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阶段回归分析

2014-06-09石俊国侯泽敏

技术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用优势制造业

石俊国,吴 非,侯泽敏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110819)

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阶段回归分析

石俊国,吴 非,侯泽敏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110819)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6—2010年我国15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明显将样本行业分为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将研究区间划分为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阶段,分组、分阶段地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巩固与保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能改进类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的特点。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消费者效用;竞争优势

1 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表现为我国产品技术含量低、许多产品的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这直接导致当前我国在新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向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转化、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技术创新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中,需求条件(消费者效用)以及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的互动等因素的影响正日益显现,这些因素甚至直接决定着技术创新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效果[1]。鉴于此,从消费者效用变化的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osner[2]提出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凭借技术创新获得生产某产品的技术垄断地位,从而成为技术领先国,而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需求和获取生产该产品的能力会有时间延迟,技术领先国可通过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Abernathy和Utterback[3]发现,给定产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产业中企业的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他们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创新分布模式,即著名的AU模型。他们认为:在产业发展的不稳定阶段,主导设计还未出现,此时厂商主要从事重大的产品创新,即通过开发新产品领先乃至占领市场;在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主导设计已出现,此时厂商主要进行重大的工艺创新,即凭借低成本保持优势、巩固市场份额;到了产业发展的相对稳定阶段,厂商主要进行渐进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以此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AU模型反映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互动关系,两者互动的分水岭就是主导设计的出现。Porter[4]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如果厂商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有必要采取“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和“焦点化战略”,从而使厂商的获利水平不低于其所处产业的平均水平。张赤东[5]基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样本的问卷调查,发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以产品创新为主,兼顾工艺创新。

在产业发展的不稳定阶段,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通常选择进行产品创新;而在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采取“低成本战略”的企业通常选择进行工艺创新。这解释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如下现象:随着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许多厂商的竞争战略由“差异化战略”变为“低成本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点也由产品创新转移为工艺创新。Bos、Economidou和Sanders[6]使用欧洲制造业的样本数据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议题,发现当产业处于发展阶段时创新程度较高,当产业趋于成熟阶段时创新程度较低,并且在产业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产品创新不断减少而工艺创新却不断增加。王玉荣、杨振宁和李军[7]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研究了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不同技术战略选择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低端技术战略扩大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使其获得了增长向量。然而,上述这些研究大多基于“技术供给”的视角展开,其研究结论大致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认为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可获得相对于竞争者而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模仿的资源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总之,这些研究更多关注供给层面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消费者需求因素的引入,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Mansfield[8]、Thshman和Nadler[9]发现,消费者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厂商的创新过程,其中消费者作为核心实体驱动着厂商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在设计或推出新产品时应注重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Bhoovaraghavan、Vasudevan和Chandran[10]从需求角度,使用基于EBA(elimination by aspect)选择理论模型区分了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该模型强调了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厂商需要采取整合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策略。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厂商必须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进行选择。如果消费者需要厂商对产品进行重大变革,则厂商应采取产品创新策略;如果消费者对已有产品系列已很满意,则厂商应采取工艺创新策略。Rosenkranz[11]发现,当消费者对产品具有多样化的偏好时,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研发效率相似的情况下,企业将增加对产品创新的投入。很明显,当市场规模(潜在市场)扩大时,企业通过工艺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以进行价格竞争的动机很弱。当市场需要一种不确定的技术且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时,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当产品性能标准化、产品价格成为影响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点就从产品创新转移为工艺创新。Christensen[12]提出了“破坏性技术”的概念,为从需求角度分析技术竞争做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贡献,对学者和管理者研究技术竞争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Christensen[13]还引入了“产品性能供给过剩”的概念,并提出,虽然主流市场中取代在位技术的新技术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一级的产品性能,但是其凭借能提供新性能的优势而在中低端市场中具有颠覆整个市场竞争格局的能力。Adner和Zemsky[14]指出,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型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主要着眼于厂商供给层面的因素,忽视了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需求环境,其研究焦点是消费者的效用和价值创造。他们通过分析附加值探讨了不同市场部门消费者的需求对厂商竞争优势的影响。陈继祥、戴芳和王家宝[15]从国际贸易分配的视角研究了不同创新战略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国际贸易中维持性创新战略和破坏性创新战略所导致的产品利益和成本利益的变化。

