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4-06-12董楠
董楠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董楠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安徽省当前亟需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既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十多年的积聚发展,我省高职教育虽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相协调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省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合力推进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而高职教育历来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提高经济、科技实力的一项法宝。[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尽快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随着安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高职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为了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亟需在发展战略、定位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型升级。
一、安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高职教育的发展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职教大省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其配置,促使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经过十多年的积聚、发展,截至2012年10月,我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74所(中部六省第二),占全省普通高校的69%。[3]从规模上看,2007~2011年,安徽高职教育招生数从14.46万人增加到31.34万人,在校生数从37.02万人增加到47.27万人,高职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同期普通高校的比重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总体上看,我省高职教育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861”行动计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将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党的十七大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已出现了明显的积极的变化。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承担培养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技艺精湛、素养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为加速安徽崛起、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安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安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目前,安徽十六个地级市均有高职院校,但各市拥有高职院校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异。从表1看,安徽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合肥共36所,占全省总数的48.6%;第二位是芜湖,拥有6所高职院校,所占比例为8%;阜阳、淮南和马鞍山三个城市分别拥有3所高职院校,比例均为4%。
表1:2011年安徽省各市户籍人口与高职院校数量对比情况
近年来,全省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加上行政壁垒的阻隔,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呈加大态势。[5]经济发展大体上呈现出以合肥和马芜铜为中心顺次向南、北递减的规律,与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密切相关。表1显示:2011年安徽省十六个地级市户籍人口与当地高职院校数比差异很大,合肥市比例最小为19.61,即每一个高职院校要为19.61万人服务,说明全省中合肥市高职教育资源最为丰富;铜陵、芜湖和马鞍山市的高职教育资源在安徽省处于领先地位;而高职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是排在最后三位的亳州、阜阳和宿州。
(二)安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不联动
目前,安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但教育经费的增长并没有紧跟GDP增长的步伐,与之形成联动,且惠及高职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也无明显增加。研究表明,高职教育培养一个毕业生的成本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倍。表2显示,2010年安徽高职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学生学费收入、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等方式来维持运行和发展,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学生的学费收入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重要经费来源。2010年安徽高职高专院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约为9.95亿元,在中部六省最少;主要经费来源的事业收入在六省中倒数第二。2010年安徽在高职高专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方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处于低位。总之,各项经费的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表2:2010年中部六省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单位:千元)
(三)安徽高职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
1.专业重复设置的矛盾突出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系统中不同专业设置的构成状态,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是按行业来分类的。截至2012年10月,我省现有专业类75个,占所有专业类的96.15%。但我省高职专业设置重复现象明显,2012年我省高职院校74所中开设计算应用技术专业的有67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达60所。[6]专业设置重复将带来一系列弊端:一是相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扎堆,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二是高职教育的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无端浪费和无效供给;三是人才培养规格雷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办学特色难以彰显。
2.高职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布局严重错位
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均表明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布局错位严重。2012年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2.7∶54.6∶32.7,而2011年与一二三次产业对应的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相应比例为1.16:27.9:70.94(见表3)。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偏少,与第二产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符;第三产业对应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过于庞大,且已超过能够容纳的岗位数量。这不仅加剧了结构性就业矛盾,降低了高职院校提高就业率和抵御办学风险的能力,而且影响了我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贡献力。
表3: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应表
3.高职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吻合
