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同文馆研究述评

2013-08-15苏全有楚聪聪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同文馆京师学报

苏全有,楚聪聪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建国以来,关于同文馆研究的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创新、史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仍有欠缺之处。有鉴于此,笔者拟依次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说明,以便进行全面展示和评析,进而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对同文馆本身的研究

有关同文馆自身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及组织结构和考试等方面。

(一)人才培养

穆凤良总结了京师同文馆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1]64-67。周俐玲[2]40-45、吕景林[3]86-101等都以叙事的形式展现了同文馆综合培养翻译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历程。而张季则着重分析了同文馆培养人才时将“取士与取官混而为一”的特征[4]52-55。刘悦斌认为同文馆培养出了一批近代化的人才,且日后也实践了他们自身的价值[5]23。相比之下,李长莉却认为清政府建设同文馆的宗旨是一种狭隘的应付需用思想,对于学生的任用也只是“为官所需,应一时一事之用”[6]99-109。

苏渭昌研究指出,同文馆办学四十年,不过是培养了数十翻译人才而已[7]39-42。胡代聪认为同文馆教学主要以外语为主,毕业生也大多从事涉外工作[8]42-49。张秀燕也认为京师同文馆本身就是为培养当时急需的外交人才而设[9]170-171。赵光文在介绍截止到1911年同文馆崭露头角的学生时发现,其中大多数是翻译和外交官员[10]91。而王学太的观点更显激进,他认为同文馆的学生并没有真才实学,毫无人才可言[11]53-54。

(二)外文课程

语言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英文、俄文和日文,研究成果如下:

顾卫星指出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具有特定的时代烙印和明显的两重性[12]23-27。林健等认为京师同文馆用英语教学科学课程的实践走出了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对当今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3]118-120。另外,苏肖总结了同文馆英语教育具有的特点,如有较好的英语师资、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等[14]。

韩莉认为洋务运动时期的俄语教育虽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但是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有限[15]42-47。郝淑霞通过分析俄文馆在教习、学生、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介绍其俄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影响[16]59-63。

许海华针对京师同文馆和广州馆的东文馆,梳理了其开办的时间、教师与学生、教材与人才培养等[17]52-58。

(三)数理科课程

数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天文学等课程。

吕达通过一些数学和化学试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介绍了京师同文馆的数理课程[18]69-74。姜红以一份“格物”试卷为线索,探讨了京师同文馆物理教育开设的背景和过程以及当时物理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19]73-75。江家发等主要对京师同文馆的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总结分析[20]72-74。代诗宝通过对同文馆题名录和《清会典》中关于天文教学课程和内容、考试试题等内容的研究,探明了同文馆天文学教育的大致情况[21]312-313。

(四)组织结构

陈向阳在其书中将京师同文馆的组织问题与社会组织变迁问题相结合,分别从京师同文馆的组织环境、组织设计、组织类型、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效益、组织比较、组织性质八个方面对同文馆组织展开细致系统的研究[22]。司洪昌认为晚清时期建立的新式学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种保守的官僚机构,同文馆的组织结构非常简单,不过是一个小型集权组织[23]81-91。徐阳从组织视角上认为同文馆是一个小型的组织,且带有明显的等级性和保守性;从组织角度将同文馆看作是一个结构简单,管理松散的小型集权组织[24]43-44。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学者对其它方面也有所探究。王媛媛[25]55-58和李木洲[26]39-52对京师同文馆的考试相关 内容进行了研究。此外,孙凤娟[27]14-15、樊艳平[28]120-122等重点分析了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模式。丁伟则详细介绍了上海同文馆所创建的“培训班+‘翻译公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29]227-229。

二、同文馆的历史影响

同文馆的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

(一)教育

赵旻[30]66-71和王大明[31]39-47都将京师同 文馆的发展 历史划分为“创立—发展—没落”三个阶段展开论述,其中前者认为是“中国教育近代化之嚆矢”。吕景琳的观点是京师同文馆“虽然进度缓慢,成绩欠佳,但毕竟开了以西方近代教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教育的先声”[32]80-85。另外,雷雨田等认为广州同文馆作为广州近代教育的开端,为广东以后开办的各类新式学堂提供重要借鉴[33]55-57。而刘晓琴通过对赴英留学生的研究,论述了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这一教育新形式[34]47-51。