虽然有不少学者从需求视角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分析消费者效用在技术创新类型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相关行业的样本数据,针对消费者效用变化的特点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组,并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消费者效用变化的特点,将研究区间分为2个时间段——1996—2001和2002—2010年,深入分析不同分组行业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回归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本文旨在进一步从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互动的视角深入分析技术创新在向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转化中的作用机制,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技术创新按类型和内容可被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16]。其中,产品创新以现实的或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的产品或全新的产品为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可将产品创新分为产品开发和性能改进两种类型。产品开发是指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用途及其原理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性能改进是指对老产品进行翻新,对企业已有的或市场中已存在的某种产品进行形式上的或功能上的适当改变,以满足消费者现在的要求,即在技术原理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改进。产品开发和性能改进的相同之处是改变产品性能,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工艺创新是指企业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操作程序、方式方法和规则体系等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活动,是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工艺创新本质上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使生产成本降低或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得[4]。

产品创新会带来全新的产品或现有产品性能的改进,而产品性能改进的价值只有当消费者接受并愿意支付时才会实现。而技术创新与需求的互动可以通过产品性能改进带来的性能增值以及消费者对这些性能增值的认可程度体现。因此,消费者效用水平动态变化情况可以用式(1)表示。式(1)表明,消费者对产品支付意愿的变化是企业技术性能水平随时间提高的水平与消费者对性能提高水平的支付意愿的变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技术供给与需求互动的结果。

由于产品性能的改变完全源于产品创新,因此产品性能的变化就反映了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变化。在技术研发早期,基础原理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研发速度很慢,因此产品性能的改进速度较慢;随着一些技术障碍被攻克,技术研发速度加快,产品功能改进速度也加快,新产品不断出现;接下来,受技术的自然限制,创新速度逐渐变慢,大量的R&D投资只能带来较小幅度的产品性能改进。

随着产品创新不断进行,产品性能不断突破性能门槛,消费者产生消费新产品的支付意愿,并且这种支付意愿会受创新企业的诱导而随着产品功能的改进快速上升。但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消费者为产品性能改进而增加支付的意愿逐步下降,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时消费进入成熟期。由此可见:产品开发类创新可大幅提高产品性能水平、增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性能改进类创新所带来的产品性能水平变化较小,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较小,因此此类产品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低于产品开发类创新。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产品开发类创新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巩固(H1);

性能改进类创新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提高,但其作用低于产品开发类创新(H2)。

另外,企业通过工艺创新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使产品的价值传递变得更稳定、可靠,消费者也能从工艺创新中获益。工艺创新可使创新者获得成本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最终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可见,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工艺创新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巩固(H3)。

3 数据、变量与模型

3.1 变量选取

1)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在经验研究中,一个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通常用反映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来表示,这类指标主要有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17]。考虑到获取计算RCA指数所需的相关数据有难度,本文选用贸易竞争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与其他指标相比,贸易竞争指数既考虑了产业的出口额,又考虑了产业的进口额,相对而言更为全面和合理。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式(2)中:NX为i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为i类商品的出口额;Mi为i类商品的进口额。贸易竞争指数为正(即净出口),则表明此类产品的国内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出

口竞争力和贸易竞争优势,且贸易竞争指数值越大、国际优势越大;反之,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即净进口),则表明此类产品的国内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其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处于竞争劣势,且其绝对值越大、国际劣势越大。

2)技术创新类型。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本文将技术创新分为三类——产品开发类的产品创新、性能改进类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分别用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技术改造经费投入表示。

本文参考陈强的做法[18],使用面板数据来降低遗漏变量带来的估计误差,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系。使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类型的3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值均小于10,因此可忽略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带来的估计偏误。

3.2 样本和数据说明

由于我国进出口数据并不是严格按照38个制造行业来划分的,因此无法获取一些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等数据。鉴于此,本文选择我国制造业中的15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不同行业中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变化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最终消费品行业,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随着产品质量(或性能)的不断改进而递减的规律较为明显;而在装备制造业等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随着产品质量(或性能)的改进而递减的规律往往不明显。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变化的视角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本文根据消费者效用变化的情况,将样本行业分为两组,即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明显的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组1)和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明显的装备制造业(组2)。组1包括: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烟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组2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同时,考虑到消费者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各种技术合作形式不断出现,产品性能改进或生产成本降低等表现明显,这些导致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本文将研究区间分为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时间段。