高职课程设置滞后于人才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学生问卷显示约有35%的学生认为课程实践性弱,这使得他们缺乏就业所必需的动手能力和岗位群适应能力。用人单位问卷发现,94%的企业普遍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一线生产实际不能很好的接轨,这说明高职的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岗位能力的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的真实生产环境严重脱节,造成了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同期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面对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亟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形成合力,积极探索破解现实困境、有效利用高职教育的战略价值助推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
(一)强化地方政府主导
1.科学规划。在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的新背景下,地方政府应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高职教育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规划,改变轻视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政策取向,体现其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价值,促使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部署、共推动,进而实现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2.营造环境。地方政府一要充分肯定高职教育的贡献,逐步提高社会认同度,努力营造全民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二要结合安徽省情,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和政策,研制并发布高职教育规范和标准,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和高职师生发展的和谐环境。三要搭建校企互动共赢的平台,创设行业企业主动承担参与高职教育责任的外部环境。
3.合理布局。通过省级政府统筹协调,地方政府主动服务,整合现有高职资源。安徽高职院校的布局应从高职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逐步辐射到资源匮乏的区域,以缩小省内各区域高职资源配置的差距。政府应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皖北城市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根据区域内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构等实情,科学配置、优化重组以实现区域高职院校布局均衡、专业设置合理。
4.加大投入。首先加大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安徽用于高职教育发展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其次针对安徽非财政性教育投入比重较低的现状,构建政府、企业、个人一主多元的投资机制。最后适当对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办的高职院校进行财政支持,使其投入的办学经费能够与“公办”院校基本持平,有利于提升全省高职的整体实力和办学质量。
5.创新机制。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和院校主动的新格局,以满足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可通过建立政、校、企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理事会、校企双方合作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产学合作工作站、项目团队等合作形式,[7]实现协同。
6.加强监评。完善评估方式方法,选择就业质量、专业相关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直观反映高职院校的培养质量。优化评估主体,改变政府主导甚至包揽评估的现状,逐步转向多元、专业的社会中介组织独立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地指导和协调。
(二)发挥行业企业引领
1.更新观念。加快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要求人才随之转型升级。企业作为高端技能人才的主要使用者,必须更新人才观念,做好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增强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主动、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是自身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长效投资。
2.勇担责任。行业企业应利用企业利益实现和高职教育发展之间相容并进的关系,积极承担引领主导的重任,发挥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专家的统筹优势,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顶岗实习、师资建设、质量评价等重要环节,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三)彰显高职院校特色
1.践行高职特色。市场需求决定高职特色,高职特色决定高职院校的命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突出职业技能,符合行业标准对专业的要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顺应产业升级大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以特色强校是安徽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行充分的调研,以支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的重点或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严控布点集中、就业困难的饱和专业,积极主动增设与地方经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新兴专业、交叉学科专业,拓宽专业覆盖面,走专业结构优化协调之路。依据区域产业结构来架构高职专业结构,打造具有安徽高职特色的专业布局。
3.整合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创新挂职锻炼的模式,搭建参与决策咨询、科技研发的平台,实质性地提升高职教师的“双师”素养。专兼结合,整合由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组成的双师团队,实训教师主要由行业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胜任,通过建立兼职推动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进行规范管理,充分保障专兼教师稳定的发展空间。
4.更新课程体系。虽然各高职院校对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己形成共识,但鉴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较为复杂,仍需根据服务区域经济的差异,通过开展工作分析会,与能工巧匠、企业专家沟通协作,总结相关岗位所需的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5.共建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校内实训为主、校外实训为辅。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工厂式、车间化进行布局和设备选配,尽量模拟行业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师生可充分参与实际生产或相关技术服务。此外还可由高职院校向企业注入资金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学生实训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6.拓展服务职能。高职院校应创建开放式、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平台,健全平台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拓展为区域服务的职能。各高职院校应以平台为服务载体,利用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和区域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新四化”建设,服务地方支柱行业企业,成为政府促转型、企业谋升级和学生高就业的重要推手。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HSK11-12D165;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重点教研课题“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KT1112JY01)
[1]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0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e_1667143.htm.
[3]教育部官网.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EB/ 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 4/201205/135137.html,2012-04-24.
[4]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王可侠,彭玉婷.安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学术界,2010,(3).
[6]安徽高教网.2012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EB/ OL].http://www.ahgj.gov.cn/109/view/1527,2012-11-08.
[7]王昆欣,王方.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