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美 《桐油借款合约》之后的湘西桐油业

2014-06-08张园园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桐油国民政府湘西

张园园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九一八事件”以来,中国军民面对日本的大肆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得到极大强化,民族意识空前高涨”[1]。然而现代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政治、精神力量,此时期物质力量的较量亦显得异常重要。客观来说,战争一开始,中日两国的物质悬殊就显而易见。此时外援是格外必要的,一时间,国民政府的四处求援成了主要的外交政策。1938年美国宣布向中国贷款2 5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以中国的土特产——桐油作为抵押,史称 “桐油借款合约”。该合约开了西方国家援华之先河,亦对国内的主要桐油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湘西的桐油业因此发生了变化。

一、《桐油借款合约》的签订

二战爆发以来,中国在物力上接受了巨大的挑战,1937年7月19日蒋介石曾在讲话中提及 “我们不讳言希望中英美法苏共同制裁侵略,对美尤抱热烈期待。”[2]227寥寥数语,请求美援之心却表露无遗,此时的美国却没有给出任何回应。一直到1938年上半年以前,蒋介石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了对于 “中美友谊”的渴求,仍旧被置之不理。

1937年7月—1938年上半年,美国无动于援华,对于日本的侵华行径,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外交抗议之外,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制裁。相反,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美国不仅绥靖日本的行径,而且不断地向日本输出战略物质。现实经济利益的追求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的盛行,使美国不敢贸然为了中国区开罪日本。中国的求援似乎陷入了僵局。

国民政府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此次使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头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①在1938年9月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伊始,孔祥熙即发电稿嘱其搞好与美之关系,时人普遍认为美国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抗战的胜利与否,因此甚受重视。10月1日外交部再次致电胡适使之 “应继续重视,并努力促美政府于最短期间助成对华现金或信用之借款。”①此时的中美借款谈判因政治性的原因停滞不前,美方担心借款之后国民政府放弃抗日斗争,为打消美国的这些念头,蒋介石于10月31日发表了告全国国民书,表示了抗日到底的决心。从而中美谈判得以继续。

由于中方依赖于美方的借款,在此谈判过程中尽以美国的条件为主,采取进出口银行短期信用方式,权衡之后选用美方需要的军事物资,且中方可以提供的桐油为借款担保,于1938年12月12日美国方面通过了 “桐油借款”,15日罗斯福总统亲自批准。18日蒋介石亲自电稿胡适 “借款成功,全国兴奋,从此抗战精神必益坚强,民族前途实利赖之。”①可见国人兴奋之情。

借款成功对于中美意义重大,符合美国的利益与战略需求,从经济和道义上支持了中国的抗战,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士气,增强了国民政府抗战胜利的信心。 “桐油借款”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国民政府无疑是拉了一把,但其对国内桐油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偿还借款,国民政府实行系列措施统购统销桐油。

二、湘西油桐产量的变化

为了配合美国解决所谓的政治问题,中国即成立了复兴商业公司,随后要求中国遵循以下三条借款条件:(1)桐油收购不得采用统制办法;(2)中国政府在借款协议中不得出面;(3)借款表面上不得用于采购军火②。实质上在中日战争期间,由于销路的阻断与社会动荡,桐油价格一落千丈,桐农大多抛弃了种植,就有桐林也多荒废。照此,难以完成美国 “总数为二十二万吨”[3]1121的规定,于是1941年5月颁发了 《全国桐油统购统销办法》规定全国各地之桐油收购、运销事宜指定由复兴商业公司统一办理。

湖南为中国桐油的主产区之一,湘、资、沅、澧四大流域皆有桐油出产。据湖南农业改进所调查,截止民国三十年(1941年)止,湖南省有桐林面积有二百余万亩,仅沅水流域就有一百一十余万亩,占全省面积的50%,其中又以沅陵、乾城、龙山、辰溪、永顺及保靖诸县桐区最多。为了加强对其的管理,1939年国民政府即在湘西设立复兴湘分公司,对桐油实行统购统销。

抗日战争主要波及的湖南区域集中在湘南、湘北、湘中,湘西相对而言影响较小,1935年沅水流域产桐油共计约四十余万担;1940年,沅水流域约计五十一万四千担;1946年沅水流域产量约三十七万担。从中可见,湘西桐油产量的波动较小。

政府提倡植桐始于二十八年八月(1939年8月),本省(湖南省)农改所分别与贸易委员会等机构,协商本省增产计划,自二十九年一月(1940年1月)起,分四期实施,至三十年三月(1941年3月)止。增产实施计划,系以推广、实验、调查三部分组成[4]。在政府的提倡与鼓励种植之下,桐油主产区的湘西桐油增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据迁入乾城县之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及江苏省银行专科学校师生的实验调查结果,湘西各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桐油产量如表1。

由表1可知,1939年湘西(不包含大庸、桑植)八县的桐油产量共204 000市担。1945—1946年全国576个县年产桐油约300万担,川东、湘西、鄂西南产量即占全国产量的一半,而当时全国产量200万担以上的县有28个,湘西就占5个。

表1 湘西各县民国二十八年桐油产量③

在条约影响之下,政府的鼓励政策。促使湘西的桐油种植并没有因战争的缘故急剧直下,种植面积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统购统销政策之下,政府严格控制桐油的价格,使之前相对自由的贸易受到复兴湘分公司的控制,桐农与商家利润降低,湘西的桐油贸易发生了改变。

