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确立与前景

2014-06-20刘强

前线 2014年5期
关键词:安全观中央委员会

刘强

2014年4月15日,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主持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立五个月后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正式运行。习近平同志在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宗旨理念、地位作用、构成因素、实施原则、建设目标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不仅为下一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行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统筹国家安全的最高安全决策机构

世界主要国家几乎都设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关心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类似发达国家一样的统筹国家安全的重要协调和决策机构。尽管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于1997年首次提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动议和方案,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1981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具体执行和办事机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但这个机构主要处理对外事务,“安全”特色并不明显。200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至此,第一次将“国家安全”理念提升到设立国家领导机制的层面,负责对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中国国家安全开始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国家安全理念和构成要素都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因此,原有的“小组”不仅从名称上已与国家安全需求不符,从机构和职能上也远不适应处理和应对日益出现的众多国家安全问题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由此可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着眼于中国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上肩负着重大的中国历史责任。

中国国家安全观是区别他国内涵宽广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充分说明,党中央注意到了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状况和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同时,在安全理念上,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首次提出的安全理念,是具有区别他国且内涵宽广的安全观。“总体”,既是国家安全内涵范围之所指,也是国家安全理念之所指。

当今世界处于以民族国家为行为主体构成的无政府状态,各民族国家以独立的身份与国际社会交往。但由于地缘位置、政治理念、经济状况、军事实力和宗教文化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各民族国家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有所不同,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而在国际领域,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大国,因安全认知上的差异,也提出过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全观,诸如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系统安全和新安全(或非传统安全)等。

安全观事实上是人们对安全认知和思考后形成的安全思维上升至理性层面,用于应对安全问题特别是现实安全问题的安全理念。既是研究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又是应对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安全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安全理论,并形成什么样的应对安全方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表明我国已经在原有的“中国新安全观”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一步,是对其进一步的深化。即在原有的“共同安全”理念下的“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既维护本国的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的维护人类共同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构成要素和具体路径上,要“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总体安全观有别于很多国家的主要聚焦军事安全,构成要素更加丰富具体、目标更加完善清晰、路径更加多元广泛,可谓“中国新安全观”的2.0版,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危机和忧患意识是国家安全的立命之本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

应该说,近些年来中国的发展总体而言是较为顺利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国家日益强盛,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随着国家的快速崛起,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安全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甚至出现了一些浮躁的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呈现出危机意识淡漠、对中国实力认识过高和应对危机手段选择自大的现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看,我国面临着许多重大安全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更是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重大核心利益。特别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不断深化,遏制中国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时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加之中国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让中国这艘巨轮顺利高速前行,使执政党的责任和担子更加艰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历来是人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来源和应有的行动指南。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安全的维护必须在危机和忧患意识下才能更好地实现。以军事安全为例,没有忧患意识,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就不可能以此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就不可能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屏障和盾牌。因此,早在2500多年前孙子才会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有忧患意识,同时认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就是要求要以高度的危机和忧患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和高效的机制来建设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就是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路径加以实施,特别是要摒弃空谈和务虚,将国家安全问题的处理落实到实处,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应有作用。而要做到这些,显然,没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是难以做到的,也难以做得更好。

中国总体安全观必将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促进国际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纷繁复杂、变化迅猛、安全困境突出的新时期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人文性、合作性、综合性、关联性、和平性和普遍性。所谓时代性,是指这种安全观是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下应运而生的,是针对当今国内外面临的诸多安全问题与挑战而设计的;所谓国际性,是指这种安全观不仅仅关注中国国内安全,也关注国际安全,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所谓人文性,是指这种安全观是将人的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即“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所谓合作性,是指这种安全观以合作为手段、以共赢为目标,即“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所谓综合性,是指这种安全观既涵盖了传统安全,也涵盖了非传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即“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所谓关联性,是指将安全与发展相联系,互为前提、互为支撑,“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所谓和平性,是指这种安全观是以和平为目标的,为的是建设人类的和谐家园,即“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所谓普遍性,是指这种安全观关注的安全问题几乎包含了人类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从总体上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和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政府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对国内国际安全形势的科学决策和理论贡献,既具备内在性、也兼顾国际性,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具有明显的国际普适性。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积极运作,尽管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但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必将渗透于中国国家发展和国际事务中,逐步显现其应有的功效,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促进国际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梁齐勇

猜你喜欢

安全观中央委员会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跟踪导练(五)(2)
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有多少委员会(答读者问)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