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金总经理账单

2014-06-17常阳

投资者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管理费嘉实广发

常阳

以管理费收入指标观察和比较基金公司总经理,比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指标,更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在总量榜中,嘉实赵学军、广发林传辉和银华王立新分列前三位;在年化榜中,华夏滕天鸣、易方达刘晓艳、嘉实赵学军分列前三位;在增量榜中,大摩华鑫于华、华商王锋、浦银安盛郁蓓华分列前三位

总经理大多是基金公司事实上的掌门人,指挥着公司前进的方向。任期内,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多少,以及在市场上占据份额的大小,比用货基充胖子的规模数据更有价值。基金公司开董事会,用管理费数据向股东汇报公司业绩,也比规模更有说服力。

管理费收入增减趋势,标志着公司发展态势是否步入良性循环。管理费收入逐年增加,公司有能力聘请更高水平的基金经理、研究员,以给投资人赚取更多财富投资人认可,增量资金涌入公司,会有更多的管理费,是为良性循环。否则,管理费越来越少,总经理只好减员节流,高水平人才流失,业绩下滑,投资人、管理费再度减少,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基金公司在总经理带领下,收取的管理费到底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增减趋势又如何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大有必要。

基金公司总经理任期有长有短,怎么比较他们呢?如果只比较赚得的管理费总额,刚上任不久的不服气。可是,如果只比较一年的,又无法“路遥知马力”,发现长久以来谁表现更出色。那我们就多选取几个维度,来深入进行对比吧。《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依次从总经理任期内收取管理费的总量、年化量、增量,分三个层次来比较他们的实力。

在总量榜中,嘉实总经理赵学军位居榜首,到2013年底,其任职13.2年,带领团队获得122亿元管理费。亚军和季军分别是广发林传辉和银华王立新,管理费收入分别为93亿元和60亿元。

并不是年头越久,管理费收入一定高于年头短的。这要看干得怎么样。比如,广发总经理林传辉和兴全总经理杨东同期“服役”,但管理费收入对比,前者(93亿元)明显超越后者(35亿元)。

在年化榜中,华夏滕天鸣、易方达刘晓艳、嘉实赵学军分列前三位。其中,滕天鸣的任期是一年半,刘晓艳是两年,而赵学军是13年。这说明,赵学军能在总量上出众,并非一日之功。而滕天鸣和刘晓艳,也在接手优良公司后,依然掌舵得风生水起。

在增量榜中,中小基金公司表现不错,大摩华鑫于华、华商王锋、浦银安盛郁蓓华获得前三,其年化管理费收入分别比前任增加2.7倍、2.1倍和1.8倍。

管理费总量榜:

嘉实赵学军封王 年头并非绝对因素

管理费累计创收排行榜,考察总经理任期内累计创收情况,是劳苦功高者的排行榜。夺得榜首的是基金常青树——嘉实赵学军,带领团队创收122亿元,是唯一创收过百亿的总经理。

嘉实赵学军创收122亿元,已经创造了公募基金的一个神话。嘉实在他手上,经历了从小舢板到航母的飞越。

管理嘉实之前,赵学军曾在大成基金公司工作,之前还有商品期货、进出口公司任职经历。2000年10月,赵学军履新。刚开始的一年左右,赵学军显然还在适应和熟悉阶段,至2002年底,嘉实年收管理费只有6298万元。十多年后的2013年,嘉实年收管理费16.3亿元,增加了25.9倍。和赵学军同时期的总经理,有的离任,有的转行,唯独赵学军还在坚守。除了公募业务,还有子公司、定制账户等,嘉实已经发展成全资管业务公司,现在公司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和最高层稳定密不可分。(见表格1:基金公司管理费创收总额前20名总经理)

从理论上说,任职时间越久,管理费收入排名应越靠前。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比如,任职7年的银华王立新(60亿元)超过任职近9年的汇添富林利军(49亿元)和任职8年半的工银瑞信郭特华(43亿元),更超过任职近10年的海富通田仁灿(37亿元)和任职超过10年的兴业全球杨东(35亿元)。

为了看看差距是怎么形成的,不妨选取广发林传辉和兴全杨东进行仔细对比,因为两人任职时间恰好一样,都为10年出头,但管理费总收入,林传辉比杨东多出两倍有余。

2003年8月,林传辉开始管理广发;同年9月,杨东开始管理兴业全球。

2004年时,广发规模28亿元,兴全25亿元,两家规模相差10%,收取管理费没有明显区别。

五年后的2009年,管理费10%的差距拉大到100%,广发年收12.5亿元、兴全5.1亿元,管理费差距背后是规模不同,广发已经越过千亿,达1017亿元,兴全规模434亿元。

再过4年到2013年,兴全没有将这些差距追回。广发有增长,兴全无前进。广发年收管理费12.6亿元,在同业中排名第5,总规模1236亿元。兴全年收管理费4.86亿元,排名第22,总规模337亿元。

林传辉、杨东两人任职时间相差一个月,经历了相同的牛熊市场,现在两公司收入、体量都相差悬殊,客观条件之外,是两位领军者创收能力的差异。

年化管理费:

新老同台比武 与规模排序大异

纵观年化管理费创收排名前十的公司,都是行业内大公司,说明表现较好的总经理,既可以将公司从小做大,也可以在接任管理大公司后,做到立竿见影、旗开得胜。(见表格2:基金公司管理费年化创收总经理排名榜)