本文所需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描述性统计

3.3 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一般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类。其中,固定效应模型假定包含个体影响效果的变量是内生的,而随机效应模型假设包含个体随机影响的所有回归变量是外生的。在假定解释变量具有外生性的情况下,固定效应模型中的估计量是无偏的。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同时,考虑到不同行业间的异质性带来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参照陈强[18]的建议,使用稳健标准差的方法,由于回归系数即标准差的估计都是一致的,并不需要知道条件方差函数的形式,因此,与其他方法相比(如广义最小二乘法),这种方法更为稳健。鉴于此,本文使用稳健标准差的方法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以保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回归模型①本文构建模型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非线性影响,但统计不显著或影响系数很小,因此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式(3)中:ci为仅与行业相关的常数;εit为残差;系数α1、α2和α3分别为3类不同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系数。

本文首先分别对组1和组2的整体数据进行回归,从总体上比较不同行业的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系,然后,针对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4 回归结果分析

4.1 分组回归结果分析

表2列示了1996—2010年我国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分组回归结果。由表2可知,组1和组2中产品开发类创新对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均极为显著,在1%的置信水平下能接受假设H1。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以优化原有技术轨道为出发点的产品开发类创新有助于企业迅速占领技术高地、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巩固和保持新产品开发带来的竞争优势。

表2 分组回归结果

组1中性能改进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极为显著,而组2中该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组1中的行业为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明显的行业,技术引进可以不断丰富行业的产品种类,使企业拥有产品差异化优势,以保持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故假设H2得以验证;组2中的行业为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不明显的行业,由于传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引进时间或专利保护期限的限制,因此我国的技术引进具有“时滞性”的弊端,这在组2中边际效用递减不明显的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技术引进国初步掌握了所引进的技术时,国际上很可能已出现新的技术,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或技术领先的国家往往出于政治目的或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过时”的技术,这会使技术引进方难以在技术上获取优势。这也从侧面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实施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给出了一个解释。

由表2还可知,组1中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为负,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即1996—2010年期间我国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明显的行业的工艺创新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高方面的作用不大,企业应适当减少工艺创新费用投入,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而组2中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明显。

4.2 分阶段回归结果分析

表3和表4分别列示了组1和组2在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时间区间的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1996—2001年期间,组1中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但影响系数为负值,而组1中性能改进类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显著;2002—2010年期间,影响组1中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技术因素已发生变化,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极为显著,且影响系数为正值,说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明显的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明显;2002—2010年期间,组1中性能改进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明显的行业可以很容易地消化、吸收所引进的技术并将之不断转化为竞争优势;2002—2010年期间,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且影响为负,说明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明显的最终消费品行业加大工艺创新投入不利于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

表3 组1的分阶段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时间段组2中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在10%和1%的置信水平下都有显著影响,说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组2中性能改进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性能改进类创新投入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作用不明显甚至为负。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或改进国际先进技术,或国外对诸如装备制造业等决定一国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进行了更明显的技术封锁,使得我国所引进的国外技术的水平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进而导致国内相关产业的性能改进类创新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方面的作用甚微。综上,组2的回归结果不支持假设H2。1996—2001年期间,组2中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为负,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极为显著;2002—2010年期间,组2中该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组2中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负向影响逐渐降低。

表4 组2的分阶段回归结果

表5总结了3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阶段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情况。由表5可知,3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存在显著不同。

1)产品开发类创新。产品开发类创新的产品用途及其原理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明显的“攻击性”。无论是组1中的行业还是组2中的行业,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均显著,并且2002—2010年期间该影响比1996—2001年期间更显著——统计显著水平由10%提高到1%。因此,产品开发类创新有利于制造业长期保持、巩固甚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2)性能改进类创新。不同行业的性能改进类创新对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两个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对于组1中的行业而言,性能改进可以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企业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另外,由于在最终消费品行业(组1)的国际技术封锁相对较弱,加之我国加入WTO后在最终消费品行业的技术消化吸收相对容易,因此,对于组1中的行业而言,性能改进类创新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对于组2中的行业而言,性能改进类创新对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且影响为负。这是因为在组2行业中,我国企业在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弊端,从而,使得我国企业难以在技术上获取优势。另外,在诸如装备制造业等行业,消费者对技术的边际效用递减不明显,较小幅度的性能改进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强。因此,相对于产品开发类创新而言,性能改进类创新的作用较低。

