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引导
2014-06-13靳凯周平
靳凯 周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而与之相伴的网络舆论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简要剖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成因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为我们今后在引导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工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 舆论引导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开始进入环境敏感期,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国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自1996年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年增速为29%,该数据来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①我国学者通常把与环境相关的群体性事件称为环境群体性事件,2012年和2013年接连发生的几起环境群体性事件尤为典型。例如,2012年7月初,四川省什邡市发生的民众反对钼铜项目事件;同年7月下旬,江苏省启东市爆发了群众抗议王子造纸厂排海工程项目事件;10月,浙江省宁波市发生了市民反对PX项目事件;而2013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也出现了市民抗议上马PX项目事件。
与之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相比,最近的这几起事件表现出了一个新的特点:网络开始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曾经指出:“网络已经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②在网络时代,当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候,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给我们对于网络舆论的监测和把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
随着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日益成熟,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将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把握网络舆论走向,及时作出合理的反应。
1、萌芽期
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我们把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是网络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时候,承载网络舆论的信息,大多数分散在各个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等地方,呈零星分布的状态,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而发布信息的网民,他们的行为也只是个人行为,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和互动,还没有组织化。因此,萌芽期的网络舆论具有分散化的特征。在这些庞杂的信息中,究竟哪些话题可能引起集聚效应还是未知,所以这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观测网络议题。
2、酝酿期
酝酿期是网络舆论从萌芽期到爆发期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网络舆论开始由之前的分散无序走向聚集,零星分布在各个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等平台上的信息,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针对之前不完整的信息内容,有利益牵连的网民开始进行补充。虽然表面上看,此时的网络舆论并没有爆发的明显迹象,但是却是网络舆论积累的必要过程,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临界点随时可能会到来。这个时期,我们要继续监测,对那些关注量有变化的信息保持警惕。
3、爆发期
关于某一事件的网络舆论一旦进入爆发期,就进入了整个舆论发展过程的高潮,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事件本身的现实走向。当前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更是极大的缩短了网络舆论从酝酿到爆发的时间。爆发期的网络舆论往往会在互联网络上形成“铺天盖地”的声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会纷纷跟进报道。面对爆发期的网络舆论,我们要步步跟进,此时政府部门采取的相应措施,都极有可能影响事态的未来走向。
4、衰减期
随着网络舆论所关注事件的解决,事态得到有效控制,网络舆论开始进入衰减期。网络舆论在衰减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相关事件的内容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上的关注度和曝光度不断降低,直至消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衰减期的网络舆论我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群体性事件,与之相关的网络舆论依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总之,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的监控和引导网络舆论。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虽然中央政府近年来三令五申地强调我们要发展绿色GDP,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环境保护措施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致使居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问题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随着普通民众保护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和企业依然无视民众的意见是行不通的。
2、政府因素
政府在向民众公布信息过程中的遮遮掩掩,无疑也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索。每当群体性事件出现的时候,政府发布信息不及时等问题总是不绝于报端。2012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接连发生的几起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刚刚萌发的时候,面对民众的质疑和要求信息公开的诉求,政府的应对表现都非常让人失望。忽视民众的知情权,就很容易激发民愤。只有当事态临近失控状态的情况下,政府才会迫于舆论压力部分的进行信息公开,并尝试和民众沟通。
3、媒体因素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媒体也越来越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如微博、微信等新兴的平台因为具有使用便捷、传播迅速等特点,逐渐受到网民的欢迎,并且开始成为了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每当社会上发生不公正事件时,现实世界中的民意会借助这些新兴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最终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往往会对现实中的事件走向产生影响。比如,在云南PX事件中,在2013年年初,就有网民在微博上质疑该项目的安全性。当时这一苗头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随后关注此事的网民越来越多,舆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了事态的失控。
4、公众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大家开始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公众对于已经发生或者未来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有着本能的反感,所以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民众抵制在自己的生活区周围建立化工厂的事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例如,2012年年底,规模达千万吨的中石油炼油项目将在昆明安宁上马的消息传出后,随即就引发了当地民众对周围环境和自身健康的担忧。这种担忧在2013年5月4日下午达到顶峰,近3000名昆明市民聚集在市中心的南屏广场,抗议PX项目在该市落户。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引导
1、政府方面
首先,决策过程引入公众参与。美国学者谢茨施耐德认为,政府是社会冲突化的产物,也应该是冲突的调节者。③观察近年来在宁波、什邡、启东等地因建设项目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在主导发展过程中,时常忽略公众的意见,造成在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严重缺失,使得发展与稳定演变成尖锐矛盾。在利益多元、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施政离不开公众参与。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很容易跟公众产生分歧。公众还往往因为决策缺乏透明度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影响政府公信力。从这个意义上,引入公众参与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必要选择。
其次,加强和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在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萌芽期和酝酿期,政府部门有充足的时间观测网络舆情的走向,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来应对。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2012年接连发生的多起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部门在网络舆情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没有作出及时的处理,错失了干预舆情发展的最好时机,导致舆情最后的喷涌式爆发。这就说明政府部门在应对舆情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对舆情进行干预。因此,加强和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尤为重要。
最后,建立和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就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而言,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和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也是迫在眉睫的。尤其是在事态失控之前,政府部门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无疑对于平复舆情和澄清舆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爆发之后,各利益方出于不同的动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围观的网民看的也是眼花缭乱,比如有人就质疑在PX项目立项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跟开发商“狼狈为奸”无视民众呼声;还有谣言声称警方和民众爆发了“剧烈冲突”等,这些言论的出现只会混淆视听。政府部门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谣言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2、媒体方面
首先,就网络媒体而言,从业人员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以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为了一味赚取点击率就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在2012年发生的多起环境群体性事件当中,很多网站和论坛为了“博眼球”,纷纷贴出了现场激烈冲突的照片。虽然这样也是为了引发大家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可是却很有可能加深不明就里的网民的误解,并不是最合理的报道方式。
其次,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要全程跟进,不能缺位更不能失声。在网络舆论的发酵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舆论的走向。特别是在事态失控之后,更要综合考量,平衡舆论,尤其是要重视对民众极端情绪的疏导。此外,还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工作。
最后,在新媒体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话语权得到了拓展,网络舆论的主体走向平民化,这就给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提出难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在疏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亲民特性,不断增强政府部门和民众的良性互动,从而防微杜渐,将矛头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
3、公众方面
网络舆论是各方利益诉求的产物,而普通民众的声音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很多网络恐慌乃至极端行为,往往都是由网民发布的虚假信息所引发的。因此,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除了政府、媒体和学校积极进行媒介教育和引导之外,民众自身也要不断加强自律,学会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表达个人的诉求和意愿。只有学会理性的使用互联网,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利人又利己。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发展变化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的利益诉求,我们唯有不断在政府、媒体和公众这三个层面加强监督和引导,不断加深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成因和特点的分析,才能在今后应对类似事件时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①冯洁、汪韬,《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N].《南方周末》,2012-11-29
②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3
③E.谢茨施耐德著,任军锋译:《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7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