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师同文馆记

2014-06-09王小欢

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同文馆算学京师

■王小欢

京师同文馆记

■王小欢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这是北京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教士丁韪良对同文馆的总结。京师同文馆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说是北京第一所近代学校?

为了不受洋人欺蒙

京师同文馆的前身是乾隆年间创设的俄罗斯文馆,目的是为政府培养俄文译员。学生定额24名,由八旗挑选,其管理人员属于理藩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后,俄罗斯文馆划归该衙门办理,但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学生只是为了领取薪水来馆而已。由于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中,政府急需外语人才,恭亲王等建议广东、上海督抚选送通解外国语言文字的人到北京做教习。然而,广东、上海两处一时都没有找到相当的人才。

京师同文馆

学生淘汰率很高

清政府举办京师同文馆,据恭亲王报告,是培养满族翻译人才。开始时京师同文馆只设英语馆,后来逐渐增加了俄、日、法、德等语言。4年后,京师同文馆开办科学馆,学习科目增加了算学、天文、化学、物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学等。学生修业年限为8年,前几年偏重外语,后几年增加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有月考、季考、岁考,还有大考。对这几种考试,简单介绍下,月考在每个月的初一举行,季考分别在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初一举行,而岁考指的是每年十月定期举行的面试,至于大考则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优等的保升官阶,次等的留馆继续学习,劣等的开除出馆。由于考试严格,学生淘汰率很高。丁韪良当校长后,40个学生很快就被淘汰掉34个。

学生开始时只有10人,后来逐渐增加到120人左右。学生入学资格要求颇高,须是有科名,如举人、贡生或由此出身的五品以下、年龄在30岁以下京外的官员才能入学。学生不但公费,膳食、书籍、笔墨纸张等均由馆内供给,每月还发给薪水银10两,考试优等者另有奖赏。

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同文馆开创时期的课程,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同时学习中文课程。英、法、俄各文馆也各请外国教师一名,事先有个商定:只准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是万万不准传教的。到了1866年,同文馆增设了天文算学馆,讲习天文和算学。但并非只教中国传统内容,而是引进了西方近代学科知识。当时有反对者认为:立国的宗旨在于崇尚礼义道德,而不能注重权宜之谋略;治国根本在于正人心,而不能依赖技艺。认为拜洋人为师,简直是“丧心病狂”!正方则认为,洋人正是依仗先进的武器,大肆侵略别国的,大清国危在旦夕,所以必须“卧薪尝胆,共深刻励,以求自强”。争论归争论,可以说,天文算学馆的设立,是京师同文馆由翻译学校变为近代学校的重要标志。

没文凭但可以有功名

京师同文馆于1872年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计为: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二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学生,无暇学习洋文的,可以凭借译本而学习诸科学课程,这样则须5年时间。

同文馆学生专习一种外国文字,英、法、俄、德四馆的学生各不相混。学生毕业没有文凭,但学识精湛的奖以功名。每三年大考后便授予一批,岁考、季考、月考中都有现金奖励。还有每三年一次的大考,由总理衙门执行。每届大考后,给优秀者授以七、八、九品官,劣者分别降革留馆。七品官又考取一等的,则授为主事。考试的时候,总教习、提调、分教习都出来监场。学生考得官职以后,每年的俸银由奏拨各海关支给。

同文馆毕业生一部分留在馆内,一面继续学习,一面从事副教习,同时大都承担西书的翻译任务,一部分毕业生充当了外交使节的译员。1876年后,中国陆续在外国设立常驻使馆,同文馆为这些使馆提供了大量的译员。也有不少毕业生到各省担任外交译员及顾问,后来这些毕业生渐渐升任了外交要职,还有两名担任了皇帝的英文教师。

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北京近代学校的正式出现,为北京近代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样板。

猜你喜欢

同文馆算学京师
清代中央算学馆述论
简述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得以“衍生”的关键
京师得家书
追寻浏阳算学馆的根
唐五代明算科与算学教育
争于庙堂的道器与中西
民国时期的监狱改良与现代化——以京师第一监狱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晚清同文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