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北京进行时
2014-06-20刘登阁周云芳
刘登阁++周云芳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打造美丽北京,搞好首都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不仅是发展所需、民意所在,也是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而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就要把生态北京建设提升为未来北京发展的最高战略,实现对科技北京、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三个北京”战略的涵盖和超越。
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节能减排、高端低碳
实际上,北京近年来正是按照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路子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根据日前公布的《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变为0.8∶22.3∶76.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端行业引领作用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中,现代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和10.4%,高于工业平均增速6.2和2.4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趋于收缩,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8%和2.6%。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1%和9.5%,增速均快于7.6%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速。
2013年,全市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并取得明显成效。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增长17.4%,比预算支出增速高出4.2个百分点。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16%,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快速增长,2013年分别增长33.6%和24.1%,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15.2和0.6个百分点。
这也正好符合市发改委对本市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产业高端化、布局集聚化、企业总部化、业态融合化特征更加明显。北京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左右,制造业高端化、服务化趋势明显,服务环节贡献度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0%和7.5%左右,在内地率先建成服务主导型发展城市。产业功能区继续引领发展,六大高端功能区收入增长20%左右,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到44%左右。
大力增强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全面推动“内涵促降”,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一是在全国率先推行能源消费双控机制,将年度目标分解下达至区县、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节能目标分解机制。二是率先发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近年完成2400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建设,广泛开展“限塑”和“限制过度包装”活动,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增强了市民减量消费和选购绿色产品意识。绿色消费体系创建初见成效,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低碳生活理念显著增强。三是加快新能源应用步伐。亦庄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园5兆瓦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顺义汽车产业基地20万平方米地热等一批高水平示范应用项目全面建成;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钢中国动漫城2兆瓦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风能太阳能仿真与检测认证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等一批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获批建设。制定出台“城市光能热水”、“阳光校园”等建设实施标准,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多样化、规模化利用。
修复生态河道,让河流自由“呼吸”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水源,亲近自然的本性。北京的古代文明,同样与水源远流长。北京人在此栖息生活,是因为有以永定河为主的许多河流,形成了冲积平原,其上河流纵横,植被繁茂,野生动物丰富。
而北京之所以成为都城,也与水密不可分。北京是在永定河渡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中都皇城御道两旁开有排水沟,沟旁植有柳树。不仅形成杨柳依依的美景,而且柳树根系能够加固岸堤,帮助水向地下渗透,起到城市防洪、补充地下水、增加水边景致三重作用。护城河与湖泊相通,形成具有供排水、蓄泄洪水、美化环境的城市水利系统。
北京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生态治河”工程,采用生态修复措施,还河流于自然,并提出要重建水的自然循环,顺应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的自然循环规律,拆除了不透水、不透气的河底衬砌,让河底能够自由自在地“呼吸”。
在此背景下,2002年,历史上皇城内重要水系菖蒲河,在被封盖了40余年后重见天日。河道全长510米,水面宽12米,还统一进行了滨水绿化设计,营造了“红墙怀古”、“菖蒲逢春”、“东苑小筑”、“天光云影”等特色景致。
近几年,水务工作者还提出要“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做河流生态代言人”,着力使中心区主要河道除担负输排水任务外,还为城市增添水的灵气。如凉水河治理就形成三道生态治理系统:河道天然自我净化系统,整个河道有起有伏、有隐有显、有坑有洼、有缓有急,使水质得到净化;植物天然净化系统;水生动物天然净化系统。
2011年,在北京消失近百年的“水穿街巷”历史景观,即地安门附近穿越街巷的玉河水系又重现京城。河中绿荷蒲苇,河道两侧栽满老北京喜爱的碧桃、海棠、柿子、银杏。胡同里,居民遛着狗,时不时与三三两两的游人擦肩而过。
而园博会重要水景观赏区园博湖,作为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着力打造“鱼潜深水、鸟栖浅滩、人走花间”的生态自然景观。各种花草按照种类、高矮、开花期、颜色、耐阴、耐旱不同,搭配组合,形成色彩丰富,层次多样的美丽景观,在呈现不同的视觉观感同时,花朵交替开放,保证了在园博会召开期间都有鲜花在园博湖两岸盛开。
不仅如此,北京还通过建设水循环工程,让“死水”变成“活水”。在重要河段,通过泵站抽升、加放活性炭、曝气等物理方式,让水流动起来,形成小循环,以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在北海、筒子河等水域,按照正常流向,补水的顺序应该是上游来水先到北海、中海、南海,然后从金水河流向下游河湖。加装水循环工程后,通过两处泵站改变了水的自然流向,将原本到金水河后就流向下游的水用一级泵站提到筒子河,再用一级泵站提到北海,然后再按照顺序流下来,形成局部水循环系统,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