(二)文化

同文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西学态度的转变、中西文化的交流等方面。

钟平艳认为京师同文馆的创设是西学在中华文化层面上的突破,伴随而来的是西学在中国得到的认同[35]53-56。夏红卫认为同文馆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传播,成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36]135-142。欧阳恩良等就清政府在对待西方语言态度的转变进行了研究论述[37]56-59。而孙展则列举了朱葆三、李鸿章等人活动的实例,说明当时的社会对英语态度的转变[38]7-60。

贾永堂通过对天文算学馆的建立所引发的两派间争论的研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39]33-36。金丽雪将这场斗争看作是近代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中打开的缺口[40]42-43。而刘广京则重点论述了这场争论在思想上发生的原因[41]77-80。

张慧丽对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机构和职位的设置、出版的主要书籍等进行梳理,阐述了其具有的重要意义[42]42-45。邱志红则主要对同文馆毕业生编译的两本较早的英文语法书《英文举隅》和《英文话规》做了详细介绍[43]35-40。另外,万齐洲通过对京师同文馆与《万国公法》研究内容的论述,让人们认识到京师同文馆师生翻译的各类书籍特别是法学书籍以及法学术语的相关信息[44]38-41。

(三)政治和科技

逯慧娟认为,出身于新式学堂的官员必然与传统正途出身的官员发生冲突,从而冲击了传统官职体系,改变了官员组织结构[45]54-46。叶小青认为同文馆在传播西方外交观念、培养外交人员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它的建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晚清外交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局面[46]4-7。夏丽萍认为其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职业外交官员[47]49-50。此外,丁光泮论述了同文馆开设国际法课程培养近代外交人才对中国外交的促进作用[48]15-17。

同文馆的设立对于促进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胡浩宇罗列出京师同文馆在传播西方科技知识方面诸多贡献,包括中国最早的科学实验室和博物馆、翻译大量的科技书籍、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和科技翻译人才等,探究了同文馆在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中的重要历史地位[49]187-191。王骁勇认为京师同文馆率先把近代自然科学带进了中国的正规学堂,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50]73-76。

上述之外,还有综合阐述的成果。

三、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既包括丁韪良、奕䜣、倭仁、赫德及洋教习等。

(一)丁韪良

何大进[51]79-82和张路莹[52]91-92分别总 结了丁韪良 对京师同文馆所进行的多项改造,如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编译教科书、整顿校务、聘请中外专家为教习等,后者还提到他为同文馆设立了诸多的教辅机构。丁伟等则主要探究了丁韪良在实现“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方面所做的努力[53]113-115。而汪家熔重点探究了丁韪良推动同文馆译书工作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同文馆最早出版的自然科学著作,即丁韪良所著《格物入门》,作为较为完整的介绍国际法给中国读者的第一人,同文馆出版品种最多的是国际法也与丁韪良有关[54]55-58。

(二)奕䜣、倭仁

钱远镕就奕䜣和倭仁围绕着同文馆问题的较量展开论述,将奕䜣为同文馆的建立所做的诸多工作与倭仁等顽固派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破坏的情况作一比较说明,鲜明的再现了两派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55]90-97。曹欣欣系统论述了奕䜣这位可称为“同文馆之父”的皇亲国戚在京师同文馆建立、师资和学生的招募、教学质量等方面付出的心血[56]406-408。徐一士在其书中通过翁同龢日记中关于倭仁的行动、言行举止以及心态的变化等内容的记载,生动展现了倭仁对于同文馆以及天文算学馆设立的强烈反对[57]。金满楼探讨倭仁反对同文馆的同时,对倭仁本身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58]110。

(三)赫德

苏肖提到1863年赫德就任海关总税务司后,认真调拨给同文馆的经费。即使是因为挪用船钞镇压太平军军费而引发外商的不满,供给同文馆的三成船钞也是照拨无误。另外,当丁韪良为印刷试卷及同文馆翻译著作,提议在馆内自行设立一个小规模的印刷所时,赫德按他估计费用的三倍给了同文馆[59]48-49。