三、湘西桐油贸易之变化

条约签订伊始,陈光甫在考查了国内的运输路线之后,提出了三条桐油运输线路:1.重庆——贵阳——昆明的公路线,接滇越铁路至安南海防出口;2.重庆——贵阳——柳州——梧州公路线,然后经广西水运至香港出口;3.重庆——贵阳——柳州——广州湾公路线,后经广州湾出口。[5]87由此,国内的桐油运输路线发生了改变,湘西也没有例外。

(一)运输路线的变化

湘西桐油与其他产区一样,即初步集中于当地之县镇,再由各县镇贩运到附近的初级集中市场,然后沿运输路线(湘西主要为水运),集中于较大的市场。湘西桐油大多先集中于洪江、王村、迁陵镇等,然后运往沅陵、常德,再转口汉口。因为民国早期没有战争阻碍,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湘西桐油运输路线多依赖沅水、酉水等,如图1。

图1 湘西桐油运输路线

由图1可知,湘西的桐油的集散情况,在平时是这样的,因为平时的桐油都集中于汉口,取长江水道运输出国。抗战爆发后,特别是 《桐油借款合约》签订之后,国民政府考查之桐油运输路线发生改变,湘西桐油的运输路线亦随之变化。

抗战开始阶段,粤汉路是运输的主要线路,集中于常德的桐油,转运长沙,通过粤汉路转运出口。广州沦陷之后,取道湘桂路,转运广西,然后水运至香港,基本符合条约签订时国民政府提出的第二条线路。之后,南宁沦陷,广西水运受到阻碍,湘西桐油大多改道黔滇,改由贵阳至昆明的公路线,接滇越铁路至安南海防出口。可见,抗战时期,《桐油借款合约》的签订,使国内桐油的输出路线发生了改变,也正是由于国民政府为了偿还借款的努力,暂时保证了桐油输出的顺利。

(二)交易系统的变化

湘西桐油的贸易过程十分复杂。首先桐油商人到各榨坊或者农民处收购所生产的毛油,再通过水运的方式运到常德或者沅陵进行集中,经过出口行进行加工,成净油后用轮船或者帆船运到汉口,之后出口到欧美。简言之,湘西桐油贸易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产桐市场的初级贸易、转运市场的集散、出口市场的外销。

交易系统列图如图2。

图2 湘西桐油交易系统④

由图2可见,湘西桐油交易之复杂,多道商贩刮取其中利润,每经一次转手,油价就提高一次。桐油质量更得不到保障,掺假行为在所难免。处于最基层生产桐油原料的桐农却获利及其微薄,利润最低。

抗战爆发之后,为了履行 《桐油借款合约》,换取外汇,1941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 《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全国桐油购销办法》⑤,规定经营桐油业之商号、行栈、榨坊、合作社应向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或者其委托机关(复兴公司)申请登记,实行统购统销,由政府统筹出口。因此在政府对桐油贸易实施管理后,桐油交易系统随之而有所改变,如图3。

图3 《桐油借款合约》签订之后政府管理之下的湘西桐油交易系统

由图3可知,政府实施管理之后的贸易,产地的桐籽贩运活动到集中市场的装运、贸易,与实施管理之前的情况完全一样。显而易见,从集中市场到出口的过程,则有改变,主要由复兴商业公司经营。

四、结语

中美的这次借款合约体现了中美的政治需求,却冠之以商业的帽子,更多的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不过这笔借款却是抗战以来,美国的第一笔对华援助,尽管之后又签订了 《华锡借款合约》(中美1940年4月20日)、 《钨砂借款合约》(中美1940年10月22日)、《金属借款合约》(中美1941年2月4日)等一系列的借款合约,但 “桐油借款”无疑是抗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初步转变的标志,这一步为后面的贷款做了很好的铺垫。

国民政府在偿还借款的压力之下,对国内的桐油实行统购统销的管理政策,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桐油传统产地的情形。湘西桐油作为该地区的传统产业也在这一期间发生了改变,政府鼓励之下种植面积扩大,农民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提高,因此产量也并没有按照预想的增长。除了运输路线与交易系统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外,湘西桐油的价格发生了质的变化。借款合约之前自由贸易之下的桐油价格随市场供需变化,之后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按照国家的定价收购,因此由于利润较低,桐农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湘西地区的桐油业逐渐退出了社会主导地位,以至于对其经济状况、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1]刘鹤.抗战时期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抗战宣传的历史考察——以湘西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2,31(6):29.

[2]胡秋原.近百年来中外关系.[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M].北京:三联书店,1982.

[4]周源岐.湖南桐油产销调查[J].贸易月刊,1944:45.

[5]姚松著.陈光莆的一生[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国华民国史组编,《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稿》,中华书局,1978年3月版。

②IbId.,P582;《战时外交》(一),P244-255。

③湘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四、十五辑合刊》,《湘西百年大事记》,第208页。

④据 《湘西桐油贸易调查》,《贸易》,1936年年第84期,第15—19页整理。

⑤《全国桐油统购统销办法》,《贸易月刊》,1941年第1期,第74页。

猜你喜欢

桐油国民政府湘西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桐油脱色精制工艺的研究
溶剂挥发法制备聚砜包覆桐油自修复微胶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近代桐油业的研究述评
陕南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质联用分析1)