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4-06-10林素娟
【摘要】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提升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把如何提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来。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迫切性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发布,中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此表述中不难发现,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把如何提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来。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迷,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水平,有的甚至小学毕业水平都未达到,课堂上一问三不知,懒于动手、动口、动脑,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学上也普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演独角戏;二是美其名曰小组合作学习,整节课都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毫不干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力是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这些已成为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共识的尴尬现状。另外中职学生在口语交际、应用文书写作方面的能力尤其差。如何摆脱中职语文教学尴尬局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中职学生学习情况,体现职教特点,突现实用性,在提升语文有效教学领域做好、做足文章。
三、提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更是指学生学没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
(一)“零距”性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不满足、不囿于尺水微澜的小课堂,投身于鲜鱼活水的“大语文”浪潮,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对接就是倡导中职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贴近中职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实现语文与生活、学习与就业的双赢。
常见的字词,中职学生不识其音,不懂其义,难描其形,更别说是会用其词。据调查统计,某校空调制冷班的学生中竟有一半错写 “冷”字,右边的“令”往往写成了“今”,漏掉了下面的点,错误居然达“八年抗战”之久呢。诸如此类的还有“琴” “纸”等,断肢残腿的,拖泥带水的屡见不鲜。常见的字词尚且如此,更毋庸生僻的字词。识字量的严重不足,导致中职学生表情达意只能置于简单的层面,甭谈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针对中职学生识字不够、错字连篇等现象,除了立足于有效的课堂教学,亦可组织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进社区、到小巷找错字;看广告、听新闻记正字;追本质、溯渊源究文字。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可辨形声、可借谐音、可编顺口溜,使出浑身解数使学生能掌握字,断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学生的识字量定会有个质的飞跃。
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遗憾的是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特差。耍嘴皮子、说胡话倒是头头是道,一登大雅之堂就浑身忸怩、抓耳挠腮的,不知道手该怎么放,脚该怎么摆,说话结巴,满口“啊”、“唔”。中职语文教材中安排了编者精心设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梯度性。作为语文教师,要以此为抓手,有方法、有保证、随机练,切不可熟视无睹、束之高阁。要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是低起点,小梯度,随机练。如对刚进学校的新学生,一般只要他们能用普通话作简略的“自我介绍”,能将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原来就读学校等基本情况大声地、清晰地说出,也可说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们帮助的又是什么,等等。让学生能“揭开羞涩地说的红盖头”,露出说的欲望,进而能说、敢说,想说、乐说。
(二)实效性
中职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略文化课,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悟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何使语文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如何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交流、讨论,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亦可辅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他们进行锻炼。
针对中职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状况,采用小组讨论、班内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提升。学习《人生的境界》一课时,我们可设计这样的辩论专题——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通过辩论会这一平台,在学生七嘴八舌、奇思异想、胡侃乱谈中,智慧的火花就会被碰撞、点燃了,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就会不断涌现。辩论活动不仅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而且也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水平,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能沉下心来考问自己,反省自我行为,岂不是一举而多得,何乐而不为呢?endprint
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中职学生走向社会必具的基本技能之一。请假条、借条、计划、总结、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应用文写作的策略可创设情境教学,或学初计划、学末总结,或期间请假,拟写通知、启事等,活学活用,其乐无穷!
(三)情感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倘若语文教师冷若冰霜,学生又怎能捧心动情?教师诱之以情,学生报之以情,课堂由无数的“情”的操纵达到心灵和心灵的耦合。
(1)师生情感的一致性。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独立的人,用爱来浇灌师生之间的情感之花,师生之间才会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与畅通。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之间被错误地演绎为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中介的知识授受关系,学生往往置于被动地位,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教师上课也总喜欢这样开头:“同学们……”“大家……”简而言之,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一致性,这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精神性交往关系,即“主─主”关系或“我─你”关系。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两个作为独立的“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是一次精神愉悦的学习享受之旅。在这种意义上,教师上课总是亲切地称“孩子们……”“孩子……”,是啊,有了亲情的参与,让人倍感亲切,师生的情感在此刻自然会得到深化。
(2)以教材为平台,施行情感教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十分注重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她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导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一类的优美名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颂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阳春三月里,学习《春》,这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教师充满个性的导入,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如沐春风的境地,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学生吮吸着流淌在文本字里行间高尚优美的情操琼酿,进而自觉丰厚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水,而融入了教师的个性,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3)评价要有情感交流。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对他的评价,或肯定、或指导、或建议。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化体验,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要注重评价的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引领,更是情感的付出、心灵的碰撞。学生学习语文很多时候是一个提升审美情怀、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倾听、互相体悟、互相欣赏。这一切,不是板着脸高高在上的评判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对话。具有情感交流的对话,才能走进心灵,才能彼此接纳。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发言的评价,也是要有情感交流的。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提升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用徐志摩的诗句作结: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愿耕耘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尽情地驰骋于有效教学的广阔天地间,收获最新鲜的美感。
作者简介:林素娟,女,1971年生,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台州市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