(四)洋教习

陈向阳总结了洋教习担任的诸多工作,并从文化水平、专业经历、工作成绩等方面对洋教习给予了肯定评价[60]78-82。黄新宪认为在同文三馆存在的数十年中,传教士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传教士的客观存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对洋务教育乃至洋务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1]33-36。张功臣主要讲述了一些洋教习如德贞、毕利干、方根拔等人与同文馆的“轶事”[62]。杨红军则认为,同文馆的洋教习大都是“学问不够或道德有亏、在本国难以寻觅工作者,方肯来华找饭碗”之人[63]48-49。王学泰也撰文指出同文馆的教师大多都不合格,聘请的老师中很少是真正的好老师[64]。

上述之外,杨自强[65]和沈尔立[66]分别对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习李善兰和席淦的事迹以及所作的贡献进行了论述。李俊香介绍了文祥对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和经营发展以及改革创新所付出的心血[67]75-76。

四、问题与不足

以上我们总结了晚清同文馆的研究成果。总的来说,学界对同文馆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不过,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首先,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

对于同文三馆,我们需要全面地对其进行探究,而不能只顾追逐热点对象,漠视其他对象的研究价值。建国以来,学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京师同文馆一馆之上,而上海和广州同文馆几乎无人问津,造成研究结构的严重失衡。同时,对同文三馆之间的联系的探究也很少,有的也只是在文章中一笔带过,并无深究。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产物,洋务派的重要人物李鸿章与同文馆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学界对这些内容至今没有相应的研究出现。

另外,学界研究的深度亦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缺乏对研究对象细致深入的说明。这方面,台湾学者苏精著《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以及孙子和著《清代同文馆之研究》,值得关注和学习。

其次,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需要加以创新。

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史料搜集与整理见长者多,以方法、理论见长者少。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是对史料的堆积陈述,并没有很多新的见解生成。因此,学界应该着意改变这种以史料的堆积进行叙事式的创作方法,努力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就同文馆自身而言,历史视角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政治学、经济、科技等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文馆。总之,我们需要创新思维模式,用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便于发现新问题,创立新观点,取得新成果。

第三,对史料要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

有关同文馆的资料发掘与整理尚有相当的提升空间,比如上海同文馆与广州同文馆处于中国晚清较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它们的建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的资料并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又比如,晚晴报刊中收有大量的有关同文馆的记载,如《中西闻见录》、《万国公报》、《益闻录》、萃报《中国教会新报》、《知新报》《教会新报》、《选报》、《时务报》、《鹭江报》、《中外纪闻》、《利济学堂报》、《政艺通报》、《浙江交儆报》、《湖北学报》、《格致汇编》《国风报》、《湘学新报》、《四川官报》、《教育杂志》、《渝报》等,数量庞大。因此,学界应需要对相关史料进行充分的整理,报刊中国一档馆藏同文馆类档案资料,各种类地方性的报纸刊物,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等以及近代出现的各种史料汇编,比如马廷亮编的《京师同文馆学友会第一次报告书》等。

总体来看,有关晚清同文馆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准推进,不仅研究的内容需要拓展,研究的理论需要加强,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元化,而且研究的资料需要更全面的搜集、整理。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穆凤良.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4(1).

[2]周俐玲,段怀清.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学生—译员计划”[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2).

[3]吕景林,张德信.略论京师同文馆与人才培养[J].近代史研究,1988(5).

[4]张 季.取士与取官:以筹办洋务时期同文馆学生奖励为例[J].史学月刊,2008(4).

[5]刘悦斌.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学校——同文馆[J].刊授党校,1999(3).

[6]李长莉.晚清同文三馆对人才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7]苏昌渭.也评京师同文馆——兼与郑登云同志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0(4).

[8]胡代聪.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外事学校同文馆——兼论围绕它的文化、政治冲突[J].外交学院学报,1997(4).

[9]张秀燕.清朝时期的翻译学校——京师同文馆[J].福建论坛,2008(S2).

[10]赵光文.同文馆学生崭露头角者简介[J].益阳师专学报,1986(4).

[11]王学太.中国第一所官办的外国语学校——同文馆[J].国际人才交流,1996(4).

[12]顾卫星.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13]林 健,顾卫星.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评析—— 中外英(外)语教学首次改革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8(3).

[14]苏 肖.清末同文馆英语教育之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4.

[15]韩 莉.清代中国俄语教育述评[J].西伯利亚研究,2010(1).

[16]郝淑霞.京师同文馆的俄语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4(2).

[17]许海华.近代中国日语教育之发端——同文馆东文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1).

