患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数周后电话随访患儿左手手背疖肿已痊愈。

2 讨论

科室就此病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 回顾分析各护理操作环节不足之处。该静脉留置针留置时因患儿手背浅静脉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等因素, 未能一针静脉穿刺成功, 导管固定时未对手腕部做适当约束, 是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能因素;家长文化水平低下, 对卫生知识接受不彻底, 未能保持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清洁干燥, 敷贴松脱卷边时未引起注意, 是穿刺局部污染的可能途径;护士对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存在缺陷, 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次日封管时通路有无异常无法考证, 未做到对留置导管的有效评估;9月18日评估局部有红、热, 推注生理盐水时患儿哭闹明显说明可能局部疼痛, 仅做拔管和局部消毒处理, 未及进一步处理控制局部炎症存在不足。为了预防静脉留置针穿刺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熟练掌握留置针操作护理技能, 同时加强患儿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宣教;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 责任护士应加强观察评估静脉留置针穿刺处局部情况及留置针的功能, 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给予处理,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雷琳,邢娜.自制防压伤垫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健康必读, 2012,8(8):396.

230051 合肥, 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手背医嘱血常规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洗手歌……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