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支撑广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

2014-06-19骆浩泰刘民坤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虚拟现实

骆浩泰++++刘民坤

摘要: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长,因其投入少、回报高、低污染等特性,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也渐渐的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可以极大的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价值。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旅游业并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科技创新或许是一条快速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捷径”。本文分析了广西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旅游业 科技创新 虚拟现实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外并没有“现代旅游业”这一概念,在国内的研究也不多,2011年周慧玲提出了“旅游现代化”的概念,即指随着科学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旅游业的巨人式发展,直至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状态”的历史过程。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现代旅游业与传统旅游的分水岭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与从旅游业获得的收益不一定成正比。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仍然比北京、上海等旅游资源并不太丰富的地区落后。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业的发展方式不同,即旅游业的科技支撑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70后逐渐的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重视服务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出行的便利,他们更加的倾向于选择旅游科技程度响度较高的地区。因此,从长远来看,要使广西旅游业占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旅游行业科技创新程度势在必行。

二、广西科技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旅游资源丰富。广西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的胜地。因“甲天下”而享誉全国的桂林山水,全国独一无二的养生殿堂巴马,是广西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最大优势。以壮族为代表的本地民族,与国际上多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同源的民族历史文化也构成了广西独特的文化资源财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桂林漓江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借助于自然资源的一次科技型的创新,利用灯光、舞台以及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出了一个品牌,更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印象风”。

企业对科技创新积极性较高。在我们调研的企业里面有科技创新财政预算的企业占到50%左右,已建立激励机制的企业只有14%左右,而正在建立激励机制的企业接近35%,说明企业对旅游科技创新化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有创新财政预算和创新激励机制主要集中于规模比较大型的企业,说明大型企业对于科技创新十分重视。广西的旅游企业也积极的和一些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比如说电子商务网站。目前广西大部分旅游企业都和网站有了一定合作,并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据了解,目前旅游企业利润的30%来源于电子商务。与此同时,大规模的企业也十分重视利用科技创新来进行产品开发。目前桂林的靖江王城景区正在引进绘声绘影技术,来开发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政府重视旅游科技发展。2008年至2011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决定、规划和实施意见,逐步明确了加快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广智慧旅游等战略发展方向。经过我们的访谈所了解到的信息,广西旅游部门十分关注旅游业的科技创新。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编制了《广西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面向广西自治区内实现广西旅游资源整体化服务;面向旅游体系实现主动交互式服务;面向游客初步实现智慧旅游感知化服务。面向东盟初步实现旅游信息国际化服务”。为了提高广西的公共设施的科技含量,目前广西区旅游局引进了3D景点展示技术,并将信息发布到网上,以增加游客访问流量。地级市政府主要致力于促进旅游科技在行业内的应用的指导。桂林政府也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签订了“无线协议”,争取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无线旅游咨询的信息平台。南宁市旅游局与电信、联通合作,以实现旅游者信息管理,并从加深旅游政务系统内部办公与旅游企业联系,360度全景技术应用和加强旅游者对旅游企业质量监督两方面入手,对南宁市旅游信息网进行改版。