年化管理费创收最多的三人分别是华夏滕天鸣、易方达刘晓艳、嘉实赵学军,年化管理费收入分别是22.9亿元、14.7亿元和9.2亿元。惟有此三人,年化管理费收入达到或超过10亿元,颇为不易。但其中特点又有所区别,滕天鸣、刘晓艳二帅接手的是大公司,摘的是皇冠上的明珠,但能保持优势,也颇有学问;赵学军则带领公司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到今天,可谓“老马识途”,更有讲究。

以年化观察管理费收入,也让投资人对公司的排名有了新认识。排名第4到第10的公司领军者分别是广发林传辉、银华王立新、华安李勍、上投摩根章硕麟、鹏华邓召明、景顺长城许义明、诺安奥成文,这和最新的基金公司规模排名有明显出入,甚至前后顺序会发生颠倒。按规模排名,华安、鹏华、景顺长城、诺安都不在前十。

按总经理年化排名,华安李勍以年化创收8.28亿元排在第6名,按照最新规模排名,华安只能排在第14名。这说明,许多所谓规模居于前十的公司,其实是靠货基充数的,其真实的管理费收入并不靠前,比如中银、工银瑞信等。

华安虽然规模排第14,但旗下基金赚取管理费的含金量高,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这两类管理费最高的品种,规模达533亿元,按照股基与货基年收管理费的差别计算,华安这两类基金规模顶得上2665亿元的货基,按照工银瑞信、中银现在货基的规模算,工银瑞信需增加1倍货基、中银需增加5倍,每年收取的管理费才能和华安持平。

管理费增量榜:

有人名声在外 细查其实难副

与前任相比,现任总经理是更强,还是躺在前任功劳簿上吃老本?计算年化管理费相对前任增减值,就能一目了然。增量靠前的5人,分别是大摩华鑫于华、华商王锋、浦银安盛郁蓓华、民生加银俞岱曦、天弘郭树强。

另有19人不如前任,表现最差的是金元惠理张嘉宾、方正富邦邹牧、益民雷学军,此三人接手之后的年化管理费收入,分别比前任当时一年的管理费收入下滑了51%、39%和34%。

相对来说,小公司基数低,快速将公司做大,容易在增量榜中位置靠前。的确有做得不错的中小公司在此榜名列前茅,比如大摩华鑫于华、民生加银俞岱曦等;通过管理费收入观察总经理,最大的特点是把听上去名声在外,其实是靠货基、债基冲规模的那些情况过滤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如天弘基金,听上去去年底公司规模已经达到5500亿元左右,看看管理费收入,其依然只能排在中等基金公司之列。在管理费收入总额榜中,前20名难觅天弘郭树强身影;在管理费年化收入榜中,前30名依然找不到郭树强的名字,即使在增量榜中,也只排名第5。同样,名噪一时的中银李道滨,也仅在增量榜中名列第10,与规模剧增时给人们的感觉相去甚远。(见表格3:年化管理费对比前任增量前10名总经理)

倒是那些听上去没那么有名的人,在增量榜上名列前茅,因为他们旗下的产品,能更多地带来管理费收入。比如, 2008年底时,大摩华鑫旗下3只基金管理费合计3378万元,2009年3月于华开始任总经理,正是大牛市过后的大熊市。2009年,4只基金收取3088万元,同比下降一成,这只是布局阶段。2010年,共6只基金收取1.07亿元,增长两倍有余,其中,老基金持续营销规模扩大,管理费增加了14倍。2013年,于华带领大摩华鑫,将管理费再度提高50%,累计增长2.71倍。

民生加银俞岱曦,在鹏华、嘉实、中银三家公司分别是研究员、基金经理、副总经理,2012年2月接手管理民生加银,当年基金数量增加了4只,管理费增加80%,2013年新发基金10只,管理费再度增加80%,任职1.8年,每年都有80%的增幅,管理费近三年年度排名上升了8个名次。

接手总经理后,公司管理费明显减少的总经理,警钟必须敲响(见表格4:年化管理费对比前任减量前10名总经理)。

比如,张嘉宾2011年5月接手管理金元惠理,当年曾经喊出三年规模过百亿的口号,2010年时,公司规模12.5亿元,他带领团队干到2013年底,公司规模只剩下了9.59亿元,距离百亿差距更远。每年收取的管理费也从2010年的2950万元下降到1501万元。现在,公司旗下9只基金,四个基金经理,其中有一人兼管6只,还都是股票基金,不是指基或货基那种可以一人管数只的品种,真不知道他怎样分神管理这么多产品。到现在已经满三年,张嘉宾的时间已到,目标未达。

警钟已经敲响,时间不等人,类似这样的总经理,要小心了,要加油了。因为,股东们的耐心可是有限的。

猜你喜欢

管理费嘉实广发
浅析水电工程延期管理费补偿计算方法
广发基金:巨量赎回之痛
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管理策略研究
嘉实基金主动权益投资再升级
嘉实15只基金2015年涨幅超五成
201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大赚8000多亿元
广发C计划登陆移动终端APP
带队13年,年均管理费创收10亿 嘉实赵学军荣登基金公司长跑“创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