3)工艺创新。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的影响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表现。对于组1:1996—2001年期间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显著,但2002—2010年期间该影响显著为负。对于组2:1996—2001年期间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下极为显著且为负,但2002—2010年期间该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组2中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呈逐渐增强趋势。这可能是因为:1996—2001年期间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国外消费者对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国内产品的承认度和接受度均较低;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能接受我国的产品,虽然目前该影响仍为负,但是已变得不显著了。可见,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投入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提高作用是显著的。

表5 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影响的动态变化

5 结论

通过前文的计量分析,可得以下结论:

首先,从总体趋势来看,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产品开发类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极为显著,旨在改进产品性能的产品创新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对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具体影响因行业类型和时间段的不同而不同。

其次,由于不同行业的消费者效用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动态影响也明显不同。产品开发类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且呈逐渐增强的特点,此类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或产业在现有的技术轨道下长期保持或增强竞争优势。性能改进类创新对具有不同的消费者效用变化特点的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不同的影响:性能改进类创新有利于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明显的行业形成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但对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明显的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明显。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对不同行业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不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工艺创新对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呈明显的逐渐减弱趋势;装备制造业的工艺创新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呈逐渐增强趋势。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技术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各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长期来看,那种依靠更多的资本投入、更低的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所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不具有可持续性。从短期来看,目前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对制造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这个角度讲,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动力推动要从依靠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转移到依靠技术创新投入上来。关于采用哪种类型的技术创新,需要仔细斟酌。从本文的研究结论看,应将更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到产品开发类创新上,以此形成、巩固和增强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要积极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工艺创新的投入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实行“成本领先战略”,以此培育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最终消费品行业应适当加大对性能改进类创新的投入,这对于形成与巩固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是有利的。总之,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的特征、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类型,以此推动国际竞争优势的不断形成与巩固。

[1] 郁培丽.重大技术装备技术特征、用户特征与技术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17-23.

[2] POSNER M.V.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ology change[J].Oxford Economic Paper,1961(13):323-241.

[3] ABERNATHY W J,UTTERBACK J M.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Technology Review,1978,80(7):40-47.

[4] 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New York:Free Press,1980.

[5] 张赤东.企业创新类型与特征:战略、行业与规模差异[J].科学学研究,2013,31(6):932-937.

[6] BOS W B,ECONOMIDOU C,SANDERS M.Innovation over the industry life-cycle:evidence from EU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13,(86):78-91.

[7] 王玉荣,杨振宁,李军.竞争环境和技术战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1,32(7):25-33.

[8] MANSFIELD E.Industrial R&D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mparative stud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78(2):223-228.

[9] THSHMAN M,NADLER D.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6,23(3):74-92.

[10] BHOOVARAGHAVAN S,VASUDEVAN A,CHANDRAN R.Resolving the process vs product innovation dilemma:a consumer choice theoretic approach[J].Management Science,1996,42(2):232-246.

[11] ROSENKRANZ S.Simultaneous choice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when consumers have a preference for product variety[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3,50(2):183-201.

[12] CHRISTENSEN C M.The Innovator′s dilemma[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13] CHRISTENSEN C M.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technology S-curve[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2,1(4):334-357.

[14] ADNER R,ZEMSKY P.A demand-based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36(2):229-254.

[15] 陈继祥,戴芳,王家宝.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16]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7]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37.

[18] 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Industr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hi Junguo,Wu Fei,Hou Zem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Dividing 15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China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law of diminishing consumer′s marginal utility is significant or not,namely final consumer goods manufacturing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dividing the research time interval into two periods,namely 1996-2001 and 2002-2010,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15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o analyze empirically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on industr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a utility perspective by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as follows:product development innovation has a sustaine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effect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nov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depe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consumer′s ut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oduct innovation;process innovation;consumer utility;competitive advantage

F203

A

1002-980X(2014)03-0033-07

2014-0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市场行为及其影响研究”(7127216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破坏性创新威胁下的在位企业应对策略研究”(12YJA63018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金字塔收入结构市场中破坏性技术创业行为激励研究——基于偏好内生视角”(20130042110029)

石俊国(1987—),男,山东滨州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创新管理与战略管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生会员登记号:I030800319A;吴非(1990—),女,辽宁海城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产业组织理论;侯泽敏(1991—),女,山西大同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技术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效用优势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矮的优势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画与话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