(二)劣势分析

科技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广西科技薄弱主要表现在科技底子薄,科技应用分布不平衡。首先,科技专利成果少,科研论文发表不多,科研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转化率低,大多数技术转化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很低;其次,目前广西旅游企业运用的多属传统技术,处在被动接受技术的地位,主动研发新技术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说明广西现代旅游业缺乏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再次,科技创新投入资金大部分被投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环节,但在旅游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使得研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没有太大的价值,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旅游行业发展过于零散。目前广西的旅游行业日渐零散,如广西旅行社行业,以市场为划分标准,行业竞争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恶性竞争。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和市场占有率,多数旅行社选择小规模经营以保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将大部分资源都用于关注市场,进而将市场不断细分。旅行社的大规模经营反而容易使企业对市场反应滞后。但是,过分关注市场使企业忽视了对游客安全以及旅游资源数据掌握的技术支撑的投入;规模上来说,中小型企业从科技创新化中不能很好地提高实质效益,也无力独自满足科技创新所需技术和资金支持的要求,这种趋势不利于旅游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旅游业信息化进程慢。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旅游业也被卷入了信息化的浪潮。旅游信息化使游客消费方式和对消费体验的要求有了新转变新要求,尤其是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他们追求个性、喜欢自由,现有的旅行社、酒店及景区的传统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因此旅游企业要主动应对新需求,适应新趋势。目前,广西旅游业的信息化程度与全国一线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首先,从数字层面上看,目前全国的旅游网站已经突破了1000家,众多的旅游企业也拥有自身的网络营销平台。但是,据了解,目前广西大部分的旅游企业仍然是采取与旅游网站合作的方式营销,而且合作并不深入,拥有独立网络营销系统的企业不足20%;再次,从技术层面上看,北京、上海等地的旅游企业在企业网站上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3D全景描绘技术,游客甚至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旅游,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广西几乎没有旅游企业引用这些技术。据了解,目前只有广西旅游部门官方网站上引进了3D全景描绘,可见广西在信息化推进方面有很大的不足。endprint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的一种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为整合目的地的所有资源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前文中提到,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过于零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争夺。因此,要使旅游企业能够从市场争夺中解放出来,就必须要解决市场问题。随着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的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全国旅游部门的国家—省级重点旅游城市三级计算机网络。虽然广西目前拥有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但是仅仅局限于旅游信息电话咨询、信息发布。这些信息只能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并没有深层次的解决市场及服务问题。为了进一步的拓宽市场,应该加强旅游终端的营销服务,即:将“拉动式”的营销模式向“推动式”的营销模式进行转变。如开展广西旅游在线DMS系统的全方位营销,与通讯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合作提供旅游手机短信提醒,手机导游,手机导购,自驾车导航等。

(二)加快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应用

旅游市场的消费者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70后、80后一代步入社会,他们将逐渐的取代60后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对于新生代的人来说,高端科技服务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虽然目前广西旅游企业仍然有不少科学技术,但是这些科技大部分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游客安全的保障方面,提高服务质量的科技却很少。笔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广西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广西自然资源丰富,向潜在顾客展示景区的美丽风景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很多旅游企业管理者担心虚拟现实技术会将景区风景曝光,让游客不再向往,其实不然,目前很多旅游发达地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景区进行全景展示,通过技术将景区进一步的美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利润。

(三)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引进高新技术

广西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底子薄,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广西的天然优势决定发展影视产业的可行性。近些年,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影视作品科技含量很高。广西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成功经验,即“印象·刘三姐”。通过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形式将漓江景区的发展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的在于其他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影视作品是拍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科技,对于景区美感的塑造,旅游新产品的开发都非常有意义。

(四)构建旅游信息平台,完善政企合作模式

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是科技创新旅游业的重要一环。 “政企联合型”是符合广西客观实际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互联网技术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便利,建立一个广西旅游行业的网站是一种很直接且收效很高的方式。政府可以将旅游科技发展现状、旅游客流量、旅游业发展动态的预测发布到网站上,旅游企业可以更好的应对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保护旅游企业;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将企业销售信息、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政府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使行业得到一种良性的发展。

(五)推动企业联盟的建立,加大科技开发投资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趋向于细分化,这与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条件是相悖的。目前要尽快的实现科技创新的力度,就应该建立企业联盟,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的开发技术,技术研发成功以后,联盟内企业共享技术。这一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既可以在不影响旅游企业近期利润,又可以进一步的发展科技创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体系和融资体系,对企业进行整合、重组,促使资源优势企业更加集中,优化资源的配置结构,将一些旅游行业的弱势企业兼并,扩大自身的规模,将企业的一部分资源进行科技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九龙,刘奇.关于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设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2]钟海生.旅游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0,3(28):9-12

[3]朱韬,陈姚.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3):101-104

[4]石培华,冯凌.现代旅游业科技支撑与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研究与基础构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

[5]李琪,彭丽芳.现代服务业中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虚拟现实LG 360 VR眼镜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