[18]吕 达.京师同文馆与我国近代课程的萌芽[J].教育评论,1988(6).

[19]姜 红.京师同文馆壬申岁物理试题探析[J].湖南中学物理,2009(4).

[20]江家发,陈波.中国近代化学课程始端——“京师同文馆化学科”体系溯探[J].化学教育,2008(12).

[21]代诗宝.京师同文馆天文学教育探析——兼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初期的基本特征[J].法制与社会,2008(29).

[22]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3]司洪昌.晚清新式学堂的组织架构——从同文馆看19世纪中后期的新式学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24]徐阳.以同文馆、贵州大学堂为例透视晚清高等教育机构[J].教育与职业,2007(18).

[25]王媛媛.京师同文馆里的考试[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4).

[26]李木洲.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与考试及其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2011(24).

[27]孙凤娟,姜伟宏.京师同文馆办学模式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2008(6).

[28]樊艳平,王白英.浅析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模式及其特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29]丁 伟.晚清上海同文馆职业英语教育初探及其重要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0]赵 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J].中国文化研究,2000(3).

[31]王大明.京师同文馆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科技史料,1987(4).

[32]吕景琳.同文馆述评[J].东岳论丛,1985(1).

[33]雷雨田,陈建林.广州同文馆探源[J].五邑大学学报,2009(1).

[34]刘晓琴.同文馆与晚清留英教育[J].史学月刊,2004(8).

[35]钟平艳.从京师同文馆之创设看西学东渐在中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36]夏红卫.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晚清同文馆[J].北京大学学报,2007(6).

[37]欧阳恩良,翟巍巍.从“觖舌之音”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由近代中西语言接触看清廷观念的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8(1).

[38]孙 展.同文馆与洋泾浜走向未来的人[J].国学,2011(3).

[39]贾永堂.我国教育改革中教育观转变难的文化原因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40]金丽雪.简析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艰辛之路[J].世纪桥,2010(7).

[41]刘广京.一八六七年同文馆的争议——洋务运动专题研究之一[J].复旦学报,1982(5).

[42]张慧丽.京师同文馆的翻译出版活动及其贡献[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5).

[43]邱志红.《英文举隅》与《英文话规》——同文馆毕业生编译的早期英语文法书[J].寻根,2008(5).

[44]万齐洲.京师同文馆与《万国公法》研究述评[J].惠州学院学报,2010(4).

[45]逯慧娟.同文馆与文官制的近代化[J].兰州学刊,2006(3).

[46]叶小青.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1).

[47]夏丽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外交人才的学校——京师同文馆[J].历史教学,1998(3).

[48]丁光泮.试论北京同文馆对近代国际法的翻译与教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4).

[49]胡浩宇.京师同文馆与西方科技知识在华传播[J].学术界,2010(2).

[50]王骁勇.京师同文馆的创立与中国早期的自然科学教育[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5).

[51]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J].北方论丛,2005(4).

[52]张路莹.试析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的创办[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3]丁 伟,刘海龙.我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探索者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J].文教资料,2007(9).

[54]汪家熔.同文馆与丁韪良——同文馆出版物[J].黑龙江图书馆,1988(6).

[55]钱远镕.奕䜣与倭仁围绕同文馆问题的一场斗争[J].青海社会科学,1983(3).

[56]曹欣欣.奕䜣与京师同文馆[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

[57]徐一士.一士谭荟[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8]金满楼.倭仁谏阻同文馆[J].中国报道,2010(11).

[59]苏 肖.海关税收在清末同文馆办学过程中的作用[J].兰台世界,2011(13):.

[60]陈向阳.论京师同文馆的洋教习[J].重庆社会科学,2007(10).

[61]黄新宪.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三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4).

[62]张功臣.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63]杨红军.京师同文馆旧闻[J].北京档案,2002(4).

[64]王学泰.同文馆钩沉[N].金融时报.2005-07-22(C12).

[65]杨自强.学贯中西——李善兰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66]沈尔立.风情朱家角·珠溪文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7]李俊香.开启中国的新式教育——文祥与京师同文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同文馆京师学报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致敬学报40年
简述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得以“衍生”的关键
互联网+“同文馆”校园APP创新模式研究
京师得家书
官场圣人范仲淹 第九章 重返京师
中国物理教育从无到有并达到国际水平的历程(上)
争于庙堂的道器与中西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