在远郊,为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打造绿色北京之肾,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近年还重点支持了野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汉石桥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基础设施建设、长沟湿地修复等3个本市重要湿地的修复与保护工程,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面积近300公顷。
此外,本市还将升级改造河道水系两侧绿地,建设“城市滨水绿线”。针对郊区自然水系不仅保持着河流原本的风景,水质也没受到污染特点,着力打造滨水森林公园。如房山长阳地区有小清河、哑叭河两条自然河流,水质清冽,就以小清河、哑叭河为骨架,打造了长阳万亩滨水森林公园,使整个区域既享商业便利,又富自然之美,繁华与静谧恰到好处。
2012年10月1日起,《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取消了禁止垂钓条款,极大满足了民众亲水近水的需求,也标志着城市管理者的生态理念进一步加强。
建设绿道和森林公园,再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北京正按照“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增长、森林拥抱城市、绿色引领生活”的理念,深入推进大尺度平原造林、山区绿化和城市绿道建设,加快构建“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城市生态体系,推动首都绿化逐步实现“由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由生态保障向综合服务、由区域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
为了让普通市民能更方便地享受到身边的绿色,北京初步构建起中心城有城市休闲公园、近郊有郊野公园、新城有滨河森林公园、远郊有国家森林公园的四级城市公园体系,使市民城区家门口可享生态休闲,漫步绿道,近郊可逛郊野公园,远郊可赏滨河森林公园,达到森林拥抱城市,市民享受森林,森林景观提升城市魅力的多赢效果。
一是实施100万亩平原造林工程。通过景观生态林、绿色通道、湿地恢复建设,着力营造大规模、高水平、有特色、多功能的城市森林景观,让老百姓希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绿荫如画的风景等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不仅让森林“坐”进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市民得以享受树林的野趣,也为郊区农民带来了就业的新机遇。
二是加强中心城绿化建设。在老城区,鼓励市民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屋顶绿化、建筑墙体垂直绿化、立交桥绿化、停车场绿化等,使100条缺树少绿的小街小巷披绿装,变花廊。如在墙根儿底下种爬山虎,叫“垂直挂绿”;在胡同变电箱周遭有限的土壤里栽上绿篱,叫“见缝插绿”;拆掉废弃的煤棚,砌上花池种花,叫“拆违建绿”。而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则主要利用以往的代征绿地建设而成的公园,规划建设6处,可为中心城区近3万人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三是建设一批大尺度森林公园。其中,郊野公园主要是利用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改造提升建成的公园,遵循“以野为魂、以林为体、因地制宜、自然朴野、健康生态”的建设理念,以满足散步休闲为主,推动园林绿化功能由生态景观向休闲服务升级。规划建设62处,可为城乡结合部220万人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不仅拓展了城市绿化隔离带功能,提供更多休闲游憩空间,其丰富的植被,还能极大缓和日常交通运行的空气污染压力,其高功能的碳汇作用,为城市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
四是深入推进山区绿化。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生态工程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完成荒山绿化。还与河北省合作,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建设10万亩生态水源保护林,从源头净化水质。在郊区,北京还提出“一镇一园”的概念,这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
治理风沙源,复原生态平衡
在荒山秃岭、废弃矿区、沙化地区,还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契机,通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着力进行植被保护、生态修复,优化首都生态环境,保障首都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0年6月,针对首都及周边地区土地沙化加剧、风沙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中央决定在京津冀晋蒙五省区市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于2001年实施,2012年结束。北京市二期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一期门头沟、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6区县的基础上,增加了房山、大兴两个区。
一期实施10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形成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沙尘天气减少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成效。据工程区内8个沙尘暴预警监测站22个气象站10年连续监测数据显示:86%的监测站监测到的就地起尘扬尘呈减少趋势,其中45%监测站呈明显减少趋势。同时,沙化程度减轻,蓄水保土功能明显增强。
工程以突出自然、显“山”露“水”的人本理念,把绿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放在首位,打造了“百里一条川”、“百里山水画廊”、“雁栖不夜谷”、“九曲十八弯”、“四季花海”等一批生态旅游资源精品,重现了郊区“小桥流水人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景观,使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沟域经济”、“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为山区农民开拓了增收之路。原本的荒山,如今已是茫茫林海;原本靠山吃山的农民,开始以山养业。
如今,北京的沟域经济可概括为两山一河、两山一沟、两山一路、两山一村、两山多村镇、一山一村、一山一路、一山多村镇和多区县共享山区等多种形态,探索出“五谷丰登”的模式。其核心就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快速增收。
沟域经济充分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消费需求。紫海香堤庄园的浪漫风情、门头沟爨柏沟域的古商道文化探幽、怀柔白河湾的弯转溪流及丰美湿地、平谷丫髻山的道教养生庙会、延庆四季花海的万亩花海景观等等,正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遗迹、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
(作者分别为:刘登阁,北京市发改委调研员;周云芳,装甲兵工程学院人文室讲师)
责任编辑